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的叛军头目一毙命,其残余势力便如同断线的木偶,瞬间瓦解。那些手持武器的暴徒们,眼神中最后一丝狂热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彻底的绝望。
他们不再抵抗,只是呆滞地、一个接一个地放下武器,任由欧亚联邦的士兵,将他们团团包围。联邦士兵身着深色战术服,手中的自动步枪在晨光下反射着冷厉的光芒,他们沿着公路两侧快速推进,形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将所有武装分子精准地锁定。
现场人员清点工作高效而冷酷,每一名投降者都被迅速拷上手铐,然后被命令统一跪倒在沥青路边,等待着他们未卜的命运。
与此同时,早已接到火警预警的消防车呼啸而至,高压水柱和泡沫迅速扑向那辆被炮弹直接命中、只剩下焦黑骨架的面包车,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橡胶与金属的刺鼻气味。
劫后余生的平民们,仍旧惊魂未定,他们紧紧依偎在大巴车旁,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疲惫。欧亚联邦的军队并未放松警惕,他们深知在混乱中可能混入乔装打扮的暴徒,因此需要对所有平民进行严格的身份盘查。
哈依姆的心脏此刻不自觉地收紧,一种莫名的紧张感在他胸腔中扩散开来。他深知自己身份的特殊性,任何疏漏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然而,表面上看来,审查流程似乎并不复杂,联邦士兵只是通过便携式终端机,将乘客信息与乘员的虹膜和指纹进行核实。
这套先进的生物识别系统虽然高效,但对于经过精心伪造的身份证件来说,几乎不可能被当场查出证件的任何破绽。他小心翼翼地配合着,内心深处绷紧的弦却从未放松。
随着第一波处置工作的结束,欧亚联邦的后续大部队也陆续抵达了现场。重型装甲运兵车和特种警卫车辆在公路上排开,气势磅礴。被羁押的暴徒们被统一押上这些专门的转运车辆,他们的未来或将是在联邦严酷的劳改营中度过,或是直接被拉至处刑场枪决。
与此同时,一支由联邦公民事务部派遣的心理辅导与援助小组,也对这些无辜被牵连的平民进行了慰问,并根据联邦相关法规,给予了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以弥补他们所受的惊吓和损失。
工程车队迅速清理了路面上的汽车残骸和碎石,沥青路面很快便恢复了通行条件。在得到联邦许可后,哈依姆等人终于可以重新踏上旅途,大巴车引擎再次轰鸣,载着一群心事重重的乘客,驶向目的地。
经过数小时漫长而疲惫的跋涉,客车终于在夜色降临前抵达了利沃夫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哈依姆在一家由联邦政府统一管理的连锁旅店办理了入住手续,草草洗漱后,便在单人床上沉沉睡去,打算将所有的计划都留待第二天清晨再做周详的打算。
待到第二天清晨,他从深沉的睡眠中醒来,精神得到了充分的恢复。哈依姆走到酒店房间的窗口,拉开厚重的遮光帘,映入眼帘的却是一股浓厚到令人窒息的肃穆之景。
街头巷尾,身着深灰色制服的军警随处可见,他们的表情冷峻,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行人稀少,偶有路过的市民也大多步履匆匆,面无表情,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层压抑的灰白黑色调所笼罩,没有任何鲜活的色彩,更谈不上丝毫的生机与活力,就像一张被时间遗忘的老旧照片。
这或许是利沃夫的宿命。作为欧亚联邦西部边境线最近的大城市,它承载着历史的沉重,更是被征服的土地,其居民的身份认同也因此变得复杂而脆弱。
军事部队的频繁出现和严格管控,让这座城市本就紧张的气氛变得更加令人不安。加之边境地区匪患频仍,各种武装走私集团和残余的叛乱分子时常伺机作乱,使得整座利沃夫市俨然处于一种准戒严状态。
街道上的监控探头无处不在,宵禁的传闻不绝于耳,这座城市没有一处地方能让人真正停下脚步,感受片刻的安宁。
自战争结束以来,欧亚联邦与西边的欧洲国家就始终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对峙状态。双方之间的小摩擦从未停止,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与波兰共和国边境地区,特别是“维斯瓦河走廊”归属权的领土纠纷。
原本仅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很快便在国际舞台上升级为两大政治实体间的全面对抗。波罗的海三兄弟——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台波兰,而巴尔干半岛的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也同样旗帜鲜明地支持这个顶在东方威胁最前沿的国家。这种地缘政治的复杂性,让整个欧洲大陆都笼罩在战争阴影之下。
哈依姆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了如指掌,这都得益于他遍布全球的优质情报网络。然而,有一个地方例外,那便是他眼下正踩着的这片,被欧亚联邦严密掌控的土地。
老实说,哈依姆的这一趟旅程是极其危险的。欧亚联邦的俄联邦安全局拥有无孔不入的监控能力,一旦他的真实身份暴露,他们完全能够以从事间谍活动的重罪将他逮捕,然后毫不留情地送到西伯利亚的劳改营去“种土豆”,在冰天雪地中耗尽余生。何时能够重见天日,那便全看天意了,而更可能的结果是,他的存在将被彻底抹去。
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这么做了。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却又无比宏大:那便是要为共同的反外星同盟,也是要为“出走派”寻找新的、强大的盟友。
作为与“新欧盟”同样年轻,却更为集权和封闭的新生强大政治实体,欧亚联邦高度集权化的政治结构和严密的信息管控,确保了其几乎不受任何外部组织或势力影响的强大自主性。
这种特质,使得欧亚联邦或许会是一个非常值得争取的盟友,一个能够在对抗未知外星威胁的史诗级战役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战略伙伴。
更重要的是,欧亚联邦境内有着目前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基地——位于哈萨克斯坦地图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这座曾经的苏联遗产,如今在联邦的投入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了其深空探索和军事投送能力的象征。
如若能够争取到与欧亚联邦的深度合作,获得拜科努尔的发射权限,甚至其先进的航天科技,对于“出走派”自身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战略性突破。
这正是为什么,哈依姆宁愿冒着被俄联邦安全局逮捕、被流放西伯利亚的巨大风险,也要孤身深入这片危险之地,亲自一试的原因所在。人类的存亡,远比个人的安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