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在军营里一样,凡是有二心的人,绝不能留!
宁可错杀,不可错放。
更何况,孙氏对叶微漾自是绝对的信任的,叶微漾不可能胡乱编造几个名字找事。
谁心里都有一杆秤,叶微漾对孙氏的善意,孙氏自也清楚。
叶微漾听后在心里叹息,孙氏想着赶紧的息事宁人,可若是人家安排的事就是冲着她去的,你躲是躲不过的。
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发难。
只是,话如何说叶微漾还得思量着。
她低头,突然抽泣两声。
孙氏不明白叶微漾怎么好端端的落泪,“可是有人欺负你,你告诉母亲,母亲定为你做主。”
叶微漾抽噎着摇头,“儿媳只是一时控制不住,在母亲跟前失态了,万望母亲莫要怪罪。”
“你这孩子,说的叫什么话?”孙氏心疼的将人拉在跟前。
叶微漾的擦着眼角,“儿媳只是觉得,若是母亲还在,定然也如您这般维护儿媳。”
这话一说,孙氏的心都碎了。当日在侯府,孙氏能不避嫌的插手侯府内务,便是对她的怜惜。孙氏可是太知道,无父无母的孤女在这世上立足的艰难。
更何况,同是上过战场的人,孙氏也无法保证说她每一次都能平安回来。若是有朝一日她血洒边关,她的儿子也成了没母亲的人了。
总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惺惺相惜。
叶微漾慢慢的平复了心情,“只是,儿媳也知道,此事若是处理不好少不得让二姨娘多想。可若是这么囫囵着发卖了,万一这里头的人跟二姨娘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反而会让姨娘跟您心中隔阂。既入了国公府的门,儿媳便是国公府的人。一家人有什么话坦坦荡荡的说出来反而妥当,儿媳不愿让您为儿媳为难。”
“你这孩子啊。”孙氏无奈的叹息。
“母亲。”叶微漾抬头的时候,瞧见孙氏的一缕发丝落了下来。她连忙起身,让嬷嬷将梳子取过来,亲自为孙氏梳头发。
叶微漾的动作轻柔,孙氏的嘴角忍不住勾起,“而今,我也算是过了一把有女儿的瘾了。”
就自己俩儿子那粗心的样子,谁会如此关注自己这个老母亲?
嬷嬷在旁边笑着,“少夫人孝顺,夫人真真是有福气的。”
世子妃也是孝顺的,可到底比不得叶微漾心细,也没有叶微漾这般跟孙氏亲近。
这真是,一举一动中便同孙氏处成母女了。
当梳子放下,孙氏才想起来,让嬷嬷安排人将二姨娘请过来。
不过,因着叶微漾一打岔,孙氏倒没有那么紧张了。
她拉着叶微漾的手,一下又一下的顺着,“到底是小姑娘,你瞧瞧这手软的。”不像自己,满手的茧子。
叶微漾却笑着摇头,“也不怕母亲笑话,儿媳真的眼馋您那银枪。”
她觉得,女子最好的画面,就该如孙氏那样,虎虎生风。
孙氏爽朗的笑着,“就你这细胳膊小腿的,可耍不了棍子。”
那东西,沉的狠。
“夫人。”二姨娘过来的时候,她们正说说笑笑的,她见了礼后,嘴角也同样噙着笑意,“老远便听着夫人高兴了。”
二姨娘长叹一声气,突然双眼含泪的看着叶微漾,“少夫人果真是好的,妾身好久没听见夫人笑的这么高兴了。”
她侧头想着,“上一次见夫人这么高兴,妾身记得还是妾身刚入门的时候。”
孙氏那时候年华正盛,与国公情投意合,眉目间都是恣意。
说起过往,孙氏脸上的笑容淡了淡,好似那是已经过了很久的事,久到那汹涌的痛意也感觉不到了。
只是,刚才的欢喜也消失不见。
眉目间,染上了几分倦意。
叶微漾担忧的看着孙氏,“是吗,那儿媳真是幸运,能再见母亲的风姿。”
“你也跟着打趣我。”孙氏牵强的勾了勾嘴角,已经明显的在强撑着精神。
二姨娘眼神迷离,似还回忆往昔,“妾身,一直羡慕的紧,只是妾身没有夫人之才,这辈子怕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成为不了夫人这般的英雄。”
每一句话,都是夸奖人的话,可每一句话,都能成功的让孙氏的脸色差了又差。
叶微漾不自觉地紧皱眉头,有些不赞同的扫了二姨娘一眼。
二姨娘此刻似也从往昔中回过神来,“不说从前,夫人安排妾身过来,可是有什么要事要交代?”
孙氏强打着精神,“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叶微漾示意嬷嬷将水壶给自己,她起身亲自给孙氏添上茶水,孙氏抬头扯出一个笑容来,“你这孩子,快些歇着。”
这些个琐事,用不着叶微漾亲历亲为。
叶微漾莞尔一笑,“儿媳只盼望着,母亲不要嫌弃才好。”
她说着坐下后,冲着二姨娘歉意的一笑,“昨个夜里,下头的人玩忽职守,竟让夫君吃错了东西,到现在府医还在夫君跟前守着,我这初来乍到的也不知道内情,这下头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乱子,不知道姨娘那边可有眉目?”
成亲当日,你可以怪在孙氏身上。
可是现在,只能说你平时治家就不严。
再说的大些,一个姨娘到底难堪重任。
二姨娘一听叶微漾的话,脸色猛的一变,突然起身拎起裙摆跪在孙氏跟前,“妾身疏忽,让小公子身子受损,着实对不起国公与夫人的信任。”
二姨娘掌家,却没有拉不下脸的时候,在孙氏跟前始终端的是谨小慎微的架子。
若非叶微漾心思坚定,此刻断然不会再对二姨娘起疑心。
可偏偏,二姨娘你看着处处知理,可每一步好像都是坑。
你如此懂事贴心,为何要提起往昔?
国公府妾室当家,本就不是正常的事,世人都道国公与夫人伉俪情深,可若真那么情深,为何没给孙氏里子?
府里头都有四小姐了,出了长子世子和魏锲之,其他三个女儿都是二姨娘所出。
若真情到浓时,如何能容的下第三个人?
二姨娘说的是表面,经不住分析里子。
一个人不要管她说什么了,重要的看她怎么做的。
她玲珑心思,无论出了什么事,始终是烧不到她的身上,全都往外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