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说邓振华欺负人,那也勉强对。
但是影视剧里的刺头,因为是主角的原因,都会将他的性格往好的地方圆。
比如说正义,比如说见到不公平的事情会仗义直言。
但是刺头这个群体,只是仗着自己的能力任性妄为,这里面有好有坏。
要是真的放任刺头不管不问,那对于其他听命令性格老实憨厚的兵来说,简直是场灾难。
上学都知道,班级里面有一个无法无天的恶霸,影响的可不是只有他自己,自身堕落还会拖着别人堕落。
所以无论如何,哪怕只是单纯的欺负他,也要把刺头的嚣张气焰给打服。
就像袁理当总教官的时候一样,对于庄焱,何晨光两人是“特殊照顾”的。
就是要把他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你退出也好,甚至退役都没人管你。
关键是你的嚣张气焰容易影响到其他来参加选拔的士兵。
影视剧里面的一些军官说自己喜欢刺头,
喜欢个鬼。
喜欢收拾刺头还差不多。
对于吴哲想利用第13小组压一压蛟龙大队里面“兵王”们的嚣张气焰。
袁理无所谓,他们是来这里长见识,而且很大的概率要抢任务,帮忙收拾一下刺头还是没问题的。
当然!这也是顺手的事儿。
袁理主要目的就两个。
抢实战任务。
找好兵。
袁理记得海军有两个不错的老兵,可惜年纪大了,即便去了老A,也不能上战场,最多让老兵们给a大队的成员传授海上作战的经验。
袁理脑海里仔细想了想,依照《火蓝刀锋》里面人物的表现。
那三个新兵蒋小鱼等人,袁理兴趣不大。
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
还有一个机灵是机灵,但是机灵过头了就容易弄巧成拙。
袁理忽然想到了向羽,就是那个袁理当总教官的时候,想要潜进来被土狼逮住的士兵。
袁理想了想对方的表现,又思考了一下对方在《火蓝刀锋》里面的表现。
嘀咕了一句:“他好像可以,就是有点肌肥大,但是没关系,如果能通过a大队选拔的话,肯定会瘦的。”
“啊!对了,好像有个女狙击手叫做乌云,可惜!记不住对方的表现,找机会试试是什么成色,A大队还没有女狙击手呢,得和国际接轨,要求多元化,女狙击手也不能缺。”
袁理想了半天得出个结论,我一个少校小组长,担起了大校大队长的心。
“妈的!这a大队,没我都得散。”
一路上,吴哲说了很多蛟龙大队是怎么发展的。
大部分都是从陆军老特那里挖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国外进修回来的,由这些人组成的指挥体系。
然后以海军特战旅的尖兵侦察营为底子,组成了蛟龙大队。
蛟龙大队有6个中队,1个中队将近150人,还有一个训练营长期运转,并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袁理情不自禁的摇了摇头,蛟龙大队的大队长有点老实啊!
不像a大队从上到下都是黑心蜂窝煤,A大队的人数早都已经破了1500人了。
但到现在对外依旧是三个中队,但实际上每个中队人数规模都快赶超一个大队了。
只不过内部分的详细而已,看似臃肿,实际上运转的很健康。
随时能够将特战大队,变成特战旅。
吴哲说的很详细,在即将到达基地的时候,还提了一句和a大队的区别。
A大队偏向擅长大兵团的敌后穿插,渗透,侦察。
而蛟龙则偏向海上反恐,护航,登岛作战,岛礁夺控等等。
袁理没有在意吴哲嘴里面的隐隐提醒,两个单位虽说偏向不同。
但对不起!第13小组是王牌,蛟龙会的,他们都会,蛟龙不会的,他们照样会。
除非蛟龙大队把食品厂请过,袁理才会承认在cqb方面确实不如食品厂。
但也只是cqb。
袁理虽然自信,但也不会盲目的小瞧蛟龙的队员。
甚至面对吴哲,袁理都会表演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到了蛟龙大队之后,军用吉普行驶在蛟龙大队基地。
袁理朝车窗外面看去,一队一队的士兵,光着膀子训练。
有的队伍在练枪,有的队伍在练障碍跑,有的队伍在练索降。
来到办公大楼,吴哲和袁理来到楼上蛟龙大队大队长的办公室。
袁理表现的一板一眼,就和普通军人表现的差不多。
不突出,也不太差。
蛟龙大队大队长李军海,是一个很有威严的人,袁理看得出来对方很欢迎他的到来,交际能力还是有的,但明显拍马也赶不上何志军和铁路。
“哎!这个大队长幸好不在老陆混,不然的话铁定被铁路和何志军吃的死死的。”
出了办公室之后,吴哲向袁理透露了一下大队长李军海的来历。
李军海的父亲就是军人,后来陆转海,可惜国内海军发展较晚,老人家服役的时候天天受气,成了老人家的心结。
那时候海军的远洋能力几乎为零。
那时候的海军太无力了,无力到简直是绝望。
人家新制造了一艘舰船已经下海了,我们这里使用的不是抗战时期缴获来的就是苏联援助的。
人家的海炮有了新的进步,甚至登报上新闻,欢天喜地。
我们这里在推着陆炮,坦克上船充当防御炮。
老人家晚年躺在病床上的最后一天,人都已经糊涂,认不出家人了。
但嘴里还在不停的说着:“要造大船,一定要跨过去,要造大船,我们一定得跨过去。”
老人家短短两句话,话里面的意思直指1996年台海危机中海军因装备不足的被动,体现他们那一代人的屈辱记忆。
李军海那一晚一直待在老人家旁边,没有睡,老人家说了一夜,他也听了一夜。
从此立志发展海军,加入军队的时候填的就是海军。
当时国内海军在发展,可是一样落后,但是计划规划的长远。
他被选中出国学习,回来之后,又被派往食品厂和空军的雷神突击队学习。
最后委以重任,在海军首长的支持下,一手发展起了蛟龙大队。
袁理听完吴哲的叙述之后,神色有些凝重。
“老人家的遗憾啊!不甘!太不甘了!”
袁理脑海里想了想,像是对自己说,也像是提醒吴哲:“我要是海军的领导,看到此时的海军发展的的规模,一定要请那些海军老人观摩观摩。”
“我想他们的笑容,是对我们的努力,最好的认同。”
“同样!我们的努力,也能给他们带来一丝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