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杂志销量足够好,销量十万,就算是一本才赚1块,加上广告,一期也能赚几十万。
一期的杂志才能登几篇文章,这个成本根本没多少,在这上边省钱就是在自杀。
根据现在读者的销量为月20到30 万册,主要还是娱乐化不够,很多文章在陈平波看来,真是酸掉牙,跟他们之后的内容比差很多。
四大读物,在新世纪之后他们的文章是很有可读性的,尤其是很多的恐怖类文章,哪怕是在网文中也是很优秀的存在,代入感也很好。
现在他们卖的好,完全就是因为现在娱乐方式不够多元化,大家的选择就那几样。
现在陈平波杀入市场,是带着横扫的心态进去的,不仅仅是小打小闹,要是也只有现在一个月几十万册的销量,那陈平波就不玩了,完全没有什么意思。
现在先稳固学生的基本盘,然后就要打出去,在成年人的群体中也要炸开。
现在的杂志还是有些贵了,一本要卖3块钱,现在学生有几个会愿意期期出3块钱买?
这也是陈平波选择用小说打开市场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就是学生带杂志回家,家长也会去看,小说会带动家长的去买,网文对成年人也是有一些成瘾性。
“第二期的内容你带来了没有?”
陈平波不想第一期内容做好了,第二期又回到一坨屎的状态。
他不想留下这样的漏洞,这算是人为性的失误,到时候把人全部给开除也造成了损失。
杨森连忙翻自己的包,把第二期的内容给拿出来。
陈平波简单对看了一下,还行,跟第一期的内容相差不远,算是维持住了水平。
“还可以,就这样定下来,关于稿费的事情,最好就是直接高于同行50%价格收。
现在大家收入也高了,稿费也要提高一点,焕彩传媒的杂志是新人,要有新的风气,不能跟市场上的杂志学,那样就是暮气沉沉。
多看看香江和外边的杂志,看看人家的市场化是什么样的。”
杨森连忙点头称是,顺嘴跟市委副书记陈平波询问。
“陈书记,要不您给我们新杂志起个名吧。”
杂志在焕彩内部是讨论过好几次的名字,最后只剩下两个名字,一个叫风尚,另一个就是公司名焕彩。
“你们那边取了什么名,有结果出来没。”
杂志名字陈平波根本就没有想过,一下子还真想不到什么好好名字。
“陈书记,公司那边争论很久,现在还剩下两个名字呼声最高,一个就是公司本名焕彩,另一个就是风尚。
都是简单易记的类型,也还好听。”
“那就就叫焕彩吧,也给公司扬名,另外免费发放是要跟建立渠道相结合。
而不是简单的把书给拍派送出去,要是办不好,这个事你就不要在这个位置上干了。
这不是简简单单免费宣传,焕彩公司做到调研很不错,我希望不是你们自己自娱自乐,现在就是在检验你们成果的时候了。”
之前派人出去调研市场和渠道,写出来的汇报材料,真的很不错。
但是以前这样拉胯的单位,陈平波对此事有很大的疑问,很怀疑他们作假。
所以他这次关于发放杂志的工作,不仅仅是焕彩传媒这一边,东陵县贸易公司也会参与一大半的工作。
东陵贸易现在接手小熊猫公司的销售工作,正好对应着都是学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业务重合,不过行业不同。
但是论覆盖范围,那东陵县贸易公司碾压杂志的销售渠道。
甚至说绝大部分散发的活,实际上都是东陵贸易公司这边的,杂志的第一期准备300万本,其中200万本是给东陵贸易公司散发出去。
能经常吃小熊猫干脆面的主,绝对不会缺少买杂志的钱。
只是说很多人学生,很多时候根本不会接触到杂志,也很少消费这类东西。
读者、意林之类的杂志,实际上销量远没有名气大,为什么这么出名?因为靠的是常年累月的发售,一点点的积攒出来的。
陈平波来的话,根本不会这样玩,他哪有这样的时间来耗,他需要快速抢占市场,还要扩大市场需求,把很多不是看杂志的人也圈进来。
现在不少都是半月刊,他要做的是周刊,半月刊时间间隔太久了,一周时间刚好,等于学生一个星期一个星期有不同的话题。
尤其是很多学生在住校,一个星期才有一次机会出来放风,刚好有一次机会让他们买杂志。
杨森从市委副书记陈平波办公室走出来,心里沉甸甸的,要是办不好你就不要在这个位置上了,市委陈书记的话不断在他耳边回响。
他确实有些慌了,要是真的失败怎么办,市委陈书记把压力给到他,那他就只能把压力给焕彩传媒公司里的人了,今天就要让他们知道,让他不好过,那公司其他的人也不要好过,走之前也会先办了他们。
一回到公司,杨森就开会,尤其重点针对市场部门,不过杨森把编辑第四组,也临时性加入市场部。
这个决定让编辑第四组开心坏了,上次快过年发工资,他们就集体有些崩溃。
本来他们还想拿捏资格老,想回到他们的舒适区,结果总经理杨森根本就没想过留他们下来。
发工资的时候,第四组只有可怜兮兮的基本工资,跟别人比直接少了一大半还多。
所有人的都怒气冲冲的直接向总经理办公室涌去,要跟总经理要说法。
杨森一改之前的好脸色,直接讲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就辞职走人,你们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还想要什么?
争吵半天都没有结果,想去经济建设领导小组去要说法,但是谁也不敢,谁知道是不是领导小组的领导授意的。
不过所有人都清醒的明白,编辑第四组被公司给抛弃,以后迟早完蛋。
这次杨森给出一个机会,让编辑第四组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