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房玄龄早就递上了折子,李世民清楚了救灾的经过,现在不让进城可不是坏事,指不定想着怎么迎接呢?

尉迟恭这个黑鬼缺心眼儿,老夫可不缺心眼儿。找到防治天花的法子,从古至今就没有过?这说明了什么?天佑大唐,天佑陛下。

自从关中闹起了旱灾,民间就不少流言蜚语,说是李世民得位不正,所以受到了老天的惩罚。如今不但救了旱灾,关中已经补种上了庄稼,连天花也顺手给灭了。这种事要是不好好宣扬一番,那就对不起老天爷了。

所以听说房玄龄等人即将进城,李世民赶紧让他们先驻扎在城外,因为迎接的仪式还没弄好。

次日一早,有亲卫到了大营,传旨让房玄龄等人进城。

房玄龄、尉迟恭、程处默穿戴整齐,连华安、王来顺这些人也穿上了官服。也就尉迟恭这种缺心眼儿的人还纠结为何不让早点进城,别人早就有预感好事即将来临。

距离长安还有十里,远远望去旌旗招展,伞盖之下正是李世民,身着华服,头戴璀璨的皇冠,气宇轩昂地站在那里。

身后居然是李承乾,还有在京文臣武将,这个排场算是够大了。这还不算,身后还有无数长安百姓相随。

房玄龄见状赶紧下马,别看将近五十,身手依旧利落。尉迟恭、程处默等人也赶紧下马,把缰绳递给身边的侍从,昂首挺胸往前走去。

到了李世民身边,房玄龄大礼参拜,大声喊道:“臣房玄龄,拜见陛下。”

“臣尉迟恭,拜见陛下。”

“臣程处默,拜见陛下。”

李世民笑着说到:“众位爱卿请起。”然后上前把房玄龄扶了起来。

“房爱卿,总算回来了!朕等的有些心急,着急看到你们这些大唐的勇士。此次虽然不是战争,但是危险程度远超战争。”

房玄龄拱手说到:“陛下,臣等微末功劳,当不得陛下如此隆重的迎接。”

李世民拉住房玄龄的手,朗声说到:“自然当得,以后大唐再也不会出现天花肆虐,这是多大的功绩?再隆重朕觉得也不算过分。”李世民亲自出城相迎,把迎接的规格弄得这么高。

“陛下,能解决天花疫病,都是托了陛下洪福。陛下乃真龙天子,天花疫病自然迎刃而解。”

嗯嗯,李世民等的就是这句话,恨不得房玄龄大声再说一遍。

“房爱卿,跟朕回城吧,救灾的事朕还有些不明。”

李世民上了车,太子李承乾相随,房玄龄等人也都登上了马车。

李世民带着车队浩浩荡荡往长安城走去,其他文臣、武将只能走路跟在后面,连魏征这种老头子也不例外。更不要说萧瑀、裴寂这些人了。

不少军士都在给周围的百姓解释,朝廷找到预防天花的方法了,已经控制了石艾县的疫病,以后再也不会因为天花病死。

虽然能够预防天花的说法早就在京城流传了,到现在才知道确实如此。其中有人带头喊道:“大唐万岁,陛下万岁。”

于是百姓也跟着喊:“大唐万岁,陛下万岁。”声音一声大过一声,让这次参加救灾的人无比激动,都把胸脯挺的高高的。

马车一直到了显德殿门口才停下,这已经算是少有的殊荣了,平常来上朝全都是走路,坐马车还是头一遭。唯一美中不足的,怕是这里是东宫而不是皇宫了。李渊老头子霸占太极宫不搬走,让李世民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世民坐在龙榻上,文官武将分跪坐在两侧。

“房爱卿,此次石艾县救灾虽然有你折子在前,但是其中必定很多凶险,朕想听听详细过程,以后也好查缺补漏。”

