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一听林阿奶说卖钱篓子,不少人想问多少银子能把钱篓子买到手,虽说他们没有银子,也想知道。
就是没有人敢问林阿奶,他们也怕林阿奶手中的大扫把。
在林地忙的林家人听村里的孩子说,“林阿爷,你家阿奶又开始打人了,还说把雨荷姐姐卖了。”
“卖了雨荷,这是咋想的,”林阿爷带着林小叔回院子。
“娘,我怎么听说谁要把雨荷卖了咋回事,”林小叔进门就问,知道林家人卖谁也不会卖林雨荷,还是说了一句。
这时林阿奶才口沫横飞的说了镇上媒婆上门的事。
“镇上的媒婆,那就是长福那边,老二你去镇上看看长福,要是他在镇上待的太舒服,让他回来推石磨。”
林阿爷考虑问题比较清楚,三个孙子都被惦记上了,得去敲打一下他们几个兄弟。
“知道了爹,我这就去。”
前院发生了啥事后院忙着干活的林雨荷是一点不知道,还笑着说媒婆嫌她是个丫头片子,活着浪费粮食。
让后院烧火的林父气得脸通红说不出来话,憋了半天才说一句,“闺女,阿爹不会拿你换粮的。”
“嘻嘻嘻,我知道。”
林阿爷把身上拍打干净进了后院,“雨荷窑口送来了坛子。”
“怎么这么快,林雨荷还觉得得两天呢!”
“说是从上一次订货,他们陆续多烧了不少,知道你还会要,”林阿爷解释了几句。
苍县要得货这次准备的很快,做过一次工序,在做得心应手了不少。
这次的送货也是年前的最后一次,白子棋回来的两天也没闲着又买了两匹马。
临出发前林雨荷送行,“各位叔伯兄弟,你们这次送完货回来就过年了,回来我请大家吃饭。”
“好,林小东家说定了回来吃饭,”李三石喜欢吃林家的饭菜,看到林雨荷的点头高兴的像个孩子。
“走了,出发,”白子棋一声出发,车队朝前移动。
“我祝你们一路顺风,平安回来我请吃饭,”站在家门口挥手的林雨荷像个傻子。
这次林小叔没有跟着,天还没大亮十米外都看不清楚,“人都走远了,外面冷着呢!回去。”
回屋的林雨荷接着回屋睡觉,直到她被林阿奶叫醒,“雨荷醒醒了,你外祖父跟你大舅舅都在外面等你。”
睡的迷糊的林雨荷还没睁开眼,“阿奶,我外祖父在家忙着呢!没来。”
“这孩子说啥呢!”
“雨荷丫头,赶紧起了外祖父在这等你,”白老头站在林雨荷的窗户下面说了一句。
还真是外祖父的声音,这是有啥重要的事,林雨荷一骨碌爬起来穿衣下床。
“来了来了,”披头散发的林雨荷从屋里出来,连鞋都是拖拉的。
“跟我去抓猪崽子,”原来是白老头订好的猪崽子,本来说养到过年的,养猪的人家现在是不想养了,捎话让白家抓走。
“抓猪崽,行,外祖父我去,”林家没有养猪,林雨荷前世在电脑上看过别人养猪,她小时侯也为家中喂过猪。
“不急,先吃饭。”
着急怎么不急,跑进厨房拿了一个鸡蛋,三两口塞进嘴里,蛋黄把林雨荷噎的翻白眼,“哎吆,你个丫头,你这着啥急,快喝口糊糊。”
林阿奶给林雨荷一手端碗一手拍背,“好点了吗?”
“嗯,好多了,”双手把胸脯拍的砰砰响。
“外祖父,我好了咱们走!”
抓猪就孩子这小身板哪里能抓的了猪,也不知道亲家是咋想的,“雨荷,小猪崽子不听话,你离着远点别伤着你,”林阿奶见几人出了院门,赶紧的交代几句。
“知道了阿奶。”
听外祖父说这家姓张的人家,养了很多年的猪,家里还有两只母猪专产崽,她家婆子留个两只自己养,其余的都是卖猪崽。
林雨荷一听,这是个好生意,在家不出门就把生意做了,乡下都是割猪草喂猪也不花费啥银钱,就是不知道猪养的怎么样了。
“外祖父他们家的猪一胎能生几个,都能活着长大吗?”有很多不懂的,小猪生下来就是个死胎,白白糟践了。
“还能生几个,顶好的母猪最多也就能生三个,还不一定都能活,”大舅舅白子奎听着林雨荷从坐上牛车,那嘴就没停过,他也说一句。
林雨荷记得母猪一胎都是十来只,要不人们常说生个足球队出来,就是说猪特别能生。
“啥,一胎就生三个,那也太少了,那是他们家给母猪配的公猪不行,得另外找个行的公猪配种。”
“啊,”牛车的冲力直接让林雨荷趴到牛车里,“哎吆,大舅舅你会赶牛车吗?”
在看白子奎把个牛头拉的高高的,本来就黑的脸现在是黑红黑红。
外祖父扶起林雨荷,“丫头,怎么了摔伤了吗?我等下打你舅舅,”像是哄孩子一样的哄着林雨荷。
“没事外祖父,大舅舅你怎么了,”林雨荷坐正身体,伸头看到白子奎的耳朵脖子都是红的,关心的问。
“雨荷,你大舅舅没事,是这样,你在家没事不要去林地干活的汉子哪里去,还有你过完年十二了,是大姑娘了。”
白外祖说来说去都没有说到正点上,“外祖父我知道我十二了,你想说啥。”
“哎呀爹,你就实说了吧!雨荷你外祖父的意思是,你是个姑娘家那些啥种的不能说,”白子奎低声说完那是坐的笔直,双眼都不敢乱瞟一下。
嗨,林雨荷当是啥事呢!又是十二了又是啥的,绕了这么大一个圈。
“知道了知道了大舅舅”
林雨荷朝前又坐了坐,“不过,我说的是真的,确实是因为那公猪不行,要是好的种猪,一胎生个十个八大的那都是小意思。”
“哎哎哎,”林雨荷话刚说了又向后倒。
白子奎也不别扭了,“雨荷,你说给猪换个那个就能有八个小猪。”
“啥这个那个的,猪养的好了,一胎十来只那是常态。”
剩下的路就听林雨荷一人在牛车上白话,怎么养猪怎么给生完的猪妈妈护理卫生,怎么给猪保暖。
白家的父子两人脑子中只有十来只这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