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朝雾从宫女手中,接过那个四方锦盒,打开时露出半幅藕荷色鲛绡帕。
她让宫女将帕子展,就见帕角用银丝绣着并蒂莲纹,花蕊处嵌着两粒珍珠,远远看去像是露珠点缀。
沈朝雾笑意温婉:“这是东海进贡的鲛绡,妾身特意裁成帕子,想着贤妃姐姐用着合适。”
余少云接过鲛绡帕时,指尖忽觉异样。
在帕子边缘竟用金线绣了圈极小的纹样,仔细端详才看出是东海渔村的图案,打渔的汉子戴着斗笠,晒网的老妪佝偻着背,最角落甚至绣着只偷食的野猫。
“沈选侍的心思,很是巧妙呢,贤妃瞧瞧吧。”皇后唇角微勾,将帕子递给贤妃。
贤妃目光微闪,以她对皇后的了解,这是明褒暗贬。
她闻到在似有若无的檀香味里混着一丝霉味,翻转帕子,只见背面中央用银线绣着朵莲花,花瓣间却藏着细如发丝的霉斑,不凑近根本瞧不见。
凝目细看,发现隐约透出个“莠”字暗纹。
“莠”字典出《诗萃》,《诗萃》乃本朝大儒辑录前朝遗诗所着,其中有诗云“莠草生幽径,难登君子堂”,向来被用来暗指那些出身低微、难登大雅之堂者。
沈朝雾的用意,昭然若揭,这是在暗讽她是个婢生庶女。
佳嫔谢知意眸光流转,缓缓将茶盏放回茶几,隔得太远,她看不清那块绡帕上的细节,但是那两粒珠子一大一小,大珠圆润光泽,小珠瞧着,有些不够圆润。
这是在隐喻嫡庶有别吗?
还有如此珍贵的鲛绡为何要裁小做帕子?
莫不是在暗讽贤妃出身低贱,配不上完整的贡品?
心里百转千回,谢知意面上半点不露,附和着众人赞绡帕珍贵,赞贤妃和沈选侍姐妹情深。
贤妃为了维护颜面,是有苦难言,暗暗记账。
沈朝雾眼中,隐隐流露出一丝得意,她就看不得一个庶女居高位。
而假意饮茶的余少云,实则在观察众嫔妃,见众人似乎都没看透沈朝雾的用意,唇角上勾,一群蠢货。
就连对佳嫔谢知意的忌惮,都减了三分,不过是依仗美貌搏宠的人。
贤妃沈落霞忍着气,将绡帕放进木盒里,吩咐宫女道:“收起来吧。”
转眸看向沈朝雾,皮笑肉不笑地道:“谢谢妹妹送我这么珍贵的鲛绡帕,等妹妹生辰时,姐姐定会还一份大礼给妹妹。”
“那妹妹就等着姐姐的大礼。”沈朝雾毫不畏惧的应道。
沈落雾虽恼怒,却也知此时不宜与她过多纠缠,淡淡一笑,“皇后娘娘,诸位,请移步去西配殿。”
一进西配殿,余少云就闻到了薄荷香,唇角勾起一抹浅笑:“尚膳监这次倒用心,连这消暑的香都备得精致。”
沈落霞微微欠身,仪态端庄地道:“劳娘娘挂心,都是陛下早早命尚膳监、惜薪司操办的。”
余少云脸上的笑淡了几分,在正位上坐下,“贤妃今儿是寿星,别拘着了,坐下吧。”
“谢娘娘。”沈落霞坐下,其他嫔妃也依位分落座。
后宫嫔妃不多,设得是独席,一人一座,倒是自在。
身着浅灰色短襦、系着深青色织金襕裙的宫女们提着食盒鱼贯而入,每席先呈上一只月牙白釉的小盏,盛着冰镇酸梅汤,汤汁表面浮着两瓣薄荷叶,几粒青梅在其中若隐若现,酸香气息扑面而来。
紧接着是四色玲珑碟,白玉般的瓷碟里,分别装着樱桃酿的豆腐,颤巍巍如红宝石嵌雪;翡翠色的秋葵酿虾滑,裹着薄如蝉翼的竹荪;玫瑰酱腌渍的小黄瓜,切成卷状插着银签;还有松仁拌鸡丝,点缀着细碎的紫苏叶。
沈落霞表示:“这些都是尚膳监按陛下旨意备下的时令佳肴,皇后娘娘,您快尝尝,可合胃口。”
对于她这么明晃晃的表达皇帝对她的宠爱,余少云还稳得住,唇边还挂着笑,云淡风轻地道:“陛下仁厚,总记挂着后宫诸位的喜好。”
沈朝雾就忍不住,拿眼刀剜着沈落霞。
忽而丝竹声起,身着粉红襦裙、腰间系着彩带的舞妓们轻盈步入西配殿,她们步伐整齐划一,旋转跳跃间,彩带飞扬,如同彩蝶翩翩起舞,美不胜收。
余少云的眸光微微一闪,“这舞编排得倒有新意,尚乐坊这次也算下了功夫。”
沈落霞含笑附和:“舞名唤‘桃夭瑞云’,寓意着后宫和谐美满,如同世外桃源一般,陛下看了定也会喜欢的。”
余少云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周婕妤插嘴道:“贤妃娘娘还这般的贤惠。”
沈落霞笑容温婉地道:“周婕妤这话,本宫可不敢当,皇后娘娘母仪天下,才是真正令人敬仰的典范,本宫只是为后宫添一份喜乐罢了。”
余少云的目光在沈落霞身上停留片刻,似乎对她的回答颇为满意。
一曲舞罢,舞妓们缓缓退出,留下一室余音绕梁。
殿外传来清道鞭的响声,接着就听太监大声通报:“陛下驾到!”
众人整理衣衫,恭敬地站起身来,跟着皇后往殿门口走去,迎接皇帝的到来。
萧浔从殿外进来,他身上明黄常服绣着团龙纹,乌纱翼善冠衬得眉眼愈发威严,腰间玉带在日光下泛着温润光泽,“朕来迟了。”
沈落霞福身行礼,“陛下能来,是妾身的福气。”
她示意宫娥端上白玉盏,“这是尚食局新做的荔枝饮,陛下尝尝。”
萧浔接过白玉盏,轻啜一口,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绽开,混着荔枝特有的馥郁香气,“滋味还不错,夏日饮用,正好消暑。”
“妾身听闻南越邑今年荔枝丰收,特意让尚食局琢磨新方子。陛下若喜欢,往后每日都备着。”沈落霞笑道。
“贤妃费心了,只是荔枝性热,陛下龙体金贵,饮多了恐生燥热。”余少云适时出声道。
萧浔目光温和扫过二人,指尖轻叩白玉盏边沿,笑道:“皇后所言极是,荔枝确要适量。只是贤妃这份巧思难得,朕今日就当尝个鲜。往后若想饮这荔枝饮,便叫尚食局兑些甘菊败火,如此既能消暑解腻,又能顾全龙体,岂不两全?”
这番话既安抚了皇后,又垂怜贤妃,措辞圆融妥帖,尽显帝王权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