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培摇摇头,苦着脸说:“你也晓得,我只是五皇子,我才多大呀!后面还有我爷爷和我叔叔他们呢!这事我做不了主,我这就派人立刻回去报信。”
阿勒扎叹了口气,只好点头同意。
他转身离开,营帐里只剩朱瞻培和徐副将两人。
徐副将看了看朱瞻培,低声问:“将军不想答应吗?”
阿勒扎没看出来,因为他不了解朱瞻培。
徐副将心里明白得很,朱瞻培根本不想答应那事!
朱瞻培无奈地叹气,“说实话,我真不想答应。
瓦刺那边那些人,太不是个东西了!今天投降,明天就能反悔!既然现在有机会,我都想直接把瓦刺灭了!”
“灭掉瓦刺!”
这四个字一出口,徐副将心里一震!
他抬头瞄了眼朱瞻培,又默默低下头。
朱瞻培又叹了口气,“别的不说,瓦刺那帮家伙实在太恶心,特别是那个也先!”
一想起也先之前联合蒙古与明朝开战,给明朝造成的威胁,朱瞻培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要是换了别人,肯定会选择损失最小的方式。
瓦刺愿意投降,简直是求之不得!
只要打败也先,再扶植阿鲁台的部落,瓦刺就会一直乱下去!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
瓦刺内部已经乱成一团!
既然有机会一口气解决瓦刺,朱瞻培当然想动手!
但下一刻,他又低下头。
朱瞻培没骗人!
这种大事,他可做不了主!
他拿出纸笔开始写信。
在信里,朱瞻培写了部分自己的想法,却隐瞒了知道未来的事情,反而对也先的未来做了些预测!
他希望能通过这封信,让朱棣同意他灭掉瓦刺!
写完后,他把信交给徐副将,嘱咐道:“快点,赶紧给陛下送过去,让他早点知道这个消息!”
徐副将答应一声,去安排了。
另一边!
中军大营里,人们议论纷纷!
朱瞻培在战场上的指挥渐渐被人挖掘出来,大家这才意识到那场战斗有多惊险!
“一想起就觉得激动!可惜我没赶上!你们知道吗?马哈木是谁?瓦刺的老将!军中有不少人不是他的对手!却被五皇子一刀劈了!”
“最让我佩服的是什么?是我们被围困的时候,五皇子没有冲动,而是先把队伍整理好才突围出去!这才有了后来的大胜!”
这时!
一个小兵突然从后头冒出来,笑嘻嘻地说:“你们知道吗?陛下之前吩咐汉王全力帮五皇子,汉王还不太乐意呢。
可现在可不一样了,听说汉王正拼命赶路,配合得很卖力!”
这话说完,其他士兵都笑了。\"那当然!就看五皇子现在的战绩,我觉得他早超过汉王了!”
朱瞻基平时很少管军事的事,但不知为什么,最近对这事也开始上心了。
或许是他不想只有朱瞻培在军中出风头。
他知道自己的水平,真要带兵打仗,去了也是白费劲。
所以他就找朱棣讨了个巡查军营的任务,就是领着人四处逛逛。
因为天天这么逛,他常能听到不少闲话。
有次有人夸朱瞻培比汉王厉害多了,朱瞻基听了面不改色地走过,根本没被认出来。
可刚走了几步,他又隐隐约约听见类似的话。\"我跟你们讲,五皇子简直就是战场上的战神!”
“我猜他可能是武曲星转世,打仗的时候一个人冲进敌阵,来回厮杀,太勇猛了!”
“听说他以前对朝廷的事一窍不通,最近才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我怀疑他前几年是在蓄势待发,就等哪天展现实力呢!现在多风光,朝堂上的人都认识他,咱们这些当兵的哪个不知道他!”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朱瞻基默默从旁边走过,走了一半忽然停下,静静地看着前面。\"殿下!”
巡逻的侍卫轻轻打招呼,朱瞻基这才回过神,往营帐走去,已经没了巡查的心情。
到了营帐门口,还没进去,就听见里面有人说话。
外面那些小兵的话对他影响不大,但里面的将领可不一样,他们的眼光高多了。
朱瞻基站在门口,立刻听到对朱瞻培的赞美。\"没错,五皇子的能力绝对在汉王之上!我以前跟着汉王,但无论是手段还是计谋,汉王都不如五皇子!”
“说实话,要说打仗,最厉害的肯定是五皇子!那个瓦剌的老将马哈木,我们这么多年都没办法,五皇子一出手,嘿,一战就把他给干掉了!我是第一个佩服他!”
帐篷里的声音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帐篷外的朱瞻基脸色变化不定,心里很复杂。
他有点奇怪,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五弟比皇叔强?
