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明白了!你是说接下来的公私合营和票证阶段是吧?
你啊!
你就是想的太多了!”
“想的多?
我不怕我想得多,就怕想的少了......”
“我问你,你是谁?”
“我是谁?我是何雨柱啊!”
“这不就对了吗!
你是何雨柱,你就是一普通老百姓!
你一个普通老百姓,你想那么多干啥?
上边是少了你吃了,还是说少了你穿了??
吃穿住都没少你的,你想那么多干啥?
我知道,你有一个拳拳报国心,可咱们有多大能耐使多大能耐!
只要但求问心无愧就好!”
“可是......”
“别可是的!
我问你,上辈子这时候你干啥呢?
上辈子实行票证的时候你活的怎么样?”
“这......
怎么说呢?
上辈子的情况你也知道!
那时候活的是困难点,可也还行,吃穿不愁,住的地方更没的说!
虽然被几个老银币控制拿捏,但是整体来说也还行......”
“那不就是了!
你都活的不错,你怎么能知道别人活的好不好?
是,那时候整个国家活的都不是很好,都缺衣少食的,可这能赖谁?
还是那句话,有多大力出多大力,有多大能耐使多大能耐!
问心无愧就行了!
这世界,没了谁都照样转,少了你这鸡蛋还不做槽子糕了?
你就是瞎操心......”
“娥子!那你们家......”
“我们家你就更不用发愁了!
按照咱们之前的计划,我爸肯定能安排好!
你没看现在我爸都已经把大部分的资产转移走了么?
就算现在留下的那些不也都是该捐的捐,该卖的卖?
现在手里的钱已经拿到港岛那边另建新的厂子和商铺了!
对了!
还有件事儿要跟你说!
我爸和我妈说了,过两年等我年纪到了,咱们结婚之后,他们也要离开大陆这边,去港岛那边开始新的生活!
以后基本上都是电报书信来往!
到那时候,你可不能欺负我啊......”
“哎呦喂!我还能欺负你?
到时候你不欺负我就不错了......”
.....................
有了娄小娥的开解,何雨柱的担忧总算是放下了一些!
放下归放下,但是这种担忧还是有必要的!
想了想,何雨柱觉得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想也是白担心......
回到现实,何雨柱洗漱一番准备睡觉休息!
紧接着第二天一早何雨柱又开始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
半岛战争结束了,要是没有记错的话,用不了多久上边就要对半岛那边的有功之臣和有功部队进行表彰表扬!
会议结束之后,总要庆贺一番的!
而这个庆贺任务会放到哪?
除了四九城饭店应该也没有别的地方能承接这样的任务了!
所以,何雨柱从今天上班开始,赶紧调整好自己的工作状态,准备拿出全部的工作热情和最好的手艺招待这些舍生忘死的战斗,抛头颅洒热血的最可爱的人......
范俊康一大早上上班之后就看见自己徒弟这情况不太对劲,赶紧过来问问怎么回事儿!
“你小子这是啥子情况?”
“没啥事儿啊!真的,啥事儿都没有......”
“不对!你这娃儿肯定有事儿!
说,到底搞么子......”
何雨柱见不好好说清楚,这事儿是躲不过去了,于是赶紧拉着自己师父上边上小声的说明白......
听了何雨柱的解释,范俊康这才放下心来!
随后,老范同志也加入到紧张的忙碌当中!
....................
四九城这边怎么忙碌暂且不说,这跟城外的普通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
秦淮如知道自己卖了多少钱之后,开始忙活着自己的事情!
什么事儿?
嫁人啊!
之前秦父秦寿已经把她的价钱跟家里都说好了,现在贾家那边加价了,自然也要跟秦淮如说一下,毕竟以后嫁过去,要是不知道自己的价钱,要是真的吵架了有理的事情都有可能变得没理......
价钱高了,之前的想法肯定不行的!
秦家之前的想法是什么?
肯定是一分不能带回去啊!
但是后来这不是被易中海和李媒婆说教一顿之后,勉强答应带回去两床铺盖......
虽然不是很甘心,但是答应了就得做到啊!
这不,秦淮如正自己准备嫁妆呢......
两床铺盖能用多长时间?
东西要是齐全,那自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可现在东西不是不齐全吗......
东西怎么还不齐全呢?
贾家不是给了八十块了吗?
秦家住在秦城村,地处于山沟沟里的一个小村子!
一年到头也就能混个温饱,要是遇到灾荒年,温饱都成问题!
这物资不丰富,弄个什么铺盖啥的自然比较困难了!
其实布匹什么的倒还好说一些,好看鲜艳的细布没有,乡下自己织造的土布粗布还是有一些的!
比较难弄的,其实是铺盖里边需要的棉花!
有小伙伴会问,这棉花有啥难弄的?
乡下谁家不种上一点?一床铺盖能用多少棉花啊......
其实,铺盖这东西用的棉花虽然没有棉衣棉裤多,但是也没比它们少多少!
这么说吧,夏天用的,比较轻薄一些的单人用的被褥一套至少要用到三斤左右的棉花!
秦家要嫁人,陪送的铺盖自然不能做的太薄吧?
做薄了拿不出手,看着不好看还丢了娘家和乡下人的脸面......
为了脸面,秦家一定要把这两床铺盖尽可能的往厚了制作!
所以,这铺盖至少要10到15斤每床......
这还得是单人用的铺盖,要是双人的,棉花的用量还得再翻上一翻.......
这五六十斤的棉花可不是秦城村一个村子就能凑齐的!
这时候的乡下农村为了能填饱肚子,能种粮食的地方基本都种上粮食,种不了粮食的也要种点别的能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