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陈知文现在在日本就遭受了全面的调查,不过当陈知文得知消息的时候他倒也无所谓了,不过是损失点钱财,或许会影响到自己的中村派,但是如果他们要打击中村派,影响的只会是自己。
特别是陆军,明里暗里中村派都将精锐的军医囊括其中,要是进行打击估计陆军就没有军医可以用了。
所以最后只能是低调的去处理陈知文。
富兰克林是最满意的,因为陈知文这是自己断绝了自己的后路,现在的他才能信任陈知文。
得知陈知文在日本的遭遇,他特意抽出时间去安慰陈知文。
“你不用担心,我是不会亏待你的,现在的你是我的朋友,也是富兰克林家族的朋友。”
陈知文倒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富兰克林的疾病很多都是家族的遗传疾病,家族成员很多人到中年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自然需要有医生去进行治疗。
陈知文现在还不知道,他现在在美国也能横着走了。
国内的某人在美国也是有另外的情报系统,很快就知道原来不是胡舒的功劳,而是人家陈知文的帮助。
得知是陈知文在帮忙,某人就有了很多的打算。
得知陈知文很有钱,还能和富兰克林说上话,他是非常的激动,希望陈知文能成为他的利益代言人,为他搜刮更多的利润。
可是陈知文看不上这位,自然也不想去给他办事,这位在国内的表现属实是有些丢人。
南京大屠杀的影响力很快就得到了验证。
日本方面虽然狠狠的去报复了陈知文一下,将陈知文在日本国内的资产都进行了没收,但是这件事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石油可是命根子,现在日本是一滴油也得不到了。
只能去使用库存的石油,但是这库存的石油能有多少?
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关键是德国的态度现在也是暧昧起来了。
德国人狠不狠?当然也是非常狠的,但至少人家还能维持一下自己的形象,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进行屠杀,至少不会在大庭广众下对婴儿下手。
对于日本的残暴行径,德国方面也表示希望日本能惩罚相关人员,同时还要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对于敌人的话可以不听,但是德国可是自己的老大兼盟友。
对于老大的话,自己还是要听的。
既然全世界都要求自己严惩相关的责任人,那陆军方面自然还是需要去做一下表面工作的。
临时工、外包、当时的指挥官是一些参谋,是他们自己要去搞什么大屠杀的。
于是乎,当时的华中派遣军方面也是混乱起来。
当时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的,很多军官都升职了。
还有一些被宣传成了英雄,比如说那些搞出什么“百人斩”的垃圾。
现在这些人统统要得到清算。
亲王大人也不无辜,当年就是他下令的,于是被勒令退役。
剩下找出来的所谓主要负责人统统自杀,不过这些人的自杀终究会影响到其他人的行为。
扫荡和屠杀是日军振奋军心的常用手段,虽然野蛮,但是确实有效。
这就是精神上的毒品,每个人的基因中其实都有来自先祖的野蛮一面,只不过我们有能力遏制这种野蛮思想的控制。
大大小小的屠杀,虽然不起眼,但是数量很多。
以后的日军军官,在下达命令之前或许会犹豫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下达这样的命令。
也算是起到些许的作用吧。
不过最大的影响不在这,而是给日本内部造成了思想的混乱。
有良知的人或许不多,但是终究是有的。
少杀一个人,也是一种进步,多一个无辜的人活下来,或许就会多一个家庭,多一份希望。
只是更多人在看到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是沉默的。
沉默的大多数,不代表他们只会沉默,如果能得到一个机会,他们也会进行反抗,为自己争取命运。
只不过现在是不可能的,钢枪就在自己的身后,一面是残忍的活着,另一面是正义的死亡,活着总是要比死更好一点,只要是活着就会有希望。
只不过军部的那些大员对陈知文是异常的生气,想要将陈知文的产业给摧毁没收,结果在检查之后才发现,原来陈知文是早就有所准备。
自己名下的产业都被各种售卖,已经不属于他的产业,关键是他们是不好去动陈知文的其他东西,毕竟是军官,毕竟很多人都被他救过,自然不会去下死手。
现在石油的购买渠道是彻底中断了,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海军方面。
现在石油需要是省着点去用,这军舰是能不出动就不出动,在港口只是去做一些日常的保养和维护。
日本方面受到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不光是在石油上,任何的有可能用在军事上的交易都中断了,钢铁和煤炭也是在被限制,逼迫关东军在东北地区展开了进一步的行动。
东北这个地方确实是个好地方,日本在这边进行了一系列的基建,铺路铺设轨道,貌似是在开发东北,实际上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这些基建都是为了进一步的占领东北,进一步的掠夺资源。
关东军乃至整个日军军部组建起一支非常精锐的石油勘探部队。
根据当时世界主流地质勘探理论的判断,如果中国国内有石油,大概率会在东北一带。
为了找到石油,日本方面也是拼尽了全力。
勘探石油是一项非常耗费资源的事情,因为想要探测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往下去打出管道,看是否会有石油出现,就没有其他的办法。
而这样一个探井的造价就是几十万,很多时候想要去探测一块地方,至少也需要十几个探井,这样一来成本就是上百万。
其实对军部来说这些花费是相当的巨大,但是只要能找到石油这都是值得的。
因为美国联合盟友的禁止运输,也是让日本的勘探队压力是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