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归一大典后的首个中元夜,灵山寺的无执念珠林突然开满血色莲花。
小普法师站在念珠树下,望着花瓣上凝结的“贪”“嗔”“痴”露珠,心中警铃大作——这是执念反扑的征兆。更诡异的是,露珠倒映出佛道弟子们的身影,他们竟在互相指责对方“背叛本源”。
“法师!各门派传来急报!”
张妙真匆匆赶来,手中的“和解符”在血色光影中竟化作纸钱,
“那些曾支持融合的弟子,如今突然激烈反对,甚至攻击同修!”
小普运转慧眼,见弟子们眉心皆有一丝黑气游走,正是无始残魂的“分别心”余孽。
金蝉子拄着拐杖走来,杖头的佛道合一纹此刻裂为两半:
“吾徒,这是‘不二’之道的必经考验。当融合成为新的‘执念’,反而催生了更强烈的‘分别’。”
他指向念珠林深处,那里竟出现两座对立的祭坛,一座供着纯佛的金身,一座立着纯道的天尊像,正是弟子们分裂的象征。
小普轻抚树干,树皮上的“卍?”纹渗出黑血:
“就像树木生长需要阴阳平衡,佛道融合也不能强求‘合一’。我们之前只破了‘对立’的执念,却忽略了‘执着于合一’也是一种偏废。”
三藏法师闻言,取出因果舍利,舍利中竟映出弟子们内心的矛盾:有人觉得穿道袍的僧人不伦不类,有人认为持佛珠的道士离经叛道。
危机在重阳日全面爆发。
佛道弟子在洛阳白马寺前对峙,一方高举“纯佛”旗帜,一方竖起“净道”幡旗,竟要重演百年前的“佛道之争”。
小普赶到时,徐正阳正以龙虎双剑拦住全真教弟子的去路,而李青霄的琉璃灯照亮了少林寺僧人的执念——他们手中的棍棒刻着“非佛即魔”的字样。
“都放下!”
小普跃上钟楼,钟声中混入《楞严咒》与《清静经》的梵唱,
“你们可还记得,蓬莱岛的生死轮为何倒塌?因为‘生死不二’,而不是‘生死合一’!佛道融合不是消灭差异,而是尊重差异中的共通!”
他挥手洒出明心珠的光芒,竟在两派弟子头顶映出各自修行的初心:有人为救苍生入道,有人因悲悯众生出家。
一位全真教弟子跪坐在地,泪如雨下:“我......我竟为了‘道统纯净’,差点忘了师父教我的‘济世救人’......”
旁边的少林僧人见状,放下棍棒扶起他:
“贫僧也错了,‘慈悲’不该只给信佛之人。”
小普趁机结“平等印”,两派弟子的对立之气竟化作白鸽飞向天际,每只白鸽都衔着半片莲花半片祥云的羽毛。
然而,真正的危机来自灵山寺藏经阁。
当小普赶回时,发现藏经阁的“不二”纹琉璃窗被击碎,《大藏经》与《道藏》的典籍散落一地,每本书都被撕成两半,一半佛文,一半道经,却再也无法拼合。
三藏法师拾起残页,见上面的文字竟自动扭曲成“非此即彼”的邪咒。
“是‘分别心’的终极反噬。”
金蝉子叹息,指向阁中虚空,那里隐约有无数“非佛非道,即佛即道”的虚影在游走,
“当融合被强行推行,反而激活了人性深处对‘纯粹’的执着。吾徒,你需以‘不二’之理,破此‘二边’之执。”
小普闭目沉思,忽然想起西行路上莲华奴的话:
“放下‘派’,方见‘道’。”
他张开双眼,眼中竟有佛道二光流转,双手结出“亦佛亦道,非佛非道”的复合法印。刹那间,藏经阁的残页自动飞舞,在空中结成“不二”经卷,每一页都同时呈现佛道真义,却又保留各自的文字特色。
“佛道如日月,各有光明,缺一不可。”小普轻抚经卷,
“强求‘日月同辉’是执念,允许‘昼夜交替’亦是智慧。真正的‘不二’,是在‘佛’中见‘道’,在‘道’中悟‘佛’,而非消灭昼夜之分。”
话音未落,血色莲花尽数凋谢,念珠树上长出新的透明果实,果实中映着弟子们互相学习的场景:道士为僧人讲解炼丹术中的“身心调和”,僧人向道士演示坐禅时的“气脉运行”。
危机解除后,佛道两派在白马寺前立下“不二碑”,碑身一半为佛塔形,一半为道观式,中间以流水纹衔接。
小普在碑上刻下铭文:“佛道双辉,如鸟双翼;分别心起,双羽皆折。唯有放下,方得自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徐正阳以龙虎剑气在碑侧刻下太极图,张妙真则用符法在图中种出莲花,真正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冬至日,灵山寺举办“各宗共修法会”。小普望着坛上并列的佛道法器,忽然解下最后一丝对“融合成功”的执念——
他知道,真正的融合不是靠外力推动,而是如春风化雨,自然发生。
当一位比丘尼与一位女冠共同救下受伤的白鹿,当少林寺的武僧与武当山的剑侠切磋武艺,当三藏法师用梵文为道士讲解《周易》,他终于明白:
“不二”之道不在辩经台,而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是夜,无执念珠林的果实纷纷坠落,每颗果实都化作光点融入弟子们的眉心。
小普站在银杏树下,望着漫天星斗,忽然领悟:佛道的传承就像这星空,每颗星都有自己的轨迹,却共同照亮了宇宙的黑暗。
而他的使命,不是让所有星星变成同一种光芒,而是让人们学会欣赏不同星光的美丽。
金蝉子走来,将掌门袈裟与太极拂尘同时递给小普:
“吾徒,佛道融合非一人之功,需代代相传。如今你已明白‘不二’的真谛,可愿接过这象征‘兼济佛道’的信物?”
小普摇头轻笑,将袈裟与拂尘重新叠好:
“师父,真正的‘不二’信物,不在衣钵,而在人心。只要弟子们心中有‘不二’,何须外物象征?”
金蝉子一愣,继而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释然与欣慰。
他抬手轻挥,银杏叶纷纷扬扬落下,每片叶子都呈现出半佛半道的纹路,却在落地时化作普通的金黄叶片——正如佛道融合,最终要返璞归真,不着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