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再次笼罩了新野这座刚刚焕发生机的小城。送走了前来密议的元直,我独自一人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稀疏的灯火和远处沉寂的田野,胸中一股难以言喻的激荡情绪,久久无法平息。
回来了,元直终于回来了!而且,他选择站在了我的身边,成为了我在这乱世棋局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推心置腹、共谋大事的核心智囊!
回想这些年来的挣扎与奋斗,从黄巾之乱的生死一线,到辗转徐州的寄人篱下,再到如今偏安新野的勉力支撑,我虽凭借着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和见识,以及玄镜台、崇文馆、糜氏商路这些暗中构建的力量,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但内心深处的那份孤独感,却从未真正消散。
尤其是在战略层面,我常常感到独木难支。历史的大势,我虽有一个模糊的轮廓,但具体的细节、人物的性情、局势的演变,都需要结合当下环境进行精准的判断和推演。很多时候,我的决策是基于一种“我知道结果大概如此”的直觉,却难以向旁人解释清楚其中的逻辑链条。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以及无法与人分享核心秘密的隔阂,让我背负着沉重的压力。
我需要一个桥梁,一个能理解我的战略意图,能将我那些超越时代的想法,转化为符合当下实际、能够被这个时代的人所理解和执行的具体策略的人。我需要一个能与我在智力层面真正匹敌,能够互相激发、互相补足的伙伴。
而徐庶,徐元直,正是这个人!
他的到来,不仅仅是为新野,为刘备集团增添了一位谋主那么简单。对我而言,其意义远不止于此。他就像是那缺失的最关键的一块拼图,瞬间让整个局面豁然开朗。
这些日子以来,与元直的每一次深谈,都让我获益匪浅。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对人情世故的练达,对荆襄乃至天下局势的深刻理解,以及那举重若轻、化繁为简的谋划能力,都让我由衷地赞叹。
更重要的是,他懂我。虽然我从未向他透露过自己最大的秘密,但他似乎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我言语之外的深意,理解我那些看似不合常理的布局背后的长远考量。他提出的“双轨并行”策略,完美地契合了我既要辅佐主公、又要独立发展的核心需求。他能在公开场合为主公尽心献策,赢得信任,又能在私下里,为我筹谋划策,巩固根基,这份智慧和分寸感,绝非寻常谋士可比。
有了他,我感觉自己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过去需要我殚精竭虑去思考的许多战略细节、人事安排、资源调配,如今都可以放心地交给他去谋划。他就像一个最高效的“中央处理器”,将我的战略意图迅速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通过巧妙的方式付诸实施。这让我得以解放出更多的精力,去关注那些只有我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秘密工坊的技术研发,比如玄镜台的情报网络拓展,比如对未来历史走向的关键节点的把握。
猛虎添翼!这个词用来形容此刻的心情,再恰当不过。如果说我是一只凭借力量和某种“预知”而在丛林中勉强立足的猛虎,那么元直的到来,就如同为我插上了一双能够洞察全局、翱翔天际的翅膀!
此刻,再面对北方的曹操,那座如同乌云般笼罩在中原上空的庞然大物,我心中的忌惮依旧存在,但曾经那种近乎窒息的压力感,却减轻了许多。因为我知道,我不再是一个人战斗。我身边有了一位足以与曹营顶尖谋士相抗衡的智者,我们可以共同分析敌情,制定对策,寻找破局的可能。
再面对荆州内部蔡瑁、蒯越等人的掣肘与算计,我也多了几分从容。元直对荆州的人事脉络了如指掌,他的加入,让我们在与这些地头蛇周旋时,不再是被动应付,而是可以主动出击,甚至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为我所用。
更重要的是,对于未来那个更加宏伟的目标——不仅仅是辅佐刘备匡扶汉室,而是要在这个历史的关键节点上,留下属于我自己的印记,尽可能地避免那些悲剧,引导这个时代走向一个更好的方向——我的信心,也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
过去,这个目标遥远得如同水中望月。但现在,随着核心团队的初步成型,随着元直的加入补齐了最关键的一环,我感觉那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似乎变得清晰了一些,也坚实了一些。
石秀忠诚可靠,是执行层面的左膀右臂;锦瑟(貂蝉)执掌玄镜台,是黑暗中的眼睛和利剑;文姬(蔡琰)主持崇文馆,是文化传承与思想启蒙的火种;糜贞掌控商路,是维系一切运转的血脉;而元直,则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帅才。再加上我自己掌握的超越时代的知识和技术……这个核心班底,虽然人数不多,但各有所长,结构完整,潜力无限!
想到这里,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了舆图上那个特殊的名字——隆中。
诸葛孔明!
过去,我知道他的存在,也深知他的价值,但如何找到他,如何说服他出山,一直是我心中悬而未决的难题。贸然前去,以我当时的根基和名望,成功的希望渺茫。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有了元直,一切都变得不同。元直与孔明、庞统等人皆有交情,他是连接我和这些荆襄大才的最佳桥梁。通过元直的引荐,我接近孔明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且,有元直辅佐,我所展现出的实力和潜力,也更能打动那位志存高远的卧龙先生。
“元直既归,卧龙当出……” 我几乎是下意识地低声自语。
是的,必须尽快将寻访诸葛亮提上日程了!有了元直这位“内应”和“说客”,再加上我精心准备的说辞和诚意,我相信,三顾茅庐的成功率,将远超历史上的刘备!
一旦卧龙凤雏皆入我彀中……想到那种情景,即使以我两世为人的心境,也不禁感到一阵心潮澎湃!
当然,我也清楚,前路绝非坦途。曹操的威胁迫在眉睫,荆州的暗流从未停歇,我自身的力量还需要时间去积蓄和壮大。但至少现在,我不再感到迷茫和孤单。我的身边,已经聚集起了一批值得信赖、能力出众的核心伙伴。
我的智囊团,已经初步成型!
我深吸一口气,将激荡的心情缓缓平复。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拿起桌案上刚刚拟定的、关于新式弩箭改良和小规模试制计划的文稿,我提笔蘸墨,开始仔细批阅。
信心倍增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无论是即将开始的“练兵新法,科技强军”,还是那令人心动的“三顾茅庐”,都需要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
但无论如何,属于我陆昭的时代,在这荆襄之地,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