“既然他们想打,那就准备准备和他们开战吧,正好练练兵。”
袁耀把密报往桌子上一拍,站起了身。
在他发明出栓动式步枪和全新的后膛火炮以后,可以说已经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模式。
再往后,除非有人爆科技提前他一步干出坦克来,否则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步兵和炮兵的天下,骑兵来了也不好使。
所以他要对部队做出改制,并引入新式训练,从冷兵器时代的大集团军作战,逐渐引申向以班组为单位,三三制为核心的步兵作战方针。
而羌人,无疑就是最好的试手对象。
至于说什么时候开打,取决于羌人什么时候想找死。
他们不来打,袁耀也乐的先训练士兵。
……
建安五年,也正好是公元200年。
在这一年时间里,耗费匈奴、鲜卑、羌人、乌桓共计上百万俘虏共同修建的第一段铁路正式通车。
这是一段从洛阳到徐州,最后到金陵的铁路线路,基本上贯穿了司隶、兖州、徐州和扬州这四个袁耀治下的主要大州。
不光让南方徐杨两州先走起来的工业、农业成果可以更快速便捷的运到洛阳,极大增强了后勤物资运送的速度。
同时也极大增强了兵源转运的速度。
这个速度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就像是老美的铁路下每一米都埋藏着一个华人劳工一样,这段铁路下,每隔几米也都埋藏着那些手里沾着汉人血液的蛮子俘虏。
上百万蛮子被累死了十万有余,最终铸成了大汉的这第一条铁路。
现在这条铁路上每日都有着忙碌的蒸汽列车从北方满载着矿石原料,运送到南方,又从南方运来粮食、精加工物件。
毕竟洛阳这个重工业城市才建立没两年,而徐杨那边却早就在很多地区实现了工业化,尤其是扬州的吴郡。
最关键的是,袁耀治下唯一的一所大学也在吴郡,所有高精尖人才,也都在那。
袁耀把蒸汽技术、车床、化工等等技术发过去,那边立刻就能追赶上来。
现如今很多枪械也都是吴郡那边发来的,洛阳本地的生产能力还是有限。
不过凭借着洛阳地靠资源区,洛阳正在慢慢追赶上吴郡的进度。
除此之外,两年时间也让司隶、兖州、青州三州基本上恢复了民生。
袁耀不敢保证每一个百姓都能吃的上饱饭了,但起码坚定地跟着他走的那帮人是肯定吃上饱饭了。
剩下的,他也在尽自己所能的让他们尽早提升到温饱线以上,这样才能从田地里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
三年计划的首要目的,目前已经算是基本达成了。
随后便是一些进阶计划了,比如金融。
有中条山铜矿在,袁耀在这两年又勘探出不少的银矿,以及青州那边的金矿在,三种最重要的货币都不缺了。
袁耀将原本任职于京兆尹的司马孚正式调到了袁氏商会经济部工作,和他一起全面推动四种货币的改革。
从货币改革的这一刻开始,旧的铜钱在袁耀治下将不再受理,不能从袁氏商会再购买一点东西。
但,旧的铜币可以按照良劣,在袁氏商会兑换相应的新铜币。
新铜币不再用之前天圆地方的经典铜钱形象,而是去掉了孔洞,改用正面天子肖像,反面则是一个一字,代表了货币的价值。
就这一个手段,便基本上制止了所有造假。
因为这种把头像印在硬币上的技术,就不可能是这个年代的人做得出来的。
除非手艺精湛的工匠一枚一枚的去搓,但去搓一个一文钱的硬币?
还够不上工时费的。
但要是粗制滥造的话,那浇铸的头像和新版铜币上的头像差别可就大了。
袁耀用的是蒸汽工厂压制铜板的方法,这种方法根本没法模仿,因此在蒸汽工厂的技术被外面人彻底掌控之前,造假是不可能的。
而在这个读书识字都成问题的年代,要是有人能学会蒸汽技术,学会机械制造甚至创造,那他的价值也远超制作假币赚的那三瓜俩枣了。
铜币是当今大汉天子刘协的,铁币是流传下来的大魔导师光武帝刘秀画像,银币是汉武帝刘彻画像,金币则是汉高祖刘邦的画像。
面值分别是1\/10\/100\/1000.
在推广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对此有意见,甚至刘协感动的坐着火车亲自到了洛阳,抱着袁耀哇哇哭,一个劲的表示‘朕何德何能可以和列祖列宗并列啊’
这可真是莫大荣耀了!
哭了一通之后,刘协表示爱卿你必须也把脑袋印在硬币上!
你现在就是大汉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没有你就没有如今的大汉。
他刘协早就被那几个伪帝给气死了。
无奈,袁耀只能应大汉皇帝的要求,把自己的头像也加入其中。
他很谦虚的想要加一个五毛铜币,比起一文硬币来说,体积要更小。
毕竟现在他还没篡位,不能那么明显。
要不他早把价值1000的那个印成自己的脑袋了。
但刘协表示
“不行!爱卿如今对大汉之重,对天下之重,远胜于朕!
五毛绝对不行!
要不是对列祖列宗不敬,朕都有心让你印个2000!”
最后和刘协商量了一下,打了个对折,添加了一个五百的面额,使用的是更难仿制的合金材料。
结果袁术这老登不满意了!
老头也是赶新鲜,亲自跑来质问袁耀。
‘1000的是高祖我就不说啥了,你小子弄个五百我也不说啥了,你爹我还不值一文?’
显然,他想把脑袋印在一文的铜币上,代替刘协。
他本就想着称帝了,尤其是当铁路通车的那一刻。
看着面前那条匍匐的钢铁巨龙,老头想要称帝代汉的心达到了巅峰。
但如今他已经学会了和儿子商量,关键也是袁耀现在对治下的掌握能力太强,很多事袁术说话早就不算了。
为了安抚老袁头,袁耀把之前的五毛设想提了出来,并表示很快就能称帝。
称帝后,就把老袁头的脑袋印在一文上。
袁术感觉不大对劲,都称帝了,他应该是大仲的帝国的高祖,不应该印在1000上么?
但想了想,能印就行,而且袁耀是这么劝他的。
在百姓间流转最多的一定是最小的面额,也就是五毛。
他这个五毛的存量将比后面铜铁银金加上他这个合金的数量都要多,被百姓把玩在手指间,甚至还会塞进裤裆和鞋里。
老袁头一听自己的脑袋将是最多的,满意的一句话都不再多说,直接坐着火车又回去了。
完事就给袁绍发了信,字里行间满是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