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庄自从一尘子和霓裳子到来后,鹪寄生便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一尘子。一尘子着手将庄前的土城改建成石城,并在城中架设了那尊威力巨大的九节烘天红衣大炮。在西山一带,他下令建造了墩煌营垒,密密麻麻地布下梅花桩、铁蒺藜等防御设施。同时,庄上竖起了招聚义兵的大旗,给予义兵丰厚的饷银。徐鸣皋和一枝梅奉令前往马家村,暗中嘱托马金标招募各路民兵。庄上还建造了一座十三层的了远台,用于观察敌情。
刘家庄的刘佐玉和郑良才前来报告,焦大鹏的尸首已用上等的桫枋装殓,送往张家堡安葬。此时,刘家庄已招募本庄义兵一千五百人,还有不少外来义兵。没过几天,马金标处指引来的民兵陆续到达,足有二千余人,他们都持有马金标发放的信票作为凭证。一尘子安排赵文、赵武、杨挺、殷寿在庄前石城南首,一直到刘家庄十里外,建造了八座营垒和十二所墩煌,将两庄紧密地连接起来。
又过了几日,探子来报:“有二千余人马,个个手持军器,整队而来,在庄前扎营。为首有一妇人,全身穿着白色丧服,口口声声要见狄、徐二位大爷。”徐鸣皋和狄洪道登上石城,狄洪道一见那妇人,大喜道:“这是焦大鹏的妻子孙大娘,她丈夫被害,必定是来替夫报仇的。”随即打开城门,将孙大娘接入庄内,与各位英雄相见。孙大娘大哭一场,发誓要为夫报仇,她还带来了二千义兵,愿听一尘子调遣。一尘子命狄洪道将这些人马编入队伍。至此,赵王庄军威大盛,与之前大不相同,总共有了一万人马。而且庄上极为富有,附近远近村庄也纷纷送来粮草相助,兵多将广,粮草堆积如山,与刘家庄紧密相连,气势非凡。徐鸣皋时常想起被困的杨小舫等人,便请求一尘子设法营救。一尘子说:“且等玄贞子大哥或者傀儡生到来,再想办法进入王宫救人。”
宁王为何不来攻打赵王庄呢?其中是有缘由的。那日李自然、邺天庆等人回城后,清点人马,发现少了七百余人。虽然杀死了焦大鹏,但己方也损失了铁背道人,还丢了那尊九节烘天红衣大炮。宁王十分心疼,埋怨李自然和邺天庆办事不力。余半仙赶忙劝解道:“千岁息怒,赵王庄不知究竟有多少剑侠,他们法力无边,实在难以力敌。”宁王勃然大怒:“那就劳烦先生带兵前去,把那村庄夷为平地,一个活口不留!”余半仙微微一笑:“千岁,不必如此。目下他们用大炮镇守南方,西面山路险峻,又设了重重营垒、墩煌,还有鹿角、梅花桩。我们贸然进攻,必定中了他们的计。我有一计,只需百日,定能让他们全部死无葬身之地。”
宁王急切地询问是何计策,余半仙得意地说:“这是我师父传授的,极为厉害的妙法,名为‘招魂就戮大法’。只需命雕刻匠用柳木雕刻一万多个一寸三分长的小木人,在御教场内搭建一个巨大的金顶莲花茅篷,周围设置三百六十个门户,外面再埋伏鹿角等物。中间设立法坛,把木人都放在坛内。我每日作法,等百日期满,把这些木人丢到水中,他们全庄的人都会被淹死;若丢到火里,就会浑身焦烂而死;要是切下木人的头,他们也会立时断头。任他剑仙再厉害,也逃不过此劫。除非是脱了凡胎的,不然血肉之躯绝无生机。”宁王听后大喜:“妙极了!只是需要兵马保护,以防他们得知风声前来抢劫。”余半仙笑道:“千岁放心,谅他们不敢来。他们若真来了,那更好。我这妙法比八阵图还厉害三分。看似数百个门户,其实户户相通,人一旦进去,别说接近法坛,就是想退出来,从今年走到明年,也还在门户里打转。而且一进入门户,就会立时昏迷,还怎么抢劫?”宁王听后龙颜大悦:“有先生相助,孤大事可成!”于是命李自然火速传令雕刻一万五千个柳树人,要求一寸三分长,限期七日完成。又命邺天庆赶紧搭建金顶莲花茅篷,由余半仙亲自监督。
