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房间,颜清睁开眼,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身下是柔软的锦缎被褥,床头熏着淡雅的檀香——这不是军营的粗布帐篷,而是谢崇别院的客房。
三天了,周生辰自入宫述职后便杳无音信。颜清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株开得正盛的海棠。侍女轻手轻脚地进来,为她梳妆打扮。
\"姑娘今日想穿哪套衣裳?\"侍女打开衣箱,里面是周生辰派人送来的几套精致衣裙。
颜清随手一指:\"那件藕荷色的吧。\"
\"姑娘好眼力,这是时下京城最流行的款式。\"侍女帮她换上齐胸襦裙,系上绣花腰带,又梳了个复杂的灵蛇髻。
铜镜中的女子眉目如画,衣袂飘飘,活脱脱一个古代仕女。颜清摸了摸耳垂,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姑娘可要戴耳珰?\"侍女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动作。
\"有简单的吗?\"
侍女取来一对小巧的银耳钉。颜清戴上后,整个人更添几分灵动。她刚想道谢,院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圣旨到——\"
颜清心头一跳,急忙跟着侍女跑到前院。谢崇已经跪在那里,一名宦官手持黄绢,高声宣读:
\"陛下口谕,闻谢卿府上有异域才女,特命明日携其入宫赴宴,不得有误。\"
宦官走后,谢崇面色凝重地起身:\"颜姑娘,此事蹊跷。王爷尚未出宫,陛下怎知你在此?\"
颜清咬了咬下唇:\"有人在监视我们?\"
\"京城耳目众多。\"谢崇叹了口气,\"更麻烦的是,王爷派人传信,说他被太后留在宫中议事,明日恐难出席宴会。\"
这意味着她将独自面对那个陌生而危险的宫廷世界。颜清的手心冒出冷汗,却强自镇定:\"谢将军,能否教我些基本礼仪?我不想给王爷丢脸。\"
谢崇赞赏地看了她一眼,立即唤来府中最资深的嬷嬷。
接下来的十几个时辰,颜清像块海绵一样吸收着各种宫廷礼仪:如何行礼、如何用膳、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交谈...她惊人的记忆力让嬷嬷啧啧称奇。
\"姑娘天资聪颖,老身教过那么多闺秀,没一个学得这般快!\"
颜清苦笑。作为历史学者,这些礼仪本就在她的研究范围内,只是从未实践过。她特别留意到,这个时代的女子礼仪比她知道的更加繁琐——比如见到太后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而对皇帝只需\"两跪六叩\"。
傍晚,谢崇带来更详细的消息:\"明日的宴会是太后六十寿辰的预宴,只邀请皇亲国戚和重臣。王爷设法传话说,让你尽量低调,切勿展露医术或其他...特殊才能。\"
颜清点头,却暗自思忖:皇帝特意下旨召她,怎会允许她低调?
