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正午,塔克拉玛干沙漠蒸腾着灼人热浪。
明军前锋踏入看似沉寂的商队营地,靴底刚触到松软沙地,地面便如活物般翻涌。
暗藏的流沙机关骤然启动,数百精骑在漩涡中徒劳挣扎,转眼被黄沙吞噬。
龟兹伏兵从沙丘后暴起,弯刀在烈日下泛着冷光,却在即将合围时被惊天轰鸣震住。
改良后的旋风炮率先发难,裹着燃油的芦苇火球划破长空,坠地瞬间燃起十丈火墙。
干燥的沙漠成了助燃剂,灼热气浪卷起黄沙形成火幕。
本是致命陷阱的流沙区,反而将龟兹精锐困在燃烧的漩涡中。
龟兹王紧握城头雉堞,看着亲卫在火海中扭曲成焦炭,喉间发出困兽般的低吼。
\"起吊床弩!\"
明军阵中忽现数十架黑铁巨兽,粗若儿臂的弩箭穿透火墙,将城头守军钉死在木栅之上。
龟兹守军反应迅速,八牛弩轰然还击,巨石砸入明军阵中炸开血雾。
城下列阵的明军盾牌手结成龟甲阵,却被城头倾泻的希腊火灼伤。
惨叫声混着沥青燃烧的焦糊味弥漫战场。
当二十门神秘巨炮缓缓推出时,龟兹王的脸色彻底惨白。
这些被明军称作\"霹雳轰天炮\"的怪物,炮管粗如磨盘。
陶制弹丸装填着三倍于寻常火器的火药。
随着俞大猷令旗挥落,震耳欲聋的轰鸣中,陶球在空中炸成万千碎片。
裹着桐油的铁蒺藜与锋利瓷片如死亡之雨。
城墙守军的皮甲在暴雨中如同薄纸,残肢断臂顺着箭楼倾泻而下。
即便如此,龟兹人仍负隅顽抗。
他们将滚烫的金汁从城垛倾倒,用钩索将明军攻城塔拽翻,甚至点燃特制的毒烟罐。
但明军早已备下浸湿的棉甲与防毒麻布,云梯如林般架上城墙。
火枪与腰刀组成的敢死队在城头展开白刃血战。
当龟兹王的亲卫队长被火绳枪洞穿咽喉。
这个存在西域千年的古国,最后防线轰然崩塌。
破城后的王宫地窖里,堆满波斯走私的火器残件与羊皮图纸。
俞大猷将这些图纸付之一炬,看着飞灰融入硝烟:\"传令各军,休整三日。”
“东察合台汗国的城墙,可比这龟兹城难啃百倍。\"
火光照亮他染血的甲胄,在沙漠夜幕下勾勒出征战者的轮廓。
残阳如血,将龟兹王宫的断壁残垣染成暗红。
俞大猷望着满地狼藉,正欲下令清点府库,忽闻副将急报:
“将军!龟兹王率死士从密道逃脱,去向不明!”
他眉头紧皱,手中令旗重重一挥:“分兵追击,务必将其生擒!”
而在后宫之中,三个龟兹公主蜷缩在角落,她们花容失色,发间精美的宝石首饰早已凌乱。
三人皆是倾国倾城之貌,眼眸中既有恐惧又带着一丝无助。
明军士兵将她们小心控制住,根据俞大猷的命令。
稍作休整后便会启程送往京师,作为此战胜利的“战利品”献给天子。
与此同时,王宫广场上,十八个龟兹王子被押解至此。
他们虽已褪去华服,但仍保持着王族的孤傲。
明军刽子手手起刀落,寒光闪过,一颗颗头颅滚落尘埃。
围观的龟兹百姓们不敢发出声响,唯有呜咽在空气中蔓延,见证着一个王朝的覆灭。
这场血腥的处刑,不仅是对龟兹王族的清算,更是对周边势力的有力震慑。
而那逃脱的龟兹王,带着仅存5个手下,消失在茫茫沙海之中。
他心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暗暗发誓定要夺回失去的一切。
殊不知,等待他的,将是明军更为严密的搜捕和更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
紫禁城乾清宫内,鎏金香炉腾起袅袅青烟。
朱厚熜斜倚在紫檀蟠龙榻上,修长手指摩挲着楼兰古国出土的青铜罗盘,暗纹刻就的二十八星宿在烛火下流转幽光。
司礼监掌印太监尖细的嗓音穿透殿宇:\"龟兹王弃城遁逃,三公主已押解进京,十八王子枭首示众......改良旋风炮焚沙陷阵,陶弹开花炮轰碎敌楼......\"
\"好!\"
朱厚熜猛地坐直身子。
抓起案上狼毫,朱砂在奏疏上重重勾划:\"俞大猷果然没让朕失望!\"
墨汁飞溅在西域舆图上,将龟兹故地染成暗红。
\"传旨工部尚书李东阳,兵部尚书王阳明进殿议事!\"
“遵旨!”王永躬身一拜,随后去传旨。
朱厚熜甩袖起身,龙靴踏过冰凉的青砖,在悬挂《丝路全图》的墙壁前驻足。
指尖划过舆图上尚未征服的绿洲城邦,瞳孔里跳动着比烛火更炽热的光芒,续道:
\"西域的金山银矿、万里商路,还有传闻中能焚尽城池的'天火'......\"
窗外夜色深沉。
朱厚熜负手立于《大明舆图》前凝视着,思索着。
俄顷,脚步声传来。
听闻脚步声,他缓缓转身,目光扫过疾步而入的工部尚书李东阳、兵部尚书王阳明:
“朕欲扬大明国威于四海,二位爱卿可知朕意?”
李东阳身形一躬,道:“陛下圣明!臣日夜督造,如今铁甲舰已备二十艘,舰身覆以精铁,内藏改良火器。”
“连同福船、鸟船等各式战船,可堪一战之船舰共计五百艘,随时能驶出港湾!”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展开时羊皮上的船舰构造图精密细致,铁甲与炮位分布一目了然。
王阳明则双手抱拳,目光坚毅:“陛下,戚继光将军不负所托,已练成两万精锐水兵,士卒皆能熟练操持火器、适应海战。”
“另有能工巧匠、后勤役夫十万人,造船铸炮、筹备粮秣,皆有条不紊!”
朱厚熜颔首道:“好!待蒸汽机装配铁甲舰,朕倒要看看,南洋诸国、西洋蛮夷,谁还敢阻我大明商路!命戚继光速速筹备,尽快出海!”
“凡所过之处,皆要竖起大明龙旗!”
他猛地挥袖,指向舆图上那片广袤无垠的蓝色海域。
雄心壮志昭然若揭!
似已望见大明舰队纵横四海、万邦来朝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