什么查缺补漏?就是想听房玄龄把功绩在详细说一遍,让其中不老实的大臣好好听听,朕就是真命天子,得位不正也是真龙。

房玄龄跟李世民合作太多年了,有能力有眼色,否则李世民也不会让房玄龄做中书令了。自然懂得李世民的意思,于是把这次救灾的经历详细说了一遍。

这些大臣此时才知道,此行居然如此凶险,这是看不见的敌人,比战场上更加恐怖。

原来预防天花的法子是孙思邈发现的,居然还有个叫葛明的娃子,这让葛明的名字让个更多人知道了。

生病的牛才是其中的关键,葛家庄子几乎出动全部青壮,宁愿地不种了也要把牛护送到石艾县。其实地已经种完了,因为葛家庄子牛多。而且这么说也对,本打算院子里种点豆子,这不就耽误了吗?

葛明奇思妙想,弄出了可以飞上天的孔明灯,通过孔明灯在军士无法进入时传递了消息给石艾县。让他们不要担心,有陛下在为他们着急。这才稳定了石艾县的情绪,大家闭门不出减少了相互传染。

孙思邈日夜不休,累得起不了床。葛明日夜不休,原本白胖变得又黑又瘦,一个孩子尚且如此,都是感受到了陛下的感召。

尉迟恭听了不停撇嘴,当老师的自然说自己徒弟好了。不过这话老黑爱听,因为葛明是老黑的贤侄,论关系比你近多了。

反正什么功劳都是李世民的,大家只不过是在李世民的领导下,才完成了救灾的任务。

当离开石艾县时,万人空巷 ,舍不得救灾人员离去,送了一程又一程,一声又一声的大唐万岁,陛下万岁不绝于耳。有的声音都哭喊哑了,看着都让人心疼。

房玄龄口才了得,口才是个宰相的基本能力而已。后世评书里说,房玄龄跟魏征一样做过道士,专门劝人反隋,看来可能不是空穴来风。要是房玄龄退休了,说说评书应该不少人打赏。

今天过后,李世民威望大增,也是从这天开始,逐渐开始了全国种痘的事宜。不过这是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怕是有个十年八年都做不完。

只是关于封赏,让房玄龄也为难了。其他人都好说,加官晋爵给赏赐也就是了。

最难的是孙思邈和葛明两人,一个一心钻研医术,根本无心做官,一个年纪太小,当不得官,再说葛明现在又是自己的弟子,如何封赏心里也没了主意,还需要避嫌才是。

房玄龄看向杜如晦,这两人作为以前秦王府的重要谋臣,一直合作无间。后世有房谋杜断的说法,杜如晦自然也不是简单的人物。

杜如晦知道房玄龄在看自己,于是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神医孙思邈虽然不想为官,但是封赏还是不能少的,否则显得朝廷小气了一些。孙神医不但是神医,也是道家的名士,不如赐个封号吧。”

李世民一听这是个好主意,不管你医术多高明,你根本还是道士,道家可是唐代的国教,那送个封号确实可行。

“杜爱卿言之有理,只是不知赐个什么封号合适?”

“臣听闻孙神医在民间有药王的称呼,不如就叫药王妙应真人,请陛下定夺。”

李世民心中叫绝,大声喊道:“不错不错,封号中包含医、道两家,哈哈哈,那散朝之后就拟旨吧。”

药王是孙思邈在民间的俗称,也是这时百姓爱戴的标志,现在就相当于有了官方认证了。这还不算,妙应真人是宋金时统治者给孙思邈的封号,说来也巧了,杜如晦居然想到了这样的封号。

其实唐代的真人不少,但是孙思邈这样的真人封号不多。因为唐代有不少嫔妃、公主做女冠,也都有真人的封号,甚至也有妙应真人的封号,但是含金量跟孙思邈就完全比不上了。

杜如晦又说到:“臣也早就听闻葛明此人,年幼聪慧,十岁就能为国家分忧,只是我朝从来没有过如此年幼就为官的先例。”

杜如晦顿了顿又接着说到:“古有甘罗十二岁凭借功绩,被秦王封为上卿,然而之后史书中无任何记载。臣以为葛明虽然有功,全赖父母培养有道,不如赏赐其父母双亲吧。”

甘罗可是个大名人,一直到现在都有大人教育孩子,说人家甘罗十二岁成为宰相,你再看看你?不但教育了孩子,还显得家长多有学问一般。

甘罗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左丞相甘茂的孙子。在世卿世禄的年代,迟早都会成为大官的。你再看看你,不过打工仔一个而已。

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凭借才智帮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所以被封为上卿,其实本质上还是因为秦国的强大,弱国的使节谁理你呀?

