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某处,蛰伏于一根参天巨木之上的闻潮生四人已然听见了远处的喊杀声,然而木冠羽丰,他们的视线受阻,这绿林为他们提供天然的屏障之外,也阻碍了他们侦察敌情。
听着不同地方传来的喊杀声,小七觉得时机已到,他们可以开始行动了。
“如今宁国公残部与仲春他们已经战作一团,听这喊杀声该是局势焦灼,咱们趁此机会冲出绿林,拿到沉塘宝藏,然后直接撤出,在他们没反应过来之前,用最快的速度返回王城!”
他很佩服闻潮生,因为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这种小把戏能在林中起到这样显着的作用,不过朱白玉却阻止了即将行动的小七,说道:
“莫急,还没到时候。”
小七不解地看向朱白玉,发现朱白玉眉头紧锁。
小七讲出了自己的忧虑:
“老大,两方势力对垒,往往局势千变万化,战机片刻犹豫便可能贻误,这是您以前教给我的。”
朱白玉微微摇头。
“小七,这不是领军打仗,而是江湖纷争。”
“两方人马对战是否激烈,不可光从声音来判断,事实上,在这林中叫声越大,越是说明此刻交战的还不是两方主力成员。”
“世间修行武者,实力差距巨大,若是放在平原荒原战场上,二三境武者但凡悍不畏死,二三千人便可能将仲春这等高手围困致死,但若是放在这密林之间……只怕五六千都未必能耐她几何。”
“你仔细想想,仲春那群四境之人一入这绿林,便犹如虎入羊群,跟他们交手的二境三境喽啰,能有几人叫出声来?”
阿水此时轻轻嗅了嗅,瞥向了小七:
“我站老朱。”
“林间血腥味太淡,声音大,动静小,没死多少人。”
见阿水也如此,小七便问道:
“那咱们什么时候出发比较合适?”
众人一阵莫名的沉默,最后其余三人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闻潮生,后者眼神不断闪烁,低声道:
“我与老朱的原定计划是等仲春动手,但从矛盾爆发的时间与强度来看,仲春与宁国公那边儿的人似乎对此准备充沛,大家都各怀小心思,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暴露主力,都在试探对方的真实实力与势力分布。”
“直白些讲,我们拿他们在林中做局,他们很可能也在反过来利用我们。”
顿了顿,闻潮生身子靠后仰躺,伸出手指弹碎了面前顺网而下的蜘蛛,对朱白玉道:
“至于那些埋伏……若我是仲春,在有鸟翁的帮助下,我根本不担心你会偷偷潜伏出绿林。”
“林间飞鸟不知多少,谁也不知哪一只便是鸟翁的眼线,不过鸟翁应该不敢将鸟儿送进林中,无论是我们还是宁国公的其余旧部,都已经知道了他的本事,他费尽心血养的鸟是杀一只少一只。”
鸟翁会继续帮他么?
当然不会。
先前他在仲春的队伍之中,鸟翁一直沉默,只是因为境况非凡,他如板上鱼肉,但凡鸟翁说错一个字,他便可能万劫不复,而鸟翁从平山王那里接到了别的命令,似乎不能让闻潮生死得过于草率,所以才有先前的沉默。
若鸟翁真是愿意倾力相助,他与朱白玉也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而今闻潮生已经从仲春手中脱困,鸟翁自然不会继续帮他。
明白这个逻辑之后,闻潮生便不得不提防着那位老人一些。
“从地图上看,埋宝藏线索的地方是一处没有去路的绝地,这头的事情不解决干净,或是境况没有走入我们预想的那般,那宝藏线索便动不得,宁可不要撤走,也不能白白给他人做嫁衣。”
“绿林很好,可退可进,但拖得越久,暴露的风险便越大。”
“两方如今都在试探阶段,谁也没有上头,这意味着无论仲春还是宁国公那头的领头人,在大局布局方面是足够谨慎且有经验的,挑拨这些人的耐心,光「点火」不够,还得「扇风」。”
“再过一会儿,林间若是没有更大的动静,老朱就出去放消息,带着那三名四境的兄弟换上白衣,即刻杀人。”
白衣杀人,绿衣藏身。
这是闻潮生为朱白玉事先计划的第二决策。
“杀人换上白衣,是否多此一举?”
小七眉毛上挑,不予理解。
对此,闻潮生微微一笑说道:
“要的便是多此一举。”
…
林间的厮杀仍在继续,但解决了一处埋伏之地的金蝉望着地面上横陈的这些尸体,面颊上的表情却一直紧绷。
没过多久,奉他命令前去探查死亡人数的下属回来,拱手道:
“金蝉大人,埋伏一共六处,敌众一百二十七人。”
金蝉开口,声音有了微妙变化:
“仲春设了六处埋伏,才一百二十七人?”
那名下属笃定道:
“是一百二十七人!”
金蝉沉默片刻,对着那名下属道:
“你立刻回去将这里的情况悉数告知与血鸦,让他即刻派人前来增援!”
那名下属也是个老江湖了,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没有丝毫耽搁,便朝着回头路走,可没走出多远,林间便传来了一道独特的拔刀声,这声音尤为清脆,极具穿透力,金蝉听这声音便即刻觉得不对,想要过去查看,却又听一名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那头传来:
“此时才想走,未免太晚了些!”
他话音刚落,一颗血淋淋的头颅便被踢飞,在地面上滚落数圈,直至金蝉脚下。
正是方才准备去报信之人。
随着前方那道身影拨开密丛而来,站定,金蝉面容上的阴翳之色又深重了几分,字眼仿佛是从牙缝之中挤出:
“白猿老生,孟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