再说赵王庄,日益兴旺。又过了几天,徐鸣皋说起宁王参奏俞谦及十二弟兄的事,霓裳子自信地说:“这事容易,我如此这般,定能解决。”徐鸣皋听后大喜:“若能如此,再好不过!”一尘子、默存子、山中子、鹪寄生也都说道:“此计甚妙,就劳烦霓裳走一趟。”霓裳子答应下来。第二天,她辞别众英雄,前往京都。此时,赵王庄军威壮盛,戒备森严,南昌城内暂时不敢来犯,双方各自暗中谋划,表面上相安无事。
且说黄三保那日奉了宁王旨意,带着表章进京,打算求朱宁、张锐帮忙。他带了四个家将,日夜兼程赶路。到了都城后,在张仪门内的高升店住下,准备去见朱宁、张锐。朱宁本姓钱,因受正德皇帝宠爱,赐姓朱。他有个兄弟叫钱安,在良乡县做知县。此时朱宁告假去良乡探望兄弟,不在京城,只有张锐在西厂。黄三保打听清楚后,让家将带着金珠礼物,自己怀揣宁王书信,前往西厂。
黄三保初来京城,人生地不熟,见一老者路过,便让家将询问张锐的住处。老者手指一座大宅说:“那就是张公公家。”黄三保依言走去,守门人进去通报。没想到这位姓张的太监不是张锐,而是扳倒刘瑾的张永。张永为人忠心耿耿,做事细心,正德皇帝也十分宠爱他,现今执掌东厂。张永听说江西宸濠派来的差官求见,心想自己向来与宁王无往来,这其中必有缘由,便命人将黄三保请进府中。黄三保是个粗人,毫无防备,呈上书信,将宁王嘱咐他在天子面前陷害俞谦、罗德、鸣皋等十二弟兄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张永将计就计,假意满口答应,吩咐手下收下礼物,还摆出酒菜款待黄三保。那四个家将也在外面得到了赏赐。饮酒间,张永趁机探听宁王的动静。黄三保以为他是张锐,便把宁王谋反的迹象,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张永留住黄三保,暗中吩咐家人不许放他出门;自己则推说去见天子,称很快就有好消息。黄三保信以为真,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立了大功。
张永带着宁王的书信,径直进宫面见天子。他将黄三保错认张锐、误投书信的事,详细奏明,并呈上宁王书信。正德天子看后龙颜大怒:“老贼竟敢如此!朕待他不薄,他却贪心不足,妄图谋逆。怪不得众大臣都奏报宸濠蓄意造反,俞谦、王守仁也连上数表,说他早晚必反。看来此事确凿无疑!”当即传旨,命廷尉同张永到张永家中,将黄三保和四个家将一并拿下,收禁天牢。等第二天早朝,让张永会同刑部严刑审问。张锐得知消息后,吓得魂飞魄散,立刻派人请朱宁来商议。又派人到江西宁王处送信,将此事详细告知。
到了第二天五更,正德天子驾幸太和宝殿。他抬头一看,只见殿中正中的大梁上粘着一幅红纸,宽约一尺多,长有五尺余,就像贴的镇宅符一样。纸上写着蝇头小楷,却不知写的是什么。天子大吃一惊:“此事奇怪!这殿中的大梁足有九丈多高,四周毫无立足之处,除了仙人,谁能上去粘贴这纸?”立刻召来值殿官查问。值殿官奏称:“昨夜并未见有人到此。”俗话说,聪明莫如天子。正德皇帝本就英明,心中已然明白,这定是那些侠客所为。于是命侍尉将桌子叠起来,好不容易扯下红纸。天子接过一看,只见上面的浆糊尚未干燥,心中不禁一阵凛然。纸上写的是一尘子、霓裳子、默存子、山中子、鹪寄生、徐鸣皋、一枝梅、罗季芳、徐庆、狄洪道、徐寿、王能、李武这十三人共同上奏宁王的恶迹,从姑苏打擂起,到现在赵王庄的事,一桩桩、一件件,详细写明,还请求天子赦免众人之罪,早日剿除宁王。正德天子会如何发落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