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后面的朱高煦一直脸色不好,他刚刚还说朱瞻基在撒谎,结果这么快被打脸了!
进了鞑靼部落后,朱棣让士兵们去休息,自己和朱瞻基来到他办公的地方。\"瞻基,”
朱棣直截了当地问,“你是怎么拿下鞑靼的?”
“来到这里之前,我甚至怀疑那份急报是假的。”
其实昨晚送急报的士兵已提过朱瞻基是怎么攻下的鞑靼,但朱棣更想听他自己讲。
朱瞻基笑了笑,走到挂地图的房间中央。
这是他根据小地图补充完整后的鞑靼周边地图。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片树林说道:“这里有一条很隐秘的小路。”
朱棣听了之后,走过去看着地图,顺着朱瞻基的手指瞧去,发现那是一片树林。
朱棣眉头微皱,他知道这片树林,可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简单。\"这林子里居然有条路能通到鞑靼的老巢?”
他之前派探子去侦察过,明明是一条死路。
朱瞻基点点头,用手指着地图上特别标注的一条线说:“就在这里,树林中央,千万别走原来就有的那条路。”
“那条路,估计是鞑靼故意设来迷惑人的,跟着它走的话,只会陷入死胡同。”
接着,朱瞻基的手指移向了那条路旁,那里是树林最稠密的地方。\"这里虽然这片树林很密,只能慢慢挤过去,但只要穿过去就行。”
“后面就会有一条不算太窄的路,可以直接通往鞑靼的老巢。”
“而且,这里还有一条河呢。”
朱棣没想到后面居然藏了这么一条隐秘的小道。\"上次北伐时,探子在这片树林里听见了流水声,一直找不到源头,没想到就在这个地方。”
朱棣表情有些复杂。
朱瞻基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们抄近路,快速行军直接冲到鞑靼的地盘。”
“鞑靼人或许以为这条路很隐蔽,守军虽然在那边,但数量不多。”
“我们很快解决了那些守军,还让士兵们尽量保持安静,结果连鞑靼部落都没察觉我们就直接闯入了……”
朱棣突然打断问道:“你们是不是把鞑靼的探子也给灭了?”
朱瞻基点头回答:“毕竟前几天我们还在跟他们打仗,马上又要撤退,他们肯定派了探子查看情况。
所以我让人在后方盯着,把探子们都处理了,确保消息传不到鞑靼部落,让他们不知道我们的行踪和打算。”
“毕竟我们这次主要就是搞突袭,必须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才行。
要是鞑靼军知道我们的计划,那不是去打鞑靼部落了,而是去送命了。”
“其实,这次主要是鞑靼毫无防备,加上我们的速度太快,及时打压了他们的士气,这才这么顺利。”
听完朱瞻基的解释,朱棣心中暗暗惊讶。
朱瞻基初次上战场,就有如此谋略。
这次突袭的成功在于突然和快速,听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
要知道,虽然朱瞻基带的人不多,只有两万,但在鞑靼的地盘上隐藏两万人的行踪,可不是易事,需要非常周密的部署。
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导致彻底失败。
这一刻,朱棣深切感受到,朱瞻基真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
这次突袭,是他所见最为成功的。
大明的主力部队与朱瞻基的两万大军会师后,朱瞻基如何攻下鞑靼的事情,很快通过这两万士兵之口,在军中传开了。\"你们不知道,朱将军特别聪明,我们打到鞑靼内部的时候,几乎没遇到什么阻碍。”
“唉!当时那些鞑靼兵的表情,真是精彩,可惜你们没看见!”
“朱将军?别看他平时文质彬彬的,你们要是看到他在战场上就明白了!太厉害了!一刀就把鞑靼的头领从马上劈下来了!”
这些故事越传越夸张,到最后朱瞻培在士兵们的口中简直成了个传奇人物。\"嘿,你听说了吗?朱将军,我们的五皇孙!带领两万人,抄小路,才一个时辰就攻下了鞑靼!鞑靼几乎没怎么抵抗!”
“告诉你,朱将军厉害得很!他自己一个人就杀了好几个鞑靼的大官,一刀一个!”
“我听说,朱将军攻打鞑靼的时候,都没用到两万人!他只带一半的人就拿下了鞑靼!等后面的队伍赶到时,鞑靼已经投降了!”
可能是因为传说太夸张了,有些人听了后摇摇头表示不信。\"怎么可能,两万人攻下整个鞑靼部就够吓人的了,一万人?这也太不靠谱了吧!”
“哎!你可别不信,朱将军可是神一样的存在,简直以一敌百!鞑靼的头领在他面前都撑不过一招!他一箭出去,那么粗的旗杆,‘嗖’的一声就被射断了!”
