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使用的基底肥,是由我们老板特聘的农学方面的专家顾问给予技术支持、再由经验丰富的老农科学沤制的生态底肥。”
提到和新兴生物科技公司联合生产的生态肥,工作人员眼神自信、滔滔不绝:
“每年这时候,我们会把秋收后收集到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榨干油的饼渣等进行堆沤发酵,发酵期长达三四个月。
经过深度发酵的底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就像魔法师,会把土壤变成一个个小团子,这些团子能让土壤蓄住水分又保持透气,植物根系在小团子的保护下就能自由呼吸、茁壮成长了。
同时,这些团子里还有一些重要元素,比如磷、钾,它们对土壤里的微生物来说就像‘大餐’。微生物吃了这些‘大餐’,就变得活力满满、繁殖加快。这样一来,土壤环境变好了,还能帮忙抵御病虫害,让作物生长得更健康、更安全……”
工作人员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生物课。
然而收获最大的却是天幕下仰着头认真聆听的大梁百姓们。
[粪肥要堆那么久才能用?用之前还需要腐熟?]
[榨油后的饼渣居然也能当肥料?效果还比粪肥好?]
[施肥时要均匀撒施,然后还要深翻入土,确保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避免烧根……记住了!记住了!]
[底肥施好以后,得等十天半个月才能播种、移栽?真的假的?那俺们家一直以来岂不是都搞错了!俺们每次都是施完肥就抓紧种下去了,难怪这么点产量……]
[呀!施肥还不能多施?施多了反而会降低亩产?难怪我家那几亩薄地,越施肥越长不好,合着不是地贫瘠,而是肥施施多了啊!]
[没想到施肥还有这么多讲究!天宫人做事真细致!孩儿们,都听清楚了吗?认真记在心里,回头咱们也试试!没准天宫那么高的亩产,正是这么来的!]
与此同时,御书房外的小花园,每天都被陛下召进宫陪看天幕的朝廷核心班子成员心里各有思量。
主要是他们嫌粪肥这东西恶心。
但恶心归恶心,也知道这东西是农之根本,倒也没说出让他们陛下光火的蠢话。
“皇庄再添座堆肥池,照着天宫人给出的步骤,一步不许错地试验。”
萧衍泽沉声吩咐。
“是!”
户部尚书:得!国库又要出血了!
但这次,他倒是没多加反对。
要是肥料的变革能提升亩产,不比兴师动众地派人到处寻找高产作物省事又省钱?
而且高产作物就算寻到了,量也不会大。
但粪肥、秸秆、榨油后的饼渣这些玩意儿不到处都是?成本几乎为零,也就是费点人手、工夫罢了。
户部尚书越想越觉得这事要是办成了,绝对能给国库省不少开支,于是主动请缨:“请陛下准许老臣在城外庄子试试这堆肥法。”
萧衍泽脸带笑意,夸起了他。
“……”
其他大臣心里把户部尚书骂了个狗血淋头,这老家伙搞什么!陛下没给他们分派任务,这不是好事儿嘛,这家伙怎么还主动揽事?
他揽了,他们能干看着?
回头要是这效仿天宫的堆肥法,真让粮食增产了,岂不是大功一件!
不行!
不能让这家伙独享功劳!
“陛下,臣也想在城外庄子建堆肥池、开试验田!”
“陛下,还有臣!”
“臣也愿意!”
“……”
……
国庆长假结束,孩子们收心回学校,谢姎也恢复了工作日一个人宅家炒股的日常。
周末若是天气好,她就带侄子侄女去“共享菜园”体验种植的快乐。
但种植体验一天就够了,连续两天,担心他们的小身板吃不消。
何况还有学校布置的作业呢,就算没有作业,那不还有京市大大小小的景点没去玩过?
从故宫、天坛到各段长城;
从适合拍照打卡的美术馆,到各种主题的博物馆;
从风景秀丽藏品众多的名人故居,到保存着完整壁画的法海寺;
从隐藏着诸多网红店的老胡同,到已然成网红坐标的工业遗迹——首钢园……
哪怕上述景点都去过了,那不还可以去附近公园放放风筝、踢踢球。
倘若遇到雨天,就陪他们在家看一部电影。
看电影之前,她会爆一锅爆米花,炸一锅薯条,再煮一壶奶茶或榨一扎果汁,然后拉上窗帘、关上灯,尽量营造影院的观影氛围。
总之,充分利用双休日两天,尽量让俩孩子体验大自然、拥抱大自然、享受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谢姎从不给侄子额外布置作业,让他专心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
然而,她没给侄子额外布置作业,小家伙却自己给自己布置了一个作业——每周独立完成一至两篇观后感。
写他种植的收获,或是游览名胜古迹等景点的见闻,又或是电影的观后感。
如果不是因为语文老师联系她,说谢霁临同学的国旗下演讲稿入选了《小学生美文大赛》初赛征文,让他这个寒假准备一篇关于春节主题的作文,开年后代表学校去参加两月底的复赛,谢姎还真不知道小家伙小小年纪还有这能耐。
语文老师见她似是真不知情,不像是凡尔赛,诧异地问:“谢霁临这篇国旗下的演讲,不是你给润色的?”
国旗下演讲是每个班都会轮到的一项殊荣。
轮到的班级,由该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商议后指定某个语文功底比较好、上台致辞不至于露怯的小朋友在周一晨会时上台演讲。
可毕竟才一年级,语文功底再好,文字表述上总归不如高年级学生流畅。
因此,类似的活动,有家长在背后帮着润色、指导是极为正常的事。
老师对此心知肚明、不会戳破。
第一次遇到毫不知情的家长,以及全程自己搞定的学生。
语文老师:“!!!”
震惊过后是满满的激动:这意味着啥?——她发掘了一个好苗子!
一年级就有这样的写作水平,以后还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