总的来说,五弟也就打了两场胜仗!
他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决定去问问朱棣,解开这个谜团。
朱瞻基不太懂军事,但他很想知道朱高煦和朱瞻基谁更强。
他走进朱棣的军帐,问朱棣对这件事的看法。
朱棣笑着听他说完,然后告诉他朱高煦在军中的表现非常出色,特别是在战斗中冲锋在前。
接着朱瞻基说起一些人的议论,说朱高煦在某些战役中表现不如朱瞻基。
朱棣听了哈哈大笑,夸朱瞻基是大明的福星。
他还提到当年朱瞻基的父亲不同意出兵,朱瞻基当时也不理解。
朱棣解释说那时他担心边境的鞑靼和瓦剌会成大患,所以决定自己来处理。
朱瞻基想起当时朱棣甚至逼朱瞻基立下军令状,这让朱瞻基更加明白朱瞻基的胆识远超他人。
朱棣笑着鼓励朱瞻基要勇敢,要有胆量去做事。
朱棣笑着拍拍胸口,说道:“你皇爷爷当年怎么干的,你应该知道得很清楚!要成大事,没胆量可不行,尤其在这样的乱世!男儿汉就得敢想敢做,认定对的事就坚持下去!瞻培就是这样的人。”
朱瞻基的脸色变得复杂起来,看着朱棣问道:“皇爷爷,对付他……”
朱棣心里清楚,朱瞻基这是拿朱瞻培和汉王对比了。
他笑着答道:“别的不多说了,我记得,像马哈木这样的对手,汉王还真没赢过,特别是那次打鞑靼的战斗!两万人进攻鞑靼,谁信呢?所有人都不信瞻培,包括我。”
朱瞻基皱眉沉思,脸色更显纠结。
这时,朱棣叹了口气:“你还不懂吗?我们不信,是因为我们自己做不到。
可瞻培做到了,就这么简单。”
朱瞻基点点头,也长叹一声。
尽管朱棣没明说,朱瞻基已明白,在某些方面,朱瞻培的能力的确超过朱高燧不少。
朱棣说完便坐到了后面的位置,扭头看向朱瞻基。
此刻的朱瞻基眉头紧锁,心里已明白,朱瞻培在军中的地位算是稳固了。
就在这个时候,朱棣忽然问了一句:“瞻基,你是怎么看的?”
朱瞻基愣了一下,抬头看着朱棣。
他心里其实很矛盾,既羡慕朱瞻培能在军中站稳脚跟,又担心朱瞻培越来越出色,将来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毕竟,他们还是兄弟。
朱瞻基的眼神里有挣扎也有坚定,但最终,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画面:当年他和朱瞻培一起聊天时,他曾问过朱瞻培是否想当皇帝。
朱瞻培没有回答,而是说了一句:“兄弟!”
没错,他们是兄弟!但真的是这样吗?历史上多少兄弟为争夺皇位反目成仇?
朱瞻基最终抬起头,张了张嘴,却迟迟没说话。
在朗居胥山上,也先站在山头眺望远处的草原。
这里是他的家乡,也是他深爱的地方。
他记得小时候爷爷第一次抱他骑马时的兴奋心情。
摔跤、骑马、射箭、打仗……种种经历让他目光愈发坚定。
之前阿鲁台不支持他,他还曾被爷爷拖累,这一次,他绝不会再错过朱瞻培。
朗居胥山,多少将领梦想带兵来到这里,实现封狼居胥的梦想。
也先很生气,决定亲自毁掉朱瞻培的所有梦想。
他握紧拳头,抬头看着众人。
其他将领纷纷围过来,看到也先那冷酷的眼神,都闭嘴了。
他们想起前几天,也先狠心杀掉阿鲁台和他的儿子、亲信的事情,心里直打颤。\"这人太狠了!朱瞻培也不是好对付的家伙!”
“有他们在,我们真是倒了霉了。”
将领们叹息着离开,各自回去准备军队的事。
可他们不知道,此刻朱瞻培正在军营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心等着朱棣的回信。
朱棣看了眼朱瞻基,眼神里带着一丝失落。
朱瞻基犹豫了。
这表明皇位和兄弟情谊在他心里开始打架了。
表面上看和失望没关系,实际上关系很大。
朱棣最怕的是朱瞻基将来和朱瞻培闹翻,就像朱高炽和朱高煦那样。
如果两个兄弟真的打起来,对大明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
关键是,朱瞻培的崛起谁都拦不住。
朱棣耐心地跟朱瞻基说这些,是希望他能明白这一点,别因为皇位闹得兄弟反目,而是良性竞争。
朱瞻基的犹豫说明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把朱瞻培当成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