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组织的残余势力开始在京城内大肆散布苏牧与太后叶寒秋有私情的谣言。一时间,京城内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纷纷,百姓们对此事半信半疑,但朝堂之上却已经炸开了锅。
一些对苏牧本就心怀不满的大臣纷纷上奏,要求皇帝彻查此事。“陛下,苏牧与太后若真有私情,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严重败坏朝纲,恳请陛下严惩苏牧,以正国法!”一位大臣跪在朝堂上,义愤填膺地说道。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他虽然对苏牧已经有所猜忌,但听到这样的谣言,心中还是十分震惊和愤怒。“此事关乎重大,朕定会彻查。若谣言属实,朕绝不姑息!”
苏牧得知谣言后,心中大怒,他知道这肯定是神秘组织的阴谋。“这群恶贼,竟敢用如此卑鄙的手段来陷害我!”苏牧咬牙切齿地说道。
郭敬之在一旁也十分气愤:“将军,这谣言太过恶毒,我们必须想办法尽快澄清,否则对您和太后都极为不利。”
苏牧微微点头:“敬之,你安排人手,在京城内辟谣,告诉百姓这是神秘组织的阴谋,切勿轻信谣言。同时,调查谣言的源头,找到幕后黑手。”
“是,将军!”郭敬之领命而去。
然而,此时的叶寒秋在慈宁宫也听到了这个谣言,她心中十分担忧。“苏牧此次怕是要面临一场大危机了。这神秘组织实在是太可恶,竟用这种手段来对付我们。”叶寒秋心中暗暗思索着应对之策。
而在朝堂上,皇帝对苏牧的态度变得更加冷淡。每次上朝,皇帝看着苏牧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怀疑和愤怒。苏牧心中明白,若不能尽快澄清谣言,他在朝堂上的处境将会越来越艰难。
就在苏牧努力辟谣之时,神秘组织又有了新的动作。他们勾结了一些边境的部落,煽动部落起兵叛乱,企图分散朝廷的注意力,以便他们在京城内继续搞破坏。
“将军,不好了!边境传来消息,有几个部落起兵叛乱,朝廷已经下令让您带兵前去平叛。”一名士兵匆匆向苏牧禀报。
苏牧心中一凛,他知道这肯定也是神秘组织的阴谋。如今谣言未清,朝堂猜忌,又要面临边境叛乱,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能否在这重重危机中,平息谣言,平定叛乱,挫败神秘组织的阴谋?
苏牧接到带兵平叛的命令后,心中明白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一方面,京城内谣言四起,他若此时离开,恐怕谣言会愈演愈烈,自己和叶寒秋都会陷入更不利的境地;另一方面,边境叛乱关乎国家安危,他身为朝廷重臣,又不能坐视不管。
叶寒秋得知苏牧要带兵平叛的消息后,立刻派人将苏牧召进慈宁宫。“苏牧,如今京城内谣言纷飞,你这一去,恐怕会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更加肆无忌惮。但边境叛乱,又迫在眉睫,你打算如何应对?”叶寒秋看着苏牧,眼中满是担忧。
苏牧微微苦笑:“太后,臣深知其中难处。但边境叛乱若不及时平定,必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臣决定先带兵平叛,至于京城内的谣言,只能拜托太后从中周旋,尽量稳住局面。”
叶寒秋轻轻点头:“你放心去吧,京城这边我会尽力稳住。只是,你此去一定要小心,切不可大意。边境部落勇猛善战,你要多加小心。”
苏牧看着叶寒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太后放心,臣定会平安归来。只是,臣担心这是神秘组织的阴谋,他们很可能会在臣离开京城期间,再次搞破坏。”
叶寒秋微微皱眉:“你说得有道理。我会让玉衡和郭敬之加强对京城的防范,密切关注神秘组织的动向。你在前线也要保持警惕,若有任何消息,及时派人传回京城。”
苏牧应道:“是,太后。臣此去,定不负太后和陛下的信任,尽快平定叛乱,回来还京城一个安宁。”
苏牧离开慈宁宫后,立刻着手准备出征事宜。他深知,此次平叛任务艰巨,不仅要面对勇猛的边境部落,还要时刻警惕神秘组织在背后的阴谋。而在他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叶寒秋又将如何应对朝堂上的压力和神秘组织的破坏?他们之间的情感羁绊在这分离之际,显得更加深厚而又无奈。京城的局势依旧动荡不安,等待着苏牧在战场上的凯旋,也等待着叶寒秋在朝堂上的坚守。
苏牧率领大军奔赴边境,一路上,他思绪万千。京城内的谣言、神秘组织的阴谋以及与叶寒秋之间复杂的情感,都让他感到压力巨大。但他深知,此刻必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平叛之中,否则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当大军抵达边境时,苏牧立刻展开部署。他观察了边境部落的营地,发现他们虽然兵力不少,但营地布置却存在一些漏洞。
“各位将领听令,边境部落看似强大,但他们营地的后方防守较为薄弱。我们兵分三路,一路正面佯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外两路从两侧迂回包抄,直击他们的后方营地。”苏牧说道。
“是,将军!”将领们齐声应道。
战斗打响后,苏牧带领的正面部队佯装进攻,喊杀声震天。边境部落见状,立刻集中兵力进行抵抗。就在他们全力应对正面进攻时,苏牧派出去的两路迂回部队已经悄悄绕到了后方。
“杀!”迂回部队突然杀出,边境部落顿时大乱。苏牧趁机下令正面部队全力进攻。在苏牧的指挥下,大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边境部落,经过一番激烈战斗,边境部落渐渐抵挡不住,开始溃败。
“追!不要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苏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