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瑶决定亲自摸一摸镇国公戚远的老底,也好为自己这棵豆芽菜出一口恶气。
沐七本子上记载的镇国公府的事并不多,而且都是些杂七杂八的小事情。
戚远以及他的家人,在上京乃至雁归岭的老百姓中,口碑都非常好。
可按她听窗根听到的戚玉珍说的话,跟沐七本子上记的明显不符。
戚玉珍是在上京出生的,是戚远的次子戚长春的嫡长女。虽然不是戚远的长房长孙女,却也多得戚远的教导。
据说年仅六岁的戚玉珍随母亲上街时,遇到了乞讨的脏婆子。戚玉珍把自己最爱吃的糯米糕都给了那脏婆子。
戚玉珍十岁时曾帮母亲给灾民施粥。
戚玉珍十三岁那年,随母亲参加菊花宴时,斗诗论文,初露锋芒,有了小才女之称。
而戚远做雁归岭守将时,对外作战勇猛,对内治军严谨,更是爱民如子。
而且戚远还鼓励乞丐开荒种田,帮他们安家,给他们一口饱饭吃。
戚老夫人虽然被封为诰命,但出入穿戴并不奢华。
就是戚家现在的当家主母,戚长春的发妻由素萍出门所戴的头面也不过六七百两银子。
这在贵妇中可是少见的,因此还被人嘲笑过。
而国公府的下人跟荣国公府相比,也少很多。
戚家上至老爷夫人,下到少爷小姐,身边伺候的丫鬟最多不超过八人。
总之,戚家人做事多是亲力亲为。行事又总跟善字沾边。大方别人,小气自己。
戚远六十岁生辰时,康顺帝还提御笔亲赐勤俭仁善之家牌匾。
这块牌匾就悬挂在国公府正厅的墙上,每位到访的客人都要对戚家称赞上一两句的。
沐瑶看完了戚家的档案,心中疑虑更甚。因为档案上还记载了戚家日常采买的食材,鸡鸭鱼肉,飞禽走兽等,那可是应有尽有啊!
虽说戚家当家人戚长春无官身,只承袭了世子爵位。也经营了一间回春堂和两间酒楼。可据沐五所说,酒楼的掌柜不善于经营,饭菜味道也一般,所以达官职显贵很少去捧场。顾客多是底层的小买卖人或是普通老百姓。
这些人谁会山珍海味胡吃海塞的。那这些珍贵的肉食很显然就进了国公府的厨房。
沐瑶心里暗讽,康顺帝这“俭”字到底是怎么来的。
沐瑶不是御史大人,也没有查人老底儿的癖好。奈何戚玉珍主动往她枪口上撞!
再说了,这大夏江山日后是归南宫凌的,为他去除个把毒瘤也利于他的江山稳固。
戚远还在府里等着好消息呢,殊不知他的好孙女给他惹了滔天大祸。
沐瑶好奇心起,当晚就去了一趟镇国公府。
由于白天戚玉珍在选妃的重要时刻,又是笑又是叫的,就差脱了外衣挠痒痒了。
戚玉珍在太子殿下面前失仪,虽然没被治罪,但太子妃这个位置她也无缘了。就是侧妃她也排不上。
戚家人为了给戚玉珍遮羞,只说戚玉珍太过紧张,承受不住压力才大笑发泄情绪的。
戚玉珍回府后说了当时有没脸人给她灌了东西。但要这样对外说,那不等于是告诉别人皇宫内有邪祟吗?
所以戚远也只能认倒霉了。
康顺帝看这场选妃以笑话收场,还以为有人暗中动了手脚。
康顺帝大怒,亲自彻查此事。对宫人用了拶刑也没查到一点被人下毒的蛛丝马迹。
最后康顺帝也只得对外称太子没有遇到心仪之人。再着钦天监择吉日,进行二次选妃。
康顺帝心里始终不安,秘密召见了许监正。
一番占卜下来,许真说出了几句让康顺帝无法接受的话。
凤自远方来,君心厌之。亦逢陋鸟辱之。凤之一怒,百鸟焉敢安好?
康顺帝呆了好半天,啥时候凤凰来他大夏了。有凤命的女子,那就是母仪天下之人。他又怎么会讨厌呢?
可身为大夏的监正,从来都是只忠于皇室的。
康顺帝丝毫不怀疑许真说的话,也没有往沐瑶身上想。
最后康顺帝只好把此事先放一边。
康顺帝相信,今天发生的事,没有臣子会外传的。毕竟自家闺女的名声要紧。
再说戚玉珍回府后是不吃不喝不睡,就坐在床榻上不停的咒骂,恶狠狠地搓着自己的衣角。好像衣角是她的仇人一样。
最后还是戚长春给了女儿后颈一下,才让她迷糊了过去。
国公爷多年以来为孙女打造的好名声也毁于一旦,孙女日后恐难再找个好婆家了。
戚远还以为是宫里的冤魂找上了自己的孙女,完全没往被人下药这方面去想。
再说当日丢丑的又不止她家孙女一人。
一想到这个,戚远的心里才又好受了点。想到废了两个孙女,也没能和太子绑在一起,戚远的心里就窝火。好在他还有一个懂事的孙女。
戚远和世子戚长春在书房里密谋了许久,才各自安睡。
现在,空间里的明宝宝就相当于是沐瑶的眼睛,只要沐瑶愿意,夜里视物如同白昼。
沐瑶观国公府的前院,和普通官员的宅邸也差不了多少。可后宅却建造的极其奢华。
沐瑶一连看了好几个房间,不说屋内的摆件多么名贵,就是家具都是黄花梨木的。
黄花梨在她们西陵那都是珍贵的树种,更何况是木材匮乏的大夏了。
最让沐瑶震惊的是:在戚远书房下的密室里,竟然有一张紫檀木床和桌椅,就是旁边的书架都是紫檀木的。
紫檀木那可是专供皇室所用,就是恭亲王广有家财,也买不到紫檀木。或者说能买到也不敢用。
可戚远一个国公爷,却在家里享用紫檀木家具。
这国公爷的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在这个书房沐瑶没发现值钱的东西和重要的信笺等物。
沐瑶又去了家主戚长春的书房。
这个书房的摆件都是一些不算太珍贵的东西。
书房的地下也有一个小小的密室,只不过密室里除了一箱珠宝、一箱黄金和一沓银票外,再无它物。
看这些物件,跟贪字还真扯不上多大关系。
沐瑶再没了探府的心思。暗地里的库房都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那由素萍所掌管的公中财物也不会太多。
也可能现任家主不会敛财,买卖只有回春堂赚钱。日常又挥霍无度,所以没什么家底。
沐瑶正准备出去时,明宝宝的声音却突然在脑海里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