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差点给气笑了,能有这么一个乖孙儿,可真是他的福气。
他一时间已经不知道该拿崇祯怎么办了。
打吧,崇祯这货死猪不怕开水烫,用处显然不会有多大。
讲理吧,崇祯根本就没有去听的打算。
“罢了。”最终,朱元璋还是妥协了,“你听李暄的意见是吧,行,咱这就回去帮你问。”
话音落下,朱元璋便沟通系统,先将崇祯送回了紫禁城,然后带着蒋瓛等人回到了明初。
“现在是什么时辰?”
朱元璋问。
宫中的大太监回道:
“陛下,现在是未时,您今个儿没上早朝,有不少大臣急着求见。”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问:
“是不是黄子澄他们?”
“正是。”
“是为了李暄的事儿来的吧?”
“陛下圣明。”
“传咱旨意,宣百官在奉天殿觐见。”
“臣遵旨。”
大监敏锐的察觉到了朱元璋眼中的怒意,一句话都不敢多问,连忙低着头离开御书房。
不一会儿。
朱元璋摆驾奉天殿,文武百官匆忙上朝。
没等他们喊万岁,朱元璋面无表情地下令:“把李暄给咱带上来!”
奉天殿里头,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模样都颇为紧张。
“昨日发生什么了?陛下的脸色不太对啊。”
“我猜,八成和李暄有关。”
“附议,陛下多半是因为李暄前两日说的那番话儿发火呢。”
“皇上这表情可真吓人啊!诸位大人,听我一句劝,待会能不上谏就一个字别说!万一说错了话,指不定就得给陛下送去给李暄作伴。”
“言之有理啊!”
“……”
此时。
五花大绑的李暄被锦衣卫的力士押送进了奉天殿。
“陛下,李暄已经押上来了。”
蒋瓛提醒了一声。
朱元璋轻轻点头,环顾四周,道:
“今个儿,咱让你们上朝是为了处理李暄的事。”
话音刚落,黄子澄,齐泰等人的表情就变得激动了起来。
“天道昭昭!李暄逆党终触《大明律》“大不敬”“妄议宗亲”之死罪!昔汉诛晁错而七国息,今此獠授首,实乃江山之幸!”
“圣躬仁德,三敕五赦,然此獠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进尺!狼子野心,死不足惜!”
“昨夜天象已显,荧惑入太微垣!李暄暴毙之日,正是东宫重定“国本”之时!”
“此言甚是!待午时三刻,李贼人头落地,我等便联署请立允炆殿下为皇太孙!届时,还有谁能拦得住我们?”
他们完全没考虑过其他的可能性,毕竟,李暄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过荒唐!
不仅是触碰朱元璋的逆鳞,要求朱元璋废除“供养亲亲”条,更是当面斥责朱元璋乃暴君,因一己之私纵容了诸藩恶行,当书罪己诏告慰天下百姓。
“李暄啊李暄。”黄子澄忽然转头朝李暄看了过去,虽然故作淡定,可眼中的喜悦之色根本就藏不住,他半是炫耀,半是嘲讽地说道:“《尚书》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你下辈子记得别再如此张狂,免得重蹈覆辙。”
李暄看了黄子澄一眼,又看了朱元璋一眼。
表情相当精彩。
既有几分的郁闷,无奈,又有几分的鄙夷,嘲弄。
他忽然问道:
“黄大人,我们两日之前的赌约你可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