第二天一早,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谢府门前。颜清穿着素雅的月白色衣裙——这是她刻意选择的,既不失礼又不显眼。谢崇亲自护送她入宫。
皇宫的宏伟远超颜清想象。朱墙金瓦,殿宇连绵,侍卫森严。穿过一道道宫门,她的心跳越来越快。
宴会在紫宸殿侧厅举行。颜清跟在谢崇身后,低眉顺眼地步入殿内。香气缭绕中,她看到数十位衣着华贵的男女已按品阶入座。
\"臣谢崇奉旨携颜氏女觐见。\"谢崇跪地行礼。
颜清立刻跟着跪下,按嬷嬷教的礼仪行了大礼:\"民女颜清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太后千岁。\"
\"平身。\"一个温和的男声响起。
颜清小心抬头,看到御座上坐着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面容清瘦,眉宇间透着儒雅——这就是北陈皇帝刘徽。他身侧是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想必就是太后。
\"听闻此女来自海外,精通异域医术?\"太后锐利的目光扫过颜清。
颜清背后一凉。太后怎会知道她的医术?周生辰警告过她不要显露才能,此刻却进退两难。
\"回太后,民女只是略通皮毛...\"她谨慎地回答。
\"陛下,太后,臣有本奏。\"一个清冷熟悉的声音突然从殿侧传来。颜清转头,看到周生辰一身朝服站在那里,面容略显疲惫却依然英挺。
她的心突然安定下来——他来了。
\"爱卿连日议事辛苦,有何事待宴后再议吧。\"皇帝和蔼地说。
周生辰却坚持道:\"事关颜姑娘。她确实懂些医术,但更擅长音律。臣曾听她弹奏一曲《鹤鸣九皋》,颇有古风。\"
颜清眨了眨眼。她什么时候会弹古琴了?随即明白这是周生辰在为她解围,引导话题远离敏感的医术。
果然,皇帝来了兴趣:\"哦?朕最爱古琴。来人,备琴!\"
宫人迅速抬来一架精美的古琴。颜清手心冒汗——她只在大学选修课上接触过古琴,哪敢在皇帝面前献丑?
周生辰走到她身边,假装帮她调琴,低声道:\"弹最简单的,想象你在现代听的曲子。\"
他的靠近让颜清心跳加速,却也给了她勇气。她深吸一口气,坐到琴前。指尖轻触琴弦,一个念头闪过——何不将现代歌曲《明月几时有》改编成古琴曲?这首歌本就源自苏轼的词,意境古典。
她先弹了几个试音,然后慢慢找到感觉。现代音乐训练让她对旋律的把控远超古人,虽然技巧生疏,但胜在情感充沛。琴音时而如清泉流淌,时而似明月悬空,一曲终了,满座寂然。
皇帝率先击掌:\"妙哉!此曲风格古朴却又新颖,朕从未听过。\"
太后却眯起眼睛:\"曲调虽佳,却非正统。哀家听闻海外有惑人之音,莫非就是此类?\"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颜清感到周生辰的身体微微绷紧,随时准备为她辩护。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太后明鉴,此曲意境实脱胎于《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乃我中原正统。\"
说话的是位年轻官员,面容俊秀,目光炯炯有神。
\"崔侍读也懂音律?\"皇帝笑问。
\"臣愚钝,只是觉得此曲令人想起《诗经》意境。\"崔侍读谦虚道。
颜清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这位崔侍读的及时解围,让她免于被扣上\"异端\"帽子。
宴会继续进行。颜清被安排在下首位置,周生辰则坐在皇帝近侧。她小心观察着宫廷礼仪,尽量不引人注目。
酒过三巡,皇帝突然问道:\"颜姑娘,你家乡女子也读书吗?\"
这问题直指时代差异。颜清谨慎回答:\"回陛下,家乡有俗语'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家父开明,允我随兄长一同习字。\"
\"哦?那你可读过《女诫》?\"
\"略知一二。\"颜清暗自庆幸研究过这部古代女性规范,\"班昭所言'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确是女子修身要义。\"
