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筹谋:隐忧与决断
独立团营地内,蝉鸣阵阵,烈日炙烤着大地。战士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小林建一等人更是拼尽全力,力求在训练中证明自己。然而,此时的指挥部内,气氛却异常凝重。
赵政委(赵荥泉)拿着作战地图,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担忧。他看向一旁正在擦拭配枪的李云龙,开口说道:“老李,我觉得咱们得向旅长说明一下情况,尤其是缩短行程这事儿,得把缘由说清楚。”
李云龙停下手中的动作,一脸疑惑地看向赵政委:“老赵,这好端端的,为啥要跟旅长说这个?行程缩短是为了能打敌人个措手不及,到时候打了胜仗,旅长不就明白了?”
赵政委将地图铺在桌上,指着上面的路线说道:“老李,你想想,这次作战计划变动较大,小林他们打头阵本就存在风险。而且缩短行程意味着我们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到达作战地点,战士们的体力消耗会更大,后勤补给也得重新安排。要是不提前跟旅长汇报,万一出了岔子,咱们不好交代啊。”
李云龙站起身,在指挥部内来回踱步:“可这事儿一说,旅长说不定会不同意咱们的计划。本来让几个前日本兵打头阵就够冒险了,再提行程缩短,旅长能放心把任务交给咱们?”
赵政委走到李云龙身边,语重心长地说:“老李,正因为风险大,咱们才更得让旅长知道。旅长经验丰富,说不定能给咱们一些好的建议,或者提供更多的支持。而且,咱们独立团一直以来都是旅长的得力部队,旅长肯定相信咱们的能力,但前提是咱们得把情况如实汇报。”
李云龙挠了挠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行,那你说说,咱们咋跟旅长说?总不能空口白牙地去说吧?”
赵政委回到桌前,拿起笔,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一边说道:“首先,咱们得把当前的局势分析清楚。日军最近在这一带的活动频繁,兵力部署有变动,咱们缩短行程,是为了抓住战机,打他们个立足未稳。”
“其次,”赵政委顿了顿,继续说道,“要详细说明小林建一他们的情况。这段时间他们的训练成果,以及他们想要立功赎罪的决心。虽然风险存在,但他们熟悉日军战术,这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
李云龙凑到桌前,看着赵政委写的内容,补充道:“还有后勤补给的事儿,得跟旅长申请一些物资,确保战士们在缩短行程后有足够的体力投入战斗。”
赵政委点点头:“没错,这也是关键。另外,咱们还得准备一些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一并向旅长汇报,让他知道咱们不是盲目行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就在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时,一名战士急匆匆地跑进指挥部:“报告团长、政委,旅长来电,询问作战准备情况!”
李云龙和赵政委对视一眼,赵政委说道:“看来是时候了,老李,一起接电话吧。”
在电话中,李云龙和赵政委详细地向旅长汇报了作战计划的变动情况。从日军的动态到小林建一等人的请求,从缩短行程的原因到后勤补给的需求,一一进行了说明。电话那头,旅长赵政委对视一眼,赵政委说道:“看来是时候了,老李,一起接电话吧。”
在电话中,李云龙和赵政委详细地向旅长汇报了作战计划的变动情况。
从日军的动态到小林建一等人的请求,从缩短行程的原因到后勤补给的需求,一一进行了说明。
电话那头,旅长沉默了片刻,说道:“你们的想法很大胆,尤其是让前日本兵打头阵这事儿,风险不小。但我相信你们的判断,不过,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关于物资补给,我会尽快安排人送过去。另外,你们制定的预案还不够完善,再细化一些,尤其是针对小林他们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多做几种设想。”
挂掉电话后,李云龙松了一口气:“还好旅长理解咱们,不过这担子更重了。”
赵政委点点头:“是啊,接下来咱们得按照旅长的要求,把预案再完善一下。同时,也要继续关注小林他们的训练情况,不能有丝毫马虎。”
随后的几天里,李云龙和赵政委带领战士们反复推演作战计划,不断完善预案。小林建一等人也察觉到了指挥部的紧张氛围,他们训练得更加刻苦,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
而在独立团营地之外,日军也在悄然部署,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独立团能否在这次战斗中取得胜利,小林建一等人又能否用实际行动赢得八路军战士们的信任,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