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郑二十四年,郢都。
“哈哈!晋侯重耳也来匆匆,去也匆匆,居然这么快就去世了。”
楚王恽看着中原送来的竹简,喜出望外,对着一旁的妹妹江芈以及新任令尹子上说道。
“重耳去世,我等可高枕无忧矣!
“趁着新任晋侯还未站稳脚跟,还和秦国闹掰了,机会又来了。”
“寡人欲再图中原,重掌陈蔡,驱逐晋国扶持的郑公子兰,扶持公子瑕上位。“
\"令尹,你带兵前去,可否?”
“大王,这陈蔡郑都好说,但是晋国虽然晋侯新逝。”
“但是当年跟随晋侯的贤人很多都还在呢!臣认为不可妄动!”子上连忙劝道。
“你就是太过胆小,当初在立商臣为太子的事上就絮絮叨叨啰嗦了大半天。”楚文恽笑道。
“说什么商臣残暴不仁,还嫌人家丑,以貌取人,觉得他不当为太子。“
“还说现在立了他为太子,未来要是想要废除了他,就会招致祸端。”
\"一切尽在寡人掌控之中!太子之事如此;重图中原也是如此。“
“子上,别在这婆婆妈妈说废话了,快去快去!最好在我过生辰前就能回来!”江芈开口道。
江芈,是楚王恽幼妹,楚王对其甚是宠爱。
当初出于制衡淮水诸国的目的,楚王恽忍痛将妹妹嫁于江国。
为了表达对妹妹的愧疚,楚王恽在妹妹出嫁时,在媵(ying4)器上配上了楚国最高贵的礼器——钟。
反正楚人也不讲什么礼,有什么好宝贝都给妹妹塞上。
和楚武王时期的邓国一样,江国就在楚国眼皮底下。
虽然有了联姻的保障,但江国依然惶惶不可终日。
和遍访中原无果的邓侯比起来,江国稍微幸运了一点——他等到了齐桓公。
因此在召陵会盟,齐桓公吓退楚国后,江国勉强过了几年舒心日子。
然后齐桓公去世,齐国内乱,江国的好日子也就这么结束了。
本来以为随国带领南阳诸侯的反叛能给楚国造成一些影响。
结果狠人楚令尹子文出手,区区叛乱,没多久就被平定了。
中原的宋襄公又是个志大才疏的,泓水之战后楚国再也没有一丝顾忌了,在淮水一带迅速扩张。
江国就这样彻底变成了国中之国,江芈也没有必要继续待着江国了。
楚王恽立马授予妹妹的车驾能在楚国内畅通无阻,可以直达他王宫的特权。
有什么宝贝都要先与妹妹分享,似乎要把年轻时对她的亏欠都补回来一样。
“爱妹说的对啊!子上!寡人等你速胜归来,到时候正好为爱妹庆生!”
子上摇了摇头,怎么子玉当令尹的时候,都是大王传话,子玉不听。
害的他当年也跟着子玉一起溃败,差点小命都要葬送在城濮了。
现在到了他当令尹了,就变成他进谏,大王不听了。
难道是因为大王也欺软怕硬?子玉强势,他是个厚道人,所以专欺负他?
还有大王的妹妹江芈,好好的江国不待,天天待着楚国不知道干什么。
脾气还十分暴躁,把他这个令尹呼来唤去,实在可恶!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但子上也不敢抗命,准备出征去了。
“呵呵!没想到这楚君还真是个妹控。”齐桓公笑道。
“我在楚国客居时,也有所耳闻,今日一见,看来传闻不假。”晋文公补充了几句。
“楚君年幼时,楚令尹子元专权,天天过着心惊胆战的日子。”
“我猜那时候除了桃花夫人外,只有江芈陪伴在他身边。”
“少年时代结下的情谊,自然会更加深厚。”
“不知道齐襄公和文姜是否如此,人家楚君虽然疼爱妹妹,可至少还是处在正常情况。”
晋文公以十分八卦的眼神看了看齐襄公。
“你就不一样了。”
“???此等私密之事,怎么能告诉你们这些外人?”
齐襄公没想到晋文公一下子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来了,直接拒绝回答问题。
“诸儿处事隐蔽,要不是鲁桓公死在齐国了,连我都不知道这件事呢?”齐桓公阴阳怪气道。
“就没有人关心关心我可怜的郑国吗?”郑庄公欲哭无泪,自从他的宝贝儿子郑伯突去世后。
郑国混的那是一天不如一天,晋楚齐秦都来插上一脚,连隔壁的宋襄公都能暴打郑国。
“郑伯,你可别赖上我,是你曾孙太子华主动叫我帮他上位,我还被仲父劝住了,没理他。”齐桓公继续说道。
“你孙子郑文公诛杀了太子华后,得了疑心病,天天觉得儿子们要篡位。”
“然后就杀了好几个儿子,其他儿子也全部赶出郑国,太子之位一直空缺。”
“这也能混到文?什么水平?和我一个档次?”楚文王不满道。
“就是就是,只有文王爷爷和我这样的经天纬地之人,才配享文谥啊!”晋文公附和道。
“郑踕虽然对儿子们严防死守,但是对于弟弟叔詹,那可是实打实的信任啊!”齐桓公补充道。
“叔詹是个贤士,当初仲父劝我不要攻伐郑国,就是拿郑国还有叔詹这样的人来说事。”
“反正他都不信任儿子们,不如立弟弟为太弟算了。”
“叔詹此人,当年我路过郑国时,他居然劝郑踕杀掉我!”晋文公气愤道。
“后面我与秦伯围郑,可惜秦伯靠不住,被烛之武一席话语给说撤军了。”
“我要求郑踕把叔詹交出来由我处置。”
“再立曾经出逃晋国,服侍于我的公子兰为太子,就撤军!”