太后面色稍霁:\"倒还知礼。\"
皇帝却似乎对她更感兴趣:\"朕观你言谈不俗,可愿入宫任职?尚仪局正缺一位通晓音律的女官。\"
颜清心头一震。入宫?这意味着什么?她下意识看向周生辰,发现他面色微变。
\"民女才疏学浅,恐难当大任...\"她试图婉拒。
\"陛下圣明。\"周生辰突然起身,\"然颜姑娘初来中原,尚不熟悉宫廷礼制。不如先以客卿身份暂居乐坊,待熟悉后再议。\"
皇帝看了看周生辰,又看了看颜清,似有所悟:\"也罢,就依爱卿所言。颜氏暂授乐府客卿,可自由出入宫禁。\"
宴会结束后,颜清被安排在乐坊附近的厢房暂住。夜深人静时,周生辰悄然来访。
\"王爷!\"颜清惊喜地迎上去,随即想起礼仪,连忙行礼。
周生辰挥手示意不必多礼:\"今日你应对得很好。\"
\"多亏王爷及时解围。\"颜清真诚地说,\"不过...我确实不会弹古琴。\"
周生辰嘴角微扬:\"我知道。\"
\"那你还...\"
\"总比让太后盯上你的医术强。\"周生辰走到窗前,月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轮廓,\"太后迷信方术,若知你医术奇特,必会强留你炼制'长生药'。\"
颜清打了个寒颤。她读过太多古代方士的悲惨结局。
\"陛下为何对我感兴趣?\"
周生辰转身看她:\"陛下自幼体弱,久病成医,对医术有特殊兴趣。今日他表面是被琴音吸引,实则...\"他顿了顿,\"我怀疑有人向他透露了你的医术。\"
\"太子?\"颜清想起那个暗中监视她的刘子行。
周生辰点头:\"太子与太后虽不和睦,但在对付异己上常有默契。你需格外小心。\"
\"那入宫的事...\"
\"我已尽量周旋。\"周生辰眉头紧锁,\"但君命难违,你暂以乐师身份留下也好,至少在我视线范围内。\"
他的关心让颜清心头一暖:\"我会小心的。不过王爷,那位崔侍读是谁?为何帮我?\"
\"崔时宜,清河崔氏子弟,陛下伴读。\"周生辰语气中带着赞赏,\"他为人正直,在朝中有'小君子'之称。今日他出言相助,倒是意外之喜。\"
两人又交谈片刻,周生辰起身告辞:\"明日我会派人送些乐谱来,你既当了乐师,总得会弹几首曲子。\"
颜清突然想到什么:\"王爷,我的医药包和笔记本...\"
\"已命谢崇取来,明日送来。\"周生辰走到门口,又回头道,\"记住,在宫中,除了我,不要相信任何人。\"
第二天一早,宫人果然送来了颜清的医药包和笔记本,还有几卷乐谱。她迫不及待地翻开笔记本,确认所有记录都完好无损,才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日子,颜清白天在乐坊学习古琴,晚上则偷偷研究笔记本中的资料和医药知识。周生辰时常借议事之机来看她,偶尔还带些宫外的小玩意。
一周后的傍晚,颜清正在庭院练琴,周生辰匆匆而来,面色凝重。
\"出事了。\"他低声道,\"朝中有人弹劾我'私纳异族女子,图谋不轨'。\"
颜清手指一颤,琴弦发出刺耳的声响:\"是谁?\"
\"表面是兵部侍郎,实则是太后指使。\"周生辰冷笑,\"他们想借你打击我。\"
\"那我应该离开...\"
\"不,现在离开更显心虚。\"周生辰摇头,\"陛下命我三日后在朝堂上当众说明你的来历。你需帮我编个圆满的故事。\"
两人连夜商讨,最终敲定了一个\"合理\"的身世:颜清自称来自南海之外的大岛,因海难漂流至中原,被周生辰所救。她父亲是岛国医官,故通医术;岛上多中原移民,故通文墨。
\"记住所有细节。\"周生辰再三叮嘱,\"太后必会派人详查。\"
颜清点头,却忧心忡忡:\"这会连累王爷吗?\"
周生辰看着她,目光柔和了些:\"自我领兵那日起,弹劾从未间断。多这一桩又何妨?\"
他的洒脱让颜清既敬佩又心疼。历史上周生辰最终被诬陷谋反而死,难道悲剧真要重演?
\"王爷...\"她鼓起勇气,\"若有一天,我告诉你一些...难以置信的事,你会信我吗?\"
周生辰怔了怔:\"比如?\"
\"比如...关于未来的事。\"颜清含糊其辞。
他深深看她一眼:\"你若真心相告,我必真心相听。\"
这个回答让颜清眼眶微热。也许,只是也许,她真的能改变历史...