之后史书就再也没有记载了,十三岁的甘罗在做什么,那就没人知道了。所以甘罗的故事,无非是长大之后废了的一个典型而已。

杜如晦不建议封葛明为官,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当说出甘罗时,李世民怎么会不懂?老李那也是熟读史书的,也算文化人。

只是又要封赏葛庭玉,李世民还是有些不愿意。不能不封赏,还必须要封赏,心里的小九九就只能暂时放在心里了。

对于葛明,李世民也想再压一压,太早了为官未必是好事,虽然葛明聪慧,还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做官可不能光靠聪慧就行的,更靠一个人的阅历。不但要跟人相处,还要为朝廷做事,这也让李世民心中没底。这要是惹了什么祸事出来,朕都不知道如何处理了。这孩子未来可期,不能早早的入了官场。记得刚听到葛明名字时,魏征也是这个意思。

功劳朕先给你记在账簿上,等你年长些再说,希望葛明小朋友茁壮成长,将来为大唐盛世添砖加瓦。

“杜爱卿,朕准了,散朝之后拟旨吧。”

至于房玄龄、尉迟恭的封赏那就比较简单了,官职已经顶级了,再升官只能封王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两人都有国公的爵位,增加一些实封,再蒙荫几个子侄就是了。

实封也是唐代的一大特色,相当于打折。比如尉迟恭是鄂国公,封一千户,实封五百户。理论上是一千,实际五百户养活你一个人。这个一千也不是没用,相同爵位可以分个地位的高低。同样的国公,封八百户的就不如尉迟恭了。

蒙荫也是做官的一种途径,一般来说都是立了大功之后,皇帝给的赏赐,可以让子侄直接出来做官。虽然科举制源自隋唐,但是还非常不完善。

程处默官升两级,心里乐开了花,这不是依靠程咬金获得的封赏,全凭自己努力的结果。当然了,成为校尉靠的是程咬金蒙荫。

葛家庄子护送牛群的人有封赏,葛粮、葛仓有封赏,李世民一高兴把梅知辉的散官也升了一级,真是人人满意,个个喜笑颜开。

当然除了葛明,葛明累死累活又没捞到好处。

。。。

朝堂上安排封赏时,葛家庄子正在夏收。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全县都异常繁忙,要趁着天气好,赶紧把麦子收割,然后晒干、脱粒,入了谷仓才算安心下来。

这要是麦子黄的时候来上几场大雨,麦子会全都倒在田里,不少麦粒都会发芽,那全年的收成就算泡汤了。所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全县都会放假。

学堂放假了,孙韬回了城里,虽然他家收麦子用不上他,能回去跟父母团聚才是孙先生的期望。

作坊全部放假了,除了食堂。食堂的人给全村做饭吃,饭菜肉全都是葛家出。

葛家庄子今年畜力多可以深耕,肥料也多,再加上河北风调雨顺,居然来了个大丰收,葛家庄子的产量远更是比周围的村子高出一倍。

禄伯虽然这一路非常辛苦,身体还没养回来,就每天笑呵呵的带着庄户下田收割麦子。这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比周围庄子产量高出一倍,这是什么年景?

庄户忙完了农忙又进作坊做工,这日子比去年还要好了。小郎君说得对,早晚葛家庄子会成为大唐第一庄。

只是这时候收麦子只能靠着人一镰刀一镰刀的收,异常辛苦。所以葛家安排的饭食顶好,小米饭、烙饼,顿顿有肉吃。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