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殿,那可是父皇和核心大臣议事的地方。
父皇召见,可不能去的迟了。
不然那些大臣们肯定怀疑,一打听自己出宫游玩,那想必劝谏的奏折很快就会堆满御前……
好在只是虚惊一场。
紫微殿议事回来,太子唐昭站在东宫的高台上,望着宫墙外洛安城的万家灯火。
心中那点叛逆的火焰,在尝试过自由的滋味后,并未熄灭,反而转化为了一种更成熟的念头。
翌日,他见皇帝皇帝的时候,坦然剖析自己,真诚告知皇父他的感触,不再找此前那些虚浮的借口。
“父皇,儿臣前些时日,行为确有不当之处,谢父皇宽容。
儿臣深知自己身份,不敢再行那等掩人耳目之事,就为了出宫游玩。
只是,儿臣到底少年人意气,总需宣泄。
儿臣请旨,日后可否定期于皇家苑囿组织围猎,或于官方马球场举办赛事,邀宗室子弟、功臣之后一同参与。
这样既全了儿臣与兄弟姊妹们玩乐之心,亦可演武强身,激励风气?”
唐治看着眼前目光清正、言辞恳切,却又明显比之前多了几分鲜活气的儿子,心中感慨。
他有些失落,不久前那个需要他小心翼翼呵护、偶尔纵容其偷偷玩乐的少年太子,正在以一种更体面、更符合身份的方式,找回他本该拥有的少年时光。
太子不需要自己呵护、纵容了!
失落不过一瞬,皇帝唐治转而又感到欣慰。
太子毕竟是太子,即使再少年,即使再有意气放纵的时候,也该迅速意识到不对并做出调整。
昭儿如今这样,就很好。
皇帝唐治欣慰地点了点头:“准奏。此事,便由你自行安排吧。”
从此,太子唐昭不再需要偷偷摸摸。
洛安城的贵族圈子里,一年里头,开始偶尔出现几次由东宫组织的、正规而又热闹非凡的狩猎和马球活动。
这时候,那些纨绔子弟们以及权贵家的女郎们,才恍然发觉,原来那位俊秀清雅少年郎竟是太子……
但他们都在太子似笑非笑的目光下,闭口不敢言。
将这秘密悄然埋藏心底。
总之,谁来问,他们当初一起游玩的少年郎是“李家公子”,不是太子。
至于说化名?
反正他们不知道这回事!
而贵女们则是看着太子那意气风发的身影,满脸通红。
她们进宫后的份位,她们和太子的孩子长什么样的都已经开始想好了。
赛场上的太子依旧是那个聪慧睿智、处事公允的储君,只是他的笑容更加灿烂,挥杆的姿态更加肆意张扬。
真意气风发美少年!
皇帝唐治和皇后思宁在一旁看着,一个捋须微笑,一个眉眼温柔。
永徽二十三年,太子唐昭已年满十八,彻底褪去了少年的青涩,成长为一位风姿俊朗、气度沉凝的青少年。
他不仅在朝政上愈发老练,待人接物亦更显仁厚睿智,在朝中威望日隆。
皇帝唐治看着日益出色的儿子,心中骄傲与疼爱满溢。
只是太子妃的人选,便成了他心头头等大事。
从太子十七岁开始,他就挑选适合的太子妃人选了。
只是选了一年多,他还是迟迟未能给自己的麒麟儿,挑出一位举世无双的贤内助。
本来挑选了半年,实在没挑选到如皇后宁儿这般好的女郎,他已经放低要求了。
可不成想,挑来挑去,依旧觉得降低要求了,那些女郎们依旧还是不够格。
这日,甘露殿内熏香袅袅。
御案上铺满了礼部呈上的权贵家闺秀名册与精心绘制的画像。
皇帝唐治看得极其认真,仿佛在审阅关乎国运的奏章。
思宁坐在下首,安静地陪着。
“陇西李氏,门第显赫,百年望族。”
唐治指着其中一个名字,微微颔首,随即又蹙起眉头。
“只是,听闻此女性情过于贞静,寡言少语。
昭儿性子本就沉静,若身边再伴一位木美人,这东宫岂不成了古刹禅院?不妥,不妥。”
思宁目光扫过画像上眉目婉约的女子,温声道:“李娘子性情娴静,或许正可调和太子过于沉凝的性子,使其不至过于劳神。”
“互补固然好,但也需有共通之处。若终日相对无言,何来琴瑟和鸣?”
皇帝唐治利落的摇头否决,手指移向下一幅画像。
“太原王氏女,素有才名,诗书琴画,无一不精。”
“王娘子聪慧颖悟,见识不凡。”思宁沉吟了下,还是出言补充道。
陛下这般挑剔,挑到什么时候啊?!
要不是知晓陛下并不是忌惮日益长大即将弱冠成年的昭儿,并不是有意挑剔,借此推迟昭儿大婚并以成年姿态正式步入朝堂,多掺和政事,多掌控权利。
太子未大婚,除非皇帝特许,一般只有监国的时候才会大量接触国事。
寻常的时候,国事绝大部都由皇帝处理,只有少部分是分给太子历练的。
所以就陛下这行为,不了解他的,肯定误会。
“才女……”唐治沉吟,嘴角却撇了撇。
“才女往往自视甚高,心思也重。
昭儿日理万机,回到东宫,难道还要与妃子品评诗词,争论典故?
那岂是休憩,简直是另一场朝会!”
思宁:。。。昭儿还能娶得上太子妃吗?!!
“再者,”皇帝唐治声音压低了些,话语里带着帝王的考量。
“王氏一族在朝中门生故旧众多,势力盘根错节,外戚之势,不可不防。不妥。”
思宁轻轻嘘出一口气,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无奈。
这已是今日被否定的第七位了。
“宁儿,怎么可以如此不耐烦,这可是给昭儿挑选太子妃,要仔细耐心。”
端着茶盏的思宁:。。。。。。
陛下,是我不耐烦的问题吗?
是您太过挑剔了?!!
思宁……思宁放下茶盏,继续看起画像。
思宁指着画像,提议:“范阳卢氏……家风严谨,最重规矩。”
皇帝唐治摇头:“过于刻板,恐不知变通,将来如何母仪天下,应对繁杂宫务?”
思宁继续指着画像提议:“清河崔氏……容貌甚美,有倾城之姿。”
皇帝唐治继续摇头反驳:“红颜易老,德行方是根本。况且,过于姝丽,恐非福气。”
思宁瞪着皇帝:陛下您看看我再说这句话?!!
皇帝唐治察觉到思宁看过来的眼神,有些迟钝的疑惑看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