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培点头,“皇上让我带前锋先到,后面二叔回头会带十万人赶来,皇上处理完鞑靼的事后,也会亲自带兵过来。”
“三叔,瓦剌那边现在什么情况?”
“你们送信时,正好瓦剌的探子回去了,被我们抓了。
不过,瓦剌那边估计已经发现不对劲了,我来接应你的时候,他们又派出了探子。
要是这回他们还没收到消息,肯定能觉察到问题,可能会跑了。”
朱瞻培点头,“那些探子不用再抓了,不管他们消息传没传到阿鲁台那儿,瓦剌军肯定都要逃走。”
朱高燧皱眉道:“咱们一开始人少时,瓦剌军还真不易察觉咱们的营地。
可现在咱们五万大军,很快就会被他们发现,再去拦截探子也没多大用处。”
朱高燧这次答应得痛快,完全没有往常那种讽刺的腔调。\"好,那就别管那些探子了。”
朱瞻培平静地问:“三叔觉得瓦剌军接下来会怎么行动?”
朱高燧扬了扬眉,语气里满是对阿鲁台的轻蔑,“阿鲁台那胆小鬼,听说咱们攻破鞑靼部,跑到纳木儿河一带,肯定吓得屁滚尿流,连跑都顾不上。”
朱瞻培听出朱高燧话里的瞧不起,却只是淡淡扫了他一眼,“没错,阿鲁台是会逃。”
朱瞻培虽赞同朱高燧的猜测,但并不认同他对阿鲁台的轻视。
阿鲁台一听风吹草动就跑,确实窝囊,可历史上却让明军吃了大亏——他带着瓦剌军在草原上溜达,把明军拖得筋疲力尽,直到冬天才害得明军陷入困境,补给跟不上,最终惨败。\"不过他们不会全跑。”
朱瞻培话锋一转,肯定地说,“阿鲁台会带着主力撤退,但一定留些人在后面监视咱们的动静。”
说着,朱瞻培从怀里掏出一幅地图,就是纳木儿河附近的,“三叔,这是纳木儿河周边的地图,您看看。”
朱高燧拿过来仔细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
他本以为朱瞻培的地图没什么特别,毕竟自己也派过人去侦察瓦剌军的地形,虽然因为要躲着他们,探得不太细致,但自认为对那里比朱瞻培更熟悉。
没想到,朱瞻培的地图比他的还要详尽!
“瞻培,你这地图是从哪来的?”
朱高燧惊疑地问。
朱瞻培笑了一下,“当然是攻破鞑靼部时缴获的。”
朱高燧听了,心里稍微安定了些。
要是从鞑靼部得到的,那很正常,鞑靼部在草原生活了几百年,有这么详细的地图也说得过去。
不过,他忘了,纳木儿河离鞑靼部挺远的,鞑靼部的人怎么可能没事就去画纳木儿河的地图呢?
那就别啰嗦啦,直说重点。
那个地方,住着他们,闭着眼都能摸清路。
就算鞑靼部真的画了纳木儿河的地图,那时他们在边境跟明军干仗,这地图又有什么用呢?所以,那地图该是好好收起来了,怎么会丢掉?朱高燧没去多想这事,或者,他压根就不想深究。
朱瞻培拿起地图,跟朱高燧讲了自己的主意。
……希望能给个赞……
朱高燧听完后,一脸迷茫。
不过朱瞻培不管他理不理解,直接开口:\"三叔,皇上让我当先锋将军了。\"
\"所以三叔如果想跟我一起干,就得听我的。\"
朱瞻培特意强调自己是先锋将军的身份,告诉朱高燧,无论辈分如何,这一战他都得听自己的,不然就别掺和。
朱高燧听到这话,脸色一沉,但还是笑着应承下来:\"侄子是先锋将军,当然得听你的。\"
虽然心里不太情愿,但现在情况就是这样,朱高燧也只能接受。
他必须跟着朱瞻培一起作战!
朱高燧完全搞不懂朱瞻培是怎么搞定鞑靼的,他很好奇这次跟瓦剌打仗,朱瞻培到底行不行。
朱瞻培见朱高燧答应了,也就没再说多余的话。
接着,朱高燧说话时带着试探的语气:\"瞻培这次功劳不小,瞻基应该挺开心吧。\"
\"咱们之前还以为瞻基最厉害呢。\"
朱瞻培笑着说:\"大哥还约我去喝酒庆祝了。\"
朱高燧一听这话,眼睛转了几圈,笑着说:\"哈哈,瞻培和瞻基感情还是这么好。\"
\"本来我们觉得你们这一代,瞻基最强。\"
\"没想到瞻培你藏得这么深,现在看来,你不但不比瞻基差,说不定还更厉害。\"
\"父皇知道了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
朱高燧说着这话,一直盯着朱瞻培的脸,想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但什么都没发现!
