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金素娥的讲述后,张清基本可以断定,目前新罗国的境况是最契合殿下的规划的。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开口问道:“敢问金姑娘,新罗的粮食产量如何?”
要是一般人,听到这个问题后肯定是两眼一抹黑。
但金素娥毕竟曾是掌管钱粮的户部尚书之女,所以对新罗的粮食这块还是大概了解一些的:“回将军,新罗坐拥三韩之地最大,也是最肥沃的一块平原,每年产粮保守估计都有两千万石!”
“这也是新罗大多数时候都能傲视其他两国的底气所在!”
听到这里,张清差点就绷不住了。
那新罗的国土面积和燕州差不多大,粮食产量却是燕州的数倍,这地理条件也太得天独厚了吧!
难管世子殿下会决定到三韩之地来搞粮食,光这一个新罗国,就已经能够解决燕州的粮食危机了!
“多谢金姑娘答疑解惑,我等还有要事不会在此地久留,倘若你们无处可去的话,稍后本将会派人将你们送到武平城去,相信世子殿下会给诸位安排好去处的!”
了解完自己想要的信息后,张清准备先把宁海卫的情况报告给姜溟,顺带着将这群新罗婢一并送回去。
“将军可是准备去新罗?如若不弃,奴家愿意随将军一同前往,充当向导!”
金素娥能被新罗长公主重点培养,确实相当聪慧,否则也不会在虎穴狼窝之间辗转却依旧没有被玷污。
她光是从刚才的对话和张清的表情上就猜出了这支军队的目的地是新罗,当即表示愿意追随,进而提高自身的利用价值,取得更大的话语权。
“这……”
张清闻言顿时有些犯难,去新罗国人生地不熟的,有个向导固然要方便许多。
但船上全都是血气方刚的老爷们儿,有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整天在身边晃悠,即使他们碍于军纪不敢做什么,但终归也是会有影响的。
看到张清犯难的表情,金素娥立刻又补充道:“将军勿虑,奴家上船之后只会老老实实待在船舱里面,绝对不会给将军惹麻烦的!”
“而且奴家在长公主面前还算说得上两句话,如果将军想要与长公主商谈要事的话,奴家也可以代为引荐!”
听到金素娥再度给自己上了价值之后,张清不由得有些意动了。
倘若能直接见到新罗的实际统治者面谈的话,那自然是最好的。
不过对于金素娥此时的表现,张清还是觉得有些奇怪,忍不住问道:“如果本将没记错的话,金姑娘好像说是明安长公主下令抄了你家,还把你没入了奴籍?”
“可为何你提及她的时候,眼中却无一丝一毫的恨意?”
见张清如此发问,金素娥不禁苦笑了一声,随后解释道:“不瞒大人,奴家虽是家中嫡女,但因为生母早亡,自小被庶母伙同府中众人欺压,家父对此种种装作视而不见,只有长公主殿下是为数不多真心对奴家好的人!”
“是以家父因为谋逆被砍头后,奴家反而觉得大快人心!至于没入奴籍,乃是律法规定,长公主殿下也无权变更,只能想办法从别处对奴家加以照顾。”
“至于为何会将奴家送给大玄权相王如嵩,其实也是奴家主动请缨,想潜伏在王如嵩身边,必要时候能够有机会对新罗施以援手!”
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张清顿时露出了恍然的神情。
想不到这里面还有如此曲折的故事,感觉就跟茶馆里说书人的话本似的!
不过对于金素娥为了家国大义以身入局的勇气,以及她和新罗长公主深厚的友谊,张清还是觉得有些感触的:“既是如此,那就有劳金姑娘陪本将走一趟新罗了!”
金素娥闻言娇媚一笑道:“多谢将军成全!”
……
燕王府内。
姜溟看着张清派人送回来的书信,眼中不禁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这小子还挺有主观能动性的啊!让他出一趟差,不仅没到地方就把三韩之地的情况搞明白了,还顺带把沿路的朝廷势力也清除掉了?”
对于张清表现出来的能力,姜溟还是非常认可的,不枉费将最重要的水师交给他带领。
宁海卫的位置确实非常重要,扼守在了出燕海的必经之地上,将来燕王府要追求海上的大发展,那就必须将这险要处牢牢攥在手里。
不仅如此,整个辽东半岛乃至青州也是一样!
为了尽快达成这个战略目标,姜溟决定尽快开始经营宁海卫。
对此,他准备派遣一师的兵力,外加大批工匠民夫前往宁海卫。
一边搞生产建设,一边肃清朝廷的势力,争取早日将辽东半岛这个燕海的出海门户,掌控在自己手中!
之后就能以其为跳板,进取青州。
只要拿下这两地,届时辽阔的燕海也就等同于燕王府后院的池塘了!
而就在姜溟雄心壮志开始新一轮的谋划之际。
另一边,燕王府的船队在经过了数日的航行后,终于抵达了新罗最西边的乐浪城。
作为除了国都外新罗第二大的城市,乐浪城和武平城一样,商贸都十分发达。
码头内外船只往来不绝,桅杆林立,一派繁华的景象。
而燕王府三艘雄壮的风帆战列舰出现后,顿时如同鹤立鸡群,吸引来了大量好奇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