“???叔詹就这样被你干掉了?”郑庄公被震惊到了。
“呵呵!我大人不记小人过,只是恐吓一下他,后面自然放了他。”晋文公笑道。
“你这么小心眼,会放过人家?”齐桓公满脸写着不相信。
“信不信由你。”晋文公一本正经地说道。
“重耳,到了聊天群里还耍滑头呢!说话只说一半。”系统鄙视道。
“忘了我什么都知道了吗?”
“当初人家叔詹是劝郑文公好好礼遇你,结果郑文公不听;既然不礼遇你,他就劝郑文公杀掉你,结果郑文公压根没把你当回事,就是不听。”
“面对你的胁迫,叔詹主动来到晋军大营,在你给他准备的大鼎前慷慨陈词,说自己预见灾祸,是睿智;为了郑国,主动请缨,是忠义。”
\"哎!我郑国没落至此啊!连如此忠实于国家的公族卿士都无法保全了。”郑庄公长叹道。
“还需要人家去铤而走险,服侍列国。”
“他指责你要杀他这种睿智忠义之人,败坏你名声,离间你君臣,逼你就范。”
“这么牛批的招数,到你这就变成了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宽宏大量吓唬吓唬他了。”
“不得不说,你鬼点子实在是太多了,令人防不胜防。”
“我这都是和齐侯学的。”
“???”晋文公突然冒出一句,把齐桓公给整懵逼了。
“当初齐侯不就跟鲁国说要杀管仲,后来却拜管仲为相。”
“我其实我也是想重用叔詹的,只是没想到他这么忠于郑国,那就没办法了。”
“后面公子兰就顺利登上了君位,没想到我一去世,这楚君就来找茬了!”
楚令尹子上出兵伐蔡、陈,蔡陈重新于楚国盟好。
后攻郑,公子瑕被郑国俘虏,这波直接宣称没了,子上只好撤军。
在崤之战大败秦国,摆脱了秦国威胁的晋侯驩(huan1)立刻令阳处父南下攻伐蔡国。
子上再次北上救援蔡国,晋楚僵持于汦(zhi1)水(今河南邢台西北)对峙。
“斗卿!这样浪费时间下去不是个办法。”阳处父隔着汦水对着对岸的子上喊话。
“要不我们退三十里路,你们过来决战;要不你们退三十里路,我们过去决战。”
“早分出胜负早回家。”
“令尹,晋人可不是宋襄公,讲那什么礼义德行。“成得臣的儿子成大心建议道。
“???这怎么还能扯到我?”宋襄公满脸写着不高兴。
“你在楚国那可是超级大红人啊,早就妇孺皆知,美名远扬了。\"晋文公笑道。
\"我居楚国的时候,有了解过。“
”楚人可能不知道天子是谁,但绝对知道你是谁。估计都要上孺子们的教材了。”
“哈哈哈哈!”相比于宋襄公愈发铁青的脸色,楚武王、楚文王自然是被逗得哈哈直乐。
“晋人阴的很,不讲信用!我们要是渡河,他们绝对会半渡而击。”成大心继续说道。
“而且城濮之战,殷鉴不远,已经被他们坑过一次了,这次不能渡河!”
“我们后退,让他们渡河过来。”
子上听取了建议,照做。
“楚军畏我,要跑路了!楚军畏我,要跑路了!”
“???”子上和成大心在撤退完成后,听到了北方传来的这样的声音,直接懵逼了。
“tmd!晋人这群老阴比,又中计了!”子上大骂道。
原来在楚军撤退后,晋军压根没有选择渡河。
而是全军开始隔河嘴炮,把楚军撤退传成了楚军害怕晋军,要跑路了。
现在楚军军心一乱,这还怎么打仗?
“服了, 原来晋国人人皆诡计多端,怪不得全国养蛊能养出你重耳这种人来。”齐桓公也是看呆了。
“兵者,诡道也!”晋文公笑道。
“阳卿深得我真传啊!”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谣言更是很容易就传得满天飞。
子上带着楚军跑路的谣言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楚王恽那里。
楚王恽大怒,太子商臣趁机报当年子上在楚王恽面前说他坏话的仇。
“父王,我楚军如此威猛,到了他子上手上,却变成了畏惧晋军的样子。”
“依我看不是我楚军的问题,而是子上收了晋国钱,才不敢迎战。”
\"对于我楚国来说,还有比这更大的耻辱吗?”
可怜的子上,在商臣进了波谗言后,楚王恽更加愤怒了,小命不保。
pS:周襄王二十六年的主要诸侯:晋襄公、楚成王、齐昭公、秦穆公、宋成公、卫成公、鲁文公、郑穆公
叔詹还有另一种自杀的说法。
霸主:晋
次强:楚、秦、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