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章在阵地间大步穿行,锐利的目光将俘虏们的状态尽收眼底,随后他猛地转过身,身姿挺拔如松,声音裹挟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向各部高声下令:“都给我听好了,继续坚守阵地,一步都不许退!”此时,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自天际滚滚而来,空军的战机如黑色的巨鸟,一架接着一架从头顶呼啸而过。炸弹接连坠落,前方瞬间沦为一片火海,火光冲天而起,炽热的气浪一波接一波地翻涌而来,将周围的空气都烤得扭曲变形。
龙文章眯起眼睛,紧盯着那片被轰炸的区域,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
在这样猛烈的轰炸下,贸然进攻无疑是自寻死路。他大手一挥,果断喊道:“谁都不许轻举妄动,就守在轰炸区外围,没有我的命令,谁敢往前冲,军法处置!”士兵们迅速调整部署,各自就位,一双双眼睛警惕地注视着前方,枪口紧握,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在轰炸的巨响与硝烟中,坚守着属于他们的防线 。
战火的硝烟在天际边弥漫,刺鼻的焦糊味被风裹挟着四散开来。
李云龙身姿笔挺地站在309团的队伍前,目光如炬地扫视着面前这片即将踏入的战场。
此时,他带着自己的309团已来到轰炸区域北面,战士们个个神情肃穆,枪杆紧握,等待着新的战斗指令。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名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到李云龙面前,大声报道:“团长,师长来电!”
李云龙听后,心里猛地一紧,像是预感到了什么。不过转瞬之间,他脸上就换上了那副招牌式的嬉皮笑脸,一边伸手去接电话,一边扯着嗓子喊道:“师长啊,师长好啊!您这大忙人,咋想起给我老李打电话啦?”
电话那头瞬间传来师长带着火气的咆哮:“你他娘的李云龙!平时看你挺机灵的,鬼点子一个接一个,关键时候怎么就掉链子了?你他娘的在路上磨蹭什么呢?” 。
李云龙握着电话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几分,但依旧赔着笑想要解释,可还没等他开口,师长的声音又炸响起来:“别跟老子扯犊子!头功没了,人家都他娘的开始抓俘虏了!上面来命令了,要我部迅速插到因帕尔,截断印鬼子退路。这可是个硬任务,半点马虎不得!”
师长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老子告诉你,李云龙,现在他娘的有枪有炮,你他娘的给我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因帕尔!要是耽误了战机,老子拿你是问!另外,赶紧告诉老子你的位置,别他娘再磨磨蹭蹭的!老子告诉你,老子的腰杆能不能硬起来,就看这次了”。
李云龙立刻收起了笑容,神情变得严肃而坚定,大声回应道:“师长,您放心!我老李保证完成任务!我们现在在轰炸区域北面,正准备全速向因帕尔穿插!” 。
挂了电话,李云龙转身面向部队,大手一挥,高声喊道:“弟兄们,跟我冲!咱们去因帕尔给鬼子点颜色瞧瞧!” 刹那间,整齐的脚步声响起,309团如同一股钢铁洪流,向着因帕尔的方向奔涌而去 。
“孔捷,你他娘的在路上挖洞呢,人家老李都跑到轰炸区了”师长骂完李云龙又把电话接到312团。
此时,仰光
暮霭沉沉,落日的余晖给仰光这座城市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金色。
在城市边缘一处隐蔽而开阔的营地里,61军正处于紧张而有序的休整状态。作为林业麾下的嫡系部队,61军堪称军中翘楚,备受瞩目。
步入营地,便能感受到这支部队的不凡。从排列整齐的营帐,到纪律严明的士兵巡逻,一切都井井有条。再看士兵们的配备,身上的防弹衣质地精良,不仅具备超强的防护能力,而且设计贴合人体工程学,最大程度保障士兵行动自如。
夜视仪更是军中最新配备的高科技产品,在漆黑的夜里,也能将周遭环境看得一清二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静。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支完成了机械化升级的信息化部队,各类先进的战术装备应有尽有,在战场上,这些装备就是他们的底气,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部队的识字率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百分之九十。在这片土地上,如此高的识字率的部队极为罕见,虽然全是抓来的学生兵,但经过亲兵的教导,已经是一支强劲的队伍,林业打造这支部队,可谓是下了血本。
279坦克,东风自行防空车,8x8运输卡车,b4203毫米榴弹炮,155毫米榴弹炮,喷烟者41型150毫米多管火箭炮,120毫米迫击炮,108辆bm13型火箭炮车,107多管火箭炮,甚至还配备了侦查无人机,四架武装直升机,可怕的是还有一辆1130舰炮上岸的存在,一辆自行布雷车,林业简直丧心病狂用这些东西对付步兵。
单兵武器配备了lg340和50毫米榴弹发射器,RpG火箭筒,AK47自动步枪,对于那些有射击天赋的士兵甚至配备了一定数量的m200狙击步枪,轻重机枪,喷火器,全军武装到牙齿。
第61军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这支部队下辖3个精锐师团,分别是611师团、612师团以及613师团 ,每个师团都配备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士兵们全副武装,士气高昂,战斗力不容小觑。然而,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样一支大规模的精锐部队,后勤补给的压力超乎想象。
由于缅甸作战区域地形复杂,陆路运输困难重重,61军只能依赖海洋进行补给。
此刻,军长张驰身姿笔挺地站在仰光海岸边,海风呼啸,吹拂着他坚毅的面庞。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那一艘艘缓缓靠岸的补给船,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从船上被搬运下来,心中对物资的保障感到一丝欣慰。
林业,作为张驰的上级兼挚友,一直以来都十分关心他。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林业深知前线的危险与艰辛,也曾多次劝说张驰从一线下来,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后方位置指挥作战。他苦口婆心地说道:“老张啊,你在前线太危险了,以你的才能和经验,在后方统筹全局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少些风险。”
可张驰每次都坚定地拒绝,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片战场的执着与担当:“林兄,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这里的每一个士兵都是我的兄弟,我怎能在关键时刻离开他们,去后方享清闲?”。
林业无奈之下,也只能长叹一声,感慨道 “各有所好” 。
如今,林业将这支部队——利刃61军交到张驰手里时,对他寄予了厚望。从营长到团长,再到师长,皆是林业的亲兵,忠心耿耿,而张驰也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将这支部队指挥得如臂使指,运用得得心应手。
张驰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根烟,缓缓点燃。尼古丁的味道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他深吸一口,缓缓吐出一个烟圈。不经意间,他低头看了一眼身上那身笔挺的上将军装,思绪一下子飘回到了以前。
记得当初还被这件衣服吓个半死,没想到自己居然也会有这一天,感叹一句“世事无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