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夜幕,宛如一块巨大且质地柔软的黑色绸缎,悄无声息却又稳稳地覆盖着整座繁华都市。城中的大街小巷早已没了白日的喧嚣,唯有偶尔传来的打更声,打破这宁静的夜。然而,今夜的夜空却如被投入巨石的平静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彻底打破了往日的祥和。“荧惑守心” 这一千年一遇的罕见天象,高悬于天际,瞬间成为城中百姓热议的焦点。
街头巷尾,百姓们纷纷驻足,仰望着那片神秘夜空。老人们神情凝重,口中喃喃自语,讲述着祖上传下来关于此天象的种种不祥传说;孩童们则满是好奇,眼中闪烁着星光,拉着大人的衣袖不断追问。人群中,窃窃私语此起彼伏,恐惧与不安的情绪如春日里的野草,迅速蔓延。在古人根深蒂固的认知里,荧惑,也就是火星,一直被视为不祥之星,它的出现本就容易引发恐慌,而 “荧惑守心”,意味着火星在心宿附近长时间停留,这无疑被视作上天降下的严厉警示,预示着灾祸即将降临,仿佛一场巨大的灾难阴影正缓缓笼罩着这片大地。
身为中书令的林羽,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奇异天象。此时的他,正站在自家府邸那宁静的庭院中。庭院里,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月光如水般洒下,却未能抚平林羽紧皱的眉头。他身着一袭素袍,身姿挺拔,仰头凝视着夜空,眼神深邃而专注。林羽深知,这看似不祥的天象,实则是一个扭转局势的绝佳契机。他凭借多年来对天文星象的深入钻研,以及在官场磨砺出的敏锐政治洞察力,心中迅速有了盘算,决定借 “荧惑守心” 这一现象,向武曌预言关中大旱。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朝堂之上便已庄严肃穆。宏伟的宫殿雕梁画栋,尽显奢华。金色的晨光,宛如利剑般透过高大宽阔的殿门,直直地洒在光洁如镜的石板地面上,形成一道道明亮且耀眼的光柱。文武百官身着整齐的朝服,按照品级高低,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他们神色各异,有的面露忧色,显然还在为昨夜那令人心悸的天象忧心忡忡;有的目光闪烁不定,似乎在暗自揣测着今日朝堂之上即将发生的变故。武曌高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之上,头戴华丽凤冠,凤冠上的珠宝闪烁着冷冽光芒。她身着绣有金龙的绚丽龙袍,威严的目光如鹰隼般,不紧不慢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举手投足间尽显帝王的威严与霸气。
林羽身着一袭绯色官袍,在这庄重的氛围中,身姿愈发挺拔。他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出队列。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仿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大气势,一步一步,坚定地朝着朝堂中央走去。行至朝堂中央后,林羽双手抱拳,身子微微前倾,恭敬地向武曌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随后,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且坦然地望向武曌。此时,整个朝堂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屏气敛息,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林羽身上,等待着他开口。
林羽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更加洪亮且清晰:“陛下,昨宵‘荧惑守心’天象赫然现于夜空,此乃上天降下的郑重警示。臣凭借多年对星象的悉心研习,以及广泛查阅诸多古籍记载,再结合当下时节的气候特征与星象的精准运行轨迹,经过反复推算与研判,忧心忡忡地推测,关中地区恐将有大旱降临。” 他言辞恳切,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一下又一下,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头。说话间,林羽微微皱眉,眼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仿佛已经透过时空,真切地看到了关中大地即将面临的旱灾惨状,干裂的土地、枯萎的庄稼、流离失所的百姓,这一幅幅画面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
武曌听闻此言,原本平静的面色微微一变,原本威严的眼神中,迅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下意识地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林羽,追问道:“林爱卿,此事当真?你可有十足把握?” 武曌心里十分清楚,关中乃是大唐的重要之地,作为粮食主产区,其地位举足轻重。一旦真的遭遇大旱,粮食必定大幅减产,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这无疑会对武周政权的稳定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可能动摇根基。林羽感受到武曌那如芒在背的目光,心中猛地一凛,再次抱拳行礼,语气愈发坚定:“陛下,臣虽不敢断言有十足把握,但依据天象所示,以及臣多年对天文星象的深入研究,此事发生的可能性极大。臣恳请陛下早做应对,以免百姓遭受苦难,危及我武周社稷。”
朝堂上的官员们听闻此言,顿时一片哗然。站在前排的几位老臣,平日里沉稳持重,此刻也不禁微微摇头,脸上满是忧虑之色。其中一位白须老臣,眉头拧成了一个 “川” 字,小声对身旁的同僚说道:“唉,这关中大旱若真降临,粮食产量必定锐减。我朝赋税,多倚赖关中之地,届时国库空虚,民生艰难,内忧外患之下,我武周的根基怕是要动摇啊。” 旁边的官员轻轻叹了口气,回应道:“是啊,林中书所言,绝非危言耸听。这‘荧惑守心’天象,古已有之,每每出现,皆伴随着灾祸。只是没想到,竟会应在我朝,应在关中。”
一些年轻的官员,神色间则更多了几分紧张与慌乱。有的不停地用手帕擦拭着额头冒出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无措;有的则交头接耳,声音虽小,却难掩焦急。一位年轻的文官,凑近身旁的武官,急切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若真闹旱灾,百姓流离失所,到时候各地治安怕是要大乱。我们这些地方官员,上头若问责下来,说我们治理不力,这乌纱帽可就不保了。” 武官皱着眉头,无奈地说:“现在担心也没用,只能寄希望于陛下能尽快想出应对之策,我们也好跟着执行,尽力安抚百姓。”
那些与七姓十家士族有所关联的官员,此刻眼神闪烁,各怀心思。其中一位身着华丽朝服的官员,微微眯起眼睛,低声对旁边的同伴说:“这旱灾若来,关中土地必定贬值。我们家族在关中可是有不少田产,得赶紧想办法转移损失。说不定,还能趁机低价收购一些土地,等旱灾过后,再高价卖出,倒是个赚钱的好机会。” 同伴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之色:“没错,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能让旁人看出端倪,否则,被陛下知晓,怪罪下来,可就麻烦了。”
武曌听完,陷入了沉思,目光若有所思地在群臣身上一一扫过,似乎在权衡着利弊。随后,她缓缓开口:“林爱卿所言,朕已记下。此事关乎重大,众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随着武曌的话音落下,朝堂上再次陷入一片议论纷纷之中,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而林羽则静静地站在原地,神色依旧凝重,心中却在飞速思索着后续的应对之策,他深知,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挑战或许还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