三天后的朝堂辩论,周生辰凭借过人的辩才和威望,成功驳回了弹劾。皇帝甚至开玩笑说:\"若南海女子都如颜氏般知书达理,朕倒想多纳几个。\"
风波暂时平息,颜清在宫中的地位却微妙起来。一方面,她是皇帝欣赏的\"才女\";另一方面,太后一党对她虎视眈眈。而最让她意外的是,太子刘子行开始频繁出现在乐坊附近,时常\"偶遇\"她。
一个月圆之夜,颜清正在庭院赏月,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她以为是周生辰,回头却看到刘子行似笑非笑地站在那里。
\"颜姑娘好雅兴。\"他声音轻柔,却让颜清毛骨悚然。
\"参见太子殿下。\"她急忙行礼。
刘子行抬手虚扶:\"不必多礼。本宫听闻姑娘不仅精通音律,还擅星象?\"
颜清心头一紧:\"民女只是略知皮毛...\"
\"巧了,本宫近日得一奇书,上有异域星图,却无人能解。\"刘子行从袖中取出一卷绢书,\"姑娘可否一观?\"
颜清小心接过,展开一看,差点惊叫出声——这哪是什么\"异域星图\",分明是一张现代天文学简图!虽然有些误差,但星座轮廓和名称明显是现代科学命名法!
她的手微微发抖:\"这...确实奇特...\"
\"姑娘认得?\"刘子行紧盯着她的反应。
\"不...只是觉得这些符号...\"颜清急中生智,\"有点像家父提过的西域占星术。\"
刘子行似乎不信,却也没再追问,只是意味深长地说:\"无妨,来日方长。姑娘若有兴趣,可随时来东宫探讨。\"
他离开后,颜清双腿发软。那张星图明显是有人根据现代知识绘制的。难道...除了她,还有别的穿越者?
她迫不及待想告诉周生辰这个发现。然而接下来几天,周生辰被派往京郊军营巡查,无法入宫。颜清只能将疑问和恐惧写在笔记本上,小心藏好。
更糟的是,太后突然下旨,命颜清三日后在寿宴上表演新曲。这明显是刁难——短短三天,如何准备一首能入太后法耳的新曲?
就在颜清焦头烂额之际,崔时宜意外来访。
\"听闻颜姑娘需为新曲发愁?\"他温文尔雅地问。
颜清点头:\"太后不喜创新,民女实在为难。\"
崔时宜从怀中取出一卷乐谱:\"这是古曲《幽兰》的残谱,陛下命我整理补充。若姑娘不弃,可试着完善它。古曲新编,既尊重传统,又展现才华。\"
颜清感激地接过乐谱。崔时宜的提议正中下怀——既不会太创新惹太后不快,又不是简单照搬旧曲。
三天不眠不休,颜清终于将《幽兰》残谱补充完整,并融入了一些现代音乐元素。表演当天,太后虽仍板着脸,但皇帝和众大臣都赞不绝口。表演结束后,皇帝甚至赐下一对白玉镯作为奖赏。
当晚,周生辰终于回宫。颜清迫不及待地将刘子行的星图事件告诉他。
\"还有别的穿越者?\"她紧张地问。
周生辰眉头紧锁:\"未必。也可能是有人根据你平日言行推断出的。\"
\"我从未提过现代天文学!\"
\"但你曾与钦天监的官员讨论过星象。\"周生辰提醒她,\"记得吗?上月你曾问过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
颜清这才想起确实有过那次谈话。她懊恼地拍了下额头:\"我说得太专业了?\"
\"相当专业。\"周生辰无奈道,\"那位官员后来到处打听'颜大家'的师承。\"
两人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周生辰迅速躲到屏风后。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
\"颜大家,不好了!太后突发心痛,御医束手无策!陛下命您即刻前往,用异域医术救治!\"
颜清和周生辰交换了一个惊恐的眼神——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