朱瞻培从头到尾都是一副从容的样子。
朱瞻培一听开头那句就知道朱高燧在试探自己,后来听他说得这么直接,也只是笑了笑:\"三叔过奖了。\"
与此同时。
瓦剌军营里的大帐篷内。\"报!可汗!探子有消息了!\"
正在跟众人讨论明军情况的阿鲁台急忙问:\"快说,明军和鞑靼那边怎么样了?\"
传信的是个中等军官,年纪也不小。\"可汗,\"他的声音透着惊慌,\"鞑靼完蛋了!\"
\"什么?!\"
\"这怎么可能?!\"
\"什么时候的事?!\"
营帐里突然响起一片惊呼声,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阿鲁台变了脸色,急切地问:“这消息准吗?”
那将领也是一副不好受的样子,赶紧回答:“千真万确!明军攻打鞑靼的第四天,就把鞑靼给收拾了!”
这一句话让所有人脸色更加难看。
马哈木追问道:“明军全都去了鞑靼?”
听到这里,大家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
明军这次北上打仗的人数不少,如果倾巢而出专门对付鞑靼,再加上朱棣、朱高煦这样的军事天才,四天内攻破鞑靼也算不上什么特别不可思议的事。
这么一想,瓦剌的将领们心里放松了不少,一起盯着那将领等待答案。
然而,他们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不是的,就两万人!”
那将领鼓起勇气说道。\"什么?!”
这次惊呼的是也先,马哈木的孙子,他一脸不可置信:“怎么可能?是谁带队?汉王朱高煦吗?”
其他人都难以接受这个消息。
想想看,两万人就把整个鞑靼部落灭了,这得多厉害!
那些长期与鞑靼部落打交道的人都清楚鞑靼的实力,要是换他们去,翻倍兵力都未必能在四天内搞定整个部落!
现在大家都很好奇,究竟是谁带领这两万人打败了鞑靼。
有人说:“听说是五皇孙朱瞻培。”
一听这话,众人全都傻眼了:五皇孙朱瞻培?这是谁?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有几个消息灵通的人迟疑地说:“这位五皇孙,好像比皇太孙还小几岁,平日里只知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游手好闲?”
马哈木皱眉,“这样还能有这样的本事?怎么可能。”
其他人也都一脸不信。\"大明那个皇太孙本来就不太成熟,这朱瞻培比他还小,那岂不是个小孩儿?怎么就能灭了鞑靼?”
“不管他年纪小不大,这朱瞻培真像是那种游手好闲的人吗?会不会是大明故意装出来的样子,就是为了隐藏他的真实能力,让我们这些外族人不知道真相?”
“谁知道呢,说不定他故意低调行事。
总之,这朱瞻培绝对不简单。”
“我还以为朱棣一死,大明就会衰落。
没想到先是出来个厉害的皇太孙朱瞻基,现在又冒出来个似乎更强的朱瞻培。
大明是不是真有神灵护佑!”
阿鲁台的脸色很不好看,听到大家议论纷纷,他举起手示意安静。\"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对付明军。”
“他们既然拿下了鞑靼部落,下一步肯定就是我们了。”
这时,有个中年的将军跑来报告:“咱们发现,明军已经开始行动了。”
阿鲁台声音低沉又紧张地问:“到了哪里?”
将军回答:“已经到了纳木儿河下游,我们还看见了明军的营地。”
看到大家都一脸愁容,这位将军急忙解释:“不是现在的这些明军营地,那是一支只有百十号人的小队伍,看样子已经驻扎好多天了。”
他又补充道:“我们的探子,就是被这些人干掉的。”
阿鲁台的脸色更加阴沉了:“看来是明军专门派人盯梢咱们的。”
马哈木沉声问:“后面的明军呢?”
将军回答:“后面的明军大概有五万,不清楚大明是不是就派了这么多,或者只是先头部队……”
“其中三万是鞑靼部落的军队,剩下两万是明军。”
“他们也在纳木儿河下游,就在那个百十号人的营地附近,距离咱们这里不太远。”
马哈木看着阿鲁台开口说:“可汗,如果他们真想攻打咱们,这五万大军无论是前队还是别的什么部队,应该早就推进了,而不是在那里扎营。”
毕竟,这个地方虽然离瓦剌军现在的驻地不算太远也不算太近,但确实没挨得太近。
一旦真的开战,就没必要再遮遮掩掩了,也不用维持那么远的距离。\"带兵的是谁?”
有个将领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