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侯吴良面色阴沉地踏入南京城,看起来怒不可遏,虽对燕王无所畏惧,内心却十分忐忑。原以为率军强势而来,凭借身份威势可以压制朱棣,破坏事态发展。却不料被朱棣挡在门外,无功而返,搞得灰头土脸。入城后,吴良站在原地犹豫片刻,不知是否要面见上位者。思虑再三,他紧握腰间剑柄,毅然决然地再次朝皇宫方向走去。
江阴侯吴良端坐于府邸,心中思虑万千。作为功臣庙中供奉的一员,他手中握有皇帝亲赐的免死铁牌,本不该有任何忧虑。此次前往觐见,他笃定皇帝会念及旧情,给予几分薄面。
然而,当他迈步走向宫门时,却不知朱元璋此刻正因韩成的密报而怒火中烧,一心想着如何惩戒朱棣。正在气头上,吴良的求见恰似一场不速之客,更添烦忧。
“吴良?他来做什么?朕不是早已明令禁止了吗?”
朱元璋语气冰冷,眉宇间尽显不悦。侍从战战兢兢地回禀:“他说有要事求见陛下。”听闻此言,朱元璋更加烦躁,挥袖喝道:“不见!让他立刻离开!”
宦官领命而去,却被朱标及时拦住。太子微微摇头,示意稍作拖延。待父亲冷静片刻,或许能听进几分陈情的话。
“父皇,还是见见吴良吧,听听他怎么说。
也能借此稳住局势,免得他做出什么过激之事。
他的弟弟吴祯还领着备倭水师驻扎在崇明,若这边风声太紧,怕他跑去海上为非作歹,那可就麻烦了。”
朱标看着朱元璋劝说道。
韩成的话虽让朱标震惊不已,但他仍想着大局。
朱元璋听后,才勉强压制下立刻处置朱棣的冲动,决定先会一会吴良。
……
“臣叩见陛下,祝圣体安康。”
武英殿里,吴良对朱元璋毕恭毕敬地行礼问候。
“朕无恙。”
朱元璋挥了挥手。
吴良这才敢站起来。
之前在朱棣面前嚣张的吴良,在朱元璋面前却像只温顺的小鸟。
“你来是不是为了龙江宝船厂的事?”
朱元璋笑着问道。
吴良连忙答道:“陛下洞察一切。
您把龙江宝船厂交给燕山卫,必有深意。
只是此事来得太急,我事先毫无消息,心中难免担忧,怕出了什么变故……”
朱元璋笑了:“还是老朋友知我心啊,真是贴心。
龙江宝船厂的事,原因复杂。”
皇后娘娘病情转好,你该听说了吧?”
“当然听说啦,八月十五看到烟花时,就知道娘娘身体无碍,真是天大的喜事!”
吴良连连点头。
他确是真心高兴,毕竟皇后娘娘安康对众官员来说都是好事。虽然她不太过问朝事,但若有人犯错,能通过她求得原谅,她的一个提议便能让局面改观。
“我妹妹的病虽有些改善,却无法根治。”
那位为我妹妹诊治的大夫说过,要彻底治好她的病,得让我的儿子,也就是大明的亲王,亲自去倭国寻觅某种特殊的药材作为药引才行。
老四刚好在这儿,得知后就急切地请求前去……”
朱元璋这招确实够绝,在暴怒之际还能迅速编出借口来安抚吴良。
“竟有这样的事?”吴良惊呼一声,随即单膝跪地道,“陛下,我愿倾尽全力赴倭国寻找此神药,纵使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朱元璋满意地看着吴良,点了点头道:“你有这份心很好,不过江防也很重要,不可掉以轻心。”
这趟差事牵涉到渡海行动,江防总督麾下水师虽然勇猛,但其船只却不适于远航。
“不如调动备倭水师?他们既有现成的船只又有训练有素的士兵,比起从龙江宝船厂临时造船要快捷得多。”
尽管如此,吴良依然心存疑虑,对这件事反复推敲。
朱元璋说道:“备倭水师非用不可,这种大事绝不能少了他们!
不过,备倭水师的大船数量不足,龙江宝船厂那边也得有所准备。
单靠老四带兵前往,实在难以安心。
幸好老三今日也已归返。
再过几日,我会派老三率队前往崇明,搭乘备倭水师的船只。
与老四合兵一处后,一同出海往倭国寻找所需的珍稀之物!
这东西关乎我妹妹的健康,万万不容有失啊!”
说完便命人送上一壶酒,朱标亲手为朱元璋和吴良斟满。
“来,干杯!”
朱元璋招呼吴良。
“当初随我一同打天下的老战友如今越来越少,身边的人都换了一拨又一拨,可这衣服尚且新不如旧,人更何尝不是如此,还是跟老伙伴相处自在。
那些年轻人,就是在一起喝酒,也总觉得缺少点味道。”
朱元璋说完举杯与吴良相碰,随即一饮而尽。
吴良万万没想到,此次觐见竟能受到这般礼遇。
朱元璋不敢懈怠,与他一同饮尽杯中之酒。
朱元璋示意朱标再次斟满。
朱元璋兴致颇高,与吴良聊起了往昔征伐天下的旧事,特别是平定陈友定、方国珍等人的经历。
这些战役对吴良和吴祯兄弟而言意义非凡,不仅让他们扬名立万,也奠定了他们的地位。
提到这段历史,总能引发许多话头。
“……这陈友定,简直就是北元的一条忠犬!
**在中原祸乱多年!
在他的地盘,百姓若想成亲,当晚必须先把新娘送去给他的爪牙享用,直到第二天才能与家人团聚。
混账!
单单这一项,就该将这些畜生千刀万剐!
可恨这陈友定,身为汉人却甘为异族效力!
不仅不反叛,反而招兵买马,全力与我们为敌!
还说什么蒙受厚恩,誓死效忠,简直气死我了!”
朱元璋借着酒劲提起陈友定,依然怒不可遏,大声斥责。
“没错!这贼子竟甘愿被别人骑在头上作威作福,还卑躬屈膝地认贼作父!
更可恨的是,眼见战败,还要说什么尽忠守节,最后竟吞金自尽!
当真是一条忠心耿耿的狗!”
吴良听见朱元璋的怒斥,也不由自主地附和起来。
即便时间流逝已久,提及陈友定时,两人都难以释怀,心中充满轻蔑。
若非顾虑这里是朱元璋的武英殿,乃皇宫重地,吴良早就想啐上一口唾沫,来表达内心的不屑与鄙夷!
对于陈友定之事,朱标同样了解得一清二楚。
那家伙服药之后,并未如愿而亡,自家将士闯入他的宅邸,发现他气息微弱。
于是将他拖出。
当时正值雷雨交加,被大雨淋后,他竟奇迹般苏醒。
随后,便被自家将士戴上枷锁押送至父皇面前。
父皇当面谴责他的罪行。
然而,这逆贼却高声回应:“国破家亡,要杀便杀,无需多言!”
直至临终,依旧对元朝忠心不改。
真是一条忠诚的走狗!
回忆过往,咒骂陈友定,讲述旧日情谊,朱元璋与吴良的关系更亲近了几分。
至少吴良感觉如此。
“原本也打算把吴祯叫回来聊聊天,但病情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