说话的18号士兵还比划了一下,圈出个像烧饼大小的地方。
要是朱瞻培听到这些传言,估计又要哭又要笑了。
虽然他因为融合了杀神模版,身体素质远超普通人,基本上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他现在的力量。
但他的杀神模版还没完全融合,最后会变成什么样还不清楚,目前来说,他还算正常人。
一刀一个鞑靼头领这种事,纯属胡编乱造,那些鞑靼头领一个个身材魁梧,又不是纸扎的,哪能那么容易就被砍倒?
至于一箭射断跟烧饼一样粗的旗杆,那更是不可能。
就算他真的有那么大的力气,明朝也没有那种能射出那么大力的弓,更没有那种能直接射断旗杆的箭!
要知道,这是人手拉弓射出去的,可不是什么大型弩机。
不过,朱瞻培现在还不知道这些传闻,他正在和朱棣商讨鞑靼和瓦剌的事情。
朱棣的眼神有些复杂,他的这个孙子以前就像埋在土里的宝贝,一点都不起眼,现在却像是洗净了泥土,露出了耀眼的光芒。\"瞻培,朕没想到,你在打仗方面这么有天赋。”
朱棣没说出口的是,朱瞻培展现的军事才能甚至超过了朱瞻基。
朱瞻培笑了笑,并没接朱棣的话,而是说道:“皇爷爷,现在鞑靼部剩下的就是一些收尾工作了。”
“孙儿之前提出的那些条件,皇爷爷应该也知道了吧。”
脱脱不花已经答应了,今后鞑靼不会给大明找麻烦了。
要是没什么意外的话,那个原本会在历史中取代大明的清朝,估计就要从历史中消失了。
可朱瞻培还是不敢放松警惕,他看了不少小说和影视,知道历史有时候会自己调整方向,所以他得让大明走上一条非常强大的路,强大到历史都无法改变。
朱棣点了点头,脸上带着笑意说:“好,这回瞻培真是立了大功!”
“这下鞑靼算是被打断了脊梁骨。”
不管怎么样,解决了鞑靼这个大问题,朱棣很高兴。
这次北征的收获比以往几次都大。\"皇爷爷,接下来该对付瓦剌了。”
现在就只有他们两人,朱瞻培又改口叫朱棣“皇爷爷”这样显得更亲密些,也是按照朱棣上次的要求,在没有外人的场合直接叫爷爷。\"你三叔正在瓦剌那边。”
提到瓦剌,朱棣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我已经派你三叔回来打探瓦剌的情报了,昨天刚收到他的消息。”
“瓦剌现在知道了咱们和鞑靼开战的事情,所以他们在纳木儿河边扎营。”
说到这里,朱棣问朱瞻培:“你之前送来的信上说不要我来支援你,是不是想让瓦剌知道明军和鞑靼开战了,然后引他们别乱跑?”
朱瞻培连连点头:“没错,之前最头疼的就是瓦剌老是乱跑,我们不了解地形,没法拦截他们,只能跟着他们跑,太被动了。”
“不过,只要他们停下脚步,我们就能掌控他们的动向,这样我们就重新掌握了主动权。”
朱棣听完后看着朱瞻培说:“不说别的,你就这么相信我们会明白你的意图?”
“皇爷爷还不是明白了孙子的心思嘛。”
朱瞻培笑着回答。\"这次是瞻基看出来的,要不是他理解了并直接说出来,不知道多少人会说你意气用事、鲁莽行事呢!”
朱瞻培有些惊讶,但又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然,他并不意外那些将领会反对他,他早就预料到了。
支持朱高炽的将领本来就少,那些站在朱高煦那边的人,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不管内心是否真的同意,都会批评他一番。
朱瞻培并不在乎这些,事实会证明一切,当初反对最强烈的人现在应该很后悔。
但他真正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是朱瞻基第一个看穿了他的计划。
不过细细一想,朱瞻培觉得这也正常,朱瞻基能被朱棣那么喜爱,聪明才智肯定不一般,看出他的计划也不奇怪。
朱棣说话时一直在观察朱瞻培的表情。
他故意提到了朱瞻基。
朱瞻培笑着说道:“我和大哥是亲兄弟,他的想法我能懂,这没什么奇怪的。”
朱棣听了,目光稍微停顿一下,最后什么也没说。\"皇爷爷,三叔现在还在瓦剌那边呢?”
朱瞻培赶紧换了话题,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对付瓦剌军。
朱棣点点头,“还在呢,我叫他盯着瓦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