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参谋长微微皱着眉头,脸上带着几分忧虑与无奈,凑近师长身边,声音压得低低的,生怕这话被旁人听了去,缓缓说道:“哎,师长,听说林总司令那儿抓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不知道是要做什么,上面风声紧,具体情况咱也摸不太清。”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像是在回忆那些传来的消息,接着道:“另外啊,听上面说,至少会有上万架战斗机会赶来支援。这要是真来了,那场面,可不得了。咱们陆军作战也能轻松不少。”
说着,参谋长轻轻叹了口气,神色里满是遗憾,“可现在的问题是,野战机场修建的太慢,数量还太少。您想想,要是机场能快点建好,数量再多些,这些战机就能及时降落、补给,投入战斗。这会啊,整个缅甸的天空到处都会是咱们飞机的影子”。
师长听着参谋长的话,脸上的神情瞬间凝固,愣了好一会儿,像是被这消息给砸懵了。过了半晌,他才缓过神来,狠狠咽了口唾沫,嘴角扯出一抹复杂的笑,那笑里既有惊讶,又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老子打了这么多年战,”师长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像是被岁月和战火磨砺过,“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没见过,可第一次听说因为机场太少影响战机部署。” 他一边说着,一边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重重的,像是要把心中的情绪都踩进地里。
“他娘的,”师长突然停下脚步,猛地挥了下手,像是要驱赶什么似的,“一时间都不知道该羡慕,还是该感慨。想当年,咱们打仗,哪有这待遇,能有几门像样的火炮,那都得烧高香了。行军全靠两条腿,装备全靠从敌人手里抢。”
师长的目光渐渐变得悠远,仿佛透过眼前的指挥部,看到了那些艰苦奋战的岁月,“现在倒好,有上万架战机要来支援,可就因为机场的事儿被绊住了脚。这要是搁以前,光听着有这么多飞机,那不得乐疯了。可现在,好事儿就在眼前,却差了临门一脚,心里这滋味,真不是个味儿。”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满脸的无奈与唏嘘 ,“现如今整个缅甸,战斗机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七千多架,我的乖乖,还来一万架,这他奶奶的可不是一万头猪,就当说这飞机飞起来要吃油吧,这航空炸弹,飞机子弹,都是钱啊。”
参谋长听后也感慨万千,回应道“自林总司令在金陵保卫战便有所耳闻,这些东西,仿佛无穷无尽,这已经不是战争了,是一场不对称的屠杀”。
师长听后点点头说道“我也总算是知道小鬼子为啥崩溃的那么快,这火力,这世上还有那个国家能挡?”。
参谋长听后双眉紧蹙,脸上的皱纹仿佛刻满了忧虑,下意识地抬眼望向窗外那片被战火映得通红的天空,嘴唇微微颤抖,许久,才轻声开口,声音里满是担忧与不确定:“不过这种消耗,咱们能坚持多久,真的能抗住吗?”
他缓缓转身,目光落在指挥部墙上那张密密麻麻标注着兵力部署和物资储备的地图上,眼中的忧虑愈发浓重。“师长,您看呐,”参谋长一边说着,一边抬手,手指沿着地图上代表物资运输路线的线条滑动,“为了这场战役,咱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说这空军吧,上万架战机的燃油补给、零部件损耗,每天都是个天文数字。还有陆军这边,弹药的消耗、士兵的给养,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参谋长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他的声音也跟着低沉下来:“咱们后方的运输已经在日夜不停地运转了,可这战争的消耗就像个无底洞,填都填不满。而且,运输线上物资能不能及时、足额地送到战士们手里。”
他顿了顿,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咱们可是有29个师团,近四十五万人啊,再勇猛的运输部队也扛不住啊。”
是啊,运输确实是个大问题。
金陵城总指挥部
林业站在指挥部里,面前的桌子上堆满了文件和战报,他烦躁地扯了扯领口,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那些写满了密密麻麻数字和战况分析的纸张上。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眼前这场乱局,嘴里忍不住爆了句粗口:“他娘的,步子迈得太大了,扯蛋了,太痛了!”
回想起之前的决策,林业满心懊悔。为了迅速打开战局,扩大战果,他带着部队一路狂飙猛进,完全没料到会遇到如此棘手的状况。一开始,节节胜利的捷报让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头脑一热,便忽略了潜在的风险。
如今,部队战线拉得过长,后勤补给线被无限拉长,物资运输困难重重。前线战士们急需的弹药、粮食和药品常常不能按时送达,这些如果不能保证,军队战斗力将大打折扣,哪怕是已经修建一座仓库,但补给速度赶不上消耗的。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林业的心头。他来回踱步,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急促的声响,仿佛是他内心焦虑的具象化。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痛苦又煎熬。
他深知,此刻若是不能及时调整战略,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整个部队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可一时之间,他却又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这种无力感让他近乎抓狂 。
“这他奶奶的什么基吧后勤”林业一时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虽然积分也开始增加,不过消耗也很恐怖。
林业想不到更好的办法,谁让国内,国外的路这么烂,空军运输机虽然也买了几十架,不过杯水车薪,大量物资还要靠卡车运输,本来国内就没几个会开车的,现在运输线上不是谁把车开翻车了,就是撞了。
当然这一切还只是个开头,林业揉了揉头疼的脑袋,驾驶员是个技术活,至少需要一个师傅带着跑几圈,林业都想开驾校来培养了,不过这些事情急不得,目前还是直接让老师傅带,能尽快学会驾驶。
在这场激烈焦灼的战争里,除了硝烟弥漫的天空、炮火纷飞的陆地,广阔无垠的海上也悄然成为了一条至关重要的补给生命线。
湛蓝的海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汹涌。一艘艘身形庞大的补给船如同一头头巨鲸,破浪前行。它们周身被漆成了低调的颜色,与海天融为一体,试图尽可能地躲避敌军的侦查。船舷两侧,海水不断翻涌,留下一道道白色的航迹。
每一艘补给船上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资,从堆积如山的弹药箱,到装满燃油的巨大储罐,再到一包包码放整齐的粮食和药品,应有尽有。
船员们在甲板上忙碌穿梭,他们身着深蓝色的制服,脸上写满了紧张与专注。有的在仔细检查货物的捆绑是否牢固,有的在操控着船只的航向,还有的时刻关注着雷达屏幕,警惕着任何可能出现的危险。
在船的驾驶室里,船长紧盯着前方的海面,双手稳稳地握着舵盘,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