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是为了维持瓦剌和鞑靼的平衡,实际上也是害怕杀孽太重,遭到报应!
李世民当年也是靠打仗当上皇帝的,他也有过被自己杀死的人来找他的梦。
现在朱棣也杀了很多人,他表面上不当回事,但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
唯独朱瞻培!
他说灭族就灭族,说要杀也先就一定要杀了也先!因为在朱瞻培的梦里,也先做了很坏的事情,所以他害怕梦境成真才这么果断行动。
朱瞻基为朱瞻培找到了一个台阶下,心里也舒坦了不少!他认为五弟不是别人所说的冷酷无情,而是那个重情重义的弟弟,这就足够了。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笑着端起酒杯。
兄弟俩喝了很多酒,但菜几乎没动。
外面的仆人吓得都不敢靠近他们。
直到天快黑了,两人才慢慢站起来准备离开。
临走时,朱瞻基认真盯着朱瞻培:“你说的都是真的吧?”
他并不是怀疑朱瞻培找借口骗他,而是希望这些梦里的事情都不是真的!大明真的会落到那种地步吗?
朱瞻培看出大哥的担心,缓缓点头:“我说的都是真的,但只要我在,就不会让它发生!”
他这一生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命运而来的!
朱瞻培眼里充满了自信!
朱瞻基终于放下心来,笑着挥挥手告别!
在兄弟俩心中,不知不觉间达成了一致,开始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因为朱瞻培要去攻打海盗,朱棣特意给他找了个厉害人物帮忙。
三天后。
朱棣召见朱瞻培。
朱瞻培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进了屋子,抬头一看立刻愣住了。
房间里除了朱棣和他的贴身太监,还有一个太监站在那里。
这个太监很高大,不像其他太监那样娘娘腔或者畏畏缩缩,他浓眉大眼,看起来很有男人味!
他的眼神很平静,微微弯腰正在向朱瞻培行礼。
朱瞻培心里已经猜到他是谁了,惊讶地扭头看向朱棣:“我是郑和,见过五皇孙!”
果然是郑和!
郑和下西洋可是载入史册的大事!
这位太监在历史上非常有名!
更重要的是,他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太监的传统看法!
一般人瞧不起太监,官员里面也没几个看得起他们!就算表面上对你毕恭毕敬的,背后可能就在骂你呢!因为很多人认为太监就是奸诈残忍的象征!
但郑和不一样,他不但能在战场上打仗,而且是个能征善战的太监!
朱瞻培多看了他几眼,然后收回目光转向朱棣:“皇爷爷,您这是什么意思?”
朱棣摆摆手说:“你要去对付倭寇,有些事情得告诉你。”
朱棣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说:“对付倭寇跟对抗瓦剌完全不一样,要是真想彻底解决他们,打仗的地方可不只在陆地上,海上也得打!可你想想,海上的战斗跟陆地上的完全两码事!”
朱瞻培听了点点头。
他知道朱棣有这样的担忧是很正常的。
毕竟,海战不是靠人多就能赢的,关键在于装备和经验。
装备方面,船够不够结实、够不够快,这是决定性的;而在经验上,就要看对海上的天气变化、晕船等情况是否了解,以及如何正确指挥、怎样防范敌人的进攻等等。
这些朱瞻培自己也不太懂,尤其是那些复杂的礁石区或者特殊的海域水流,可能还得依赖当地的渔民帮忙才行。
不过朱瞻培此刻却显得很有把握,因为他手里有一张小地图,这张地图可不简单,上面不仅有地形,还有风向和气候等重要信息。
如果是在草原对付鞑靼的时候,这些东西可能没什么大用场,但在海上作战中,它们可是非常关键的,甚至可以让人提前判断出敌人的下一步行动。
这时,朱棣指着郑和,缓缓地说:“他有丰富的海战经验,我叫他来帮你。”
郑和听见这话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谦逊地向朱瞻培行礼,并称赞道:“早就听说过五皇孙的大名,你在草原上击败鞑靼,又消灭了瓦剌,真是令人钦佩!”
朱瞻培听后哈哈一笑,摇摇头说:“我也很佩服您呢,敢于冒险下海探索的人可不多,很多人看到茫茫大海都会害怕,而您却愿意去做,这真的很厉害!”
朱瞻培说的是真心话。
虽然很多人爱海,但他们爱的是阳光、沙滩和美丽的海景,一旦真的需要上船远航,许多人就退缩了。
特别是在这个科技还不发达的时代,大家都害怕一去就不回来了。
郑和微微一笑,看着朱瞻培,对他的好感又增加了一分。
起初听到朱瞻培想要攻打倭寇时,郑和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心想这种在岸边来回厮杀的事情,好多陆地上的将领都不敢尝试下海呢。
可后来听说皇帝专门召见他,郑和就猜测朱瞻培可能是想打海战了,对此他心里还有点忐忑,担心朱瞻培什么都不懂,去了也没用。
但听了朱瞻培刚才的话之后,郑和就安心多了,觉得朱瞻培至少不是一无所知。
接着,朱瞻培笑着对朱棣说:“皇爷爷,有了他的帮助,我更有底气了。”
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不过,皇爷爷,动手之前,我还有一些想法想跟您汇报。”
朱棣听后抬起头,疑惑地问:“还有什么要说的?”
“听说好多倭寇其实是没办法跟大明做买卖,也不能上岸住,最后才变成海盗的。
后来人越来越多,就成了如今的倭寇。
我想跟您说,等我把这些倭寇收拾完,咱们能不能放宽海禁呢?”
朱棣一听这话,眉头立刻皱起!放宽海禁这事可不小!
他严肃地看着朱瞻培。
朱瞻培却不慌不忙,走过去指着地图笑着说:“皇爷爷,实话说,就算您不想放宽海禁,怕也是挡不住啦!”
朱棣听得脸都黑了:“这话怎讲?”
朱瞻培笑眯眯地指着倭国的一个岛:“皇爷爷您看看这个!”
朱棣冷哼一声:“就凭他,还想让大明放宽海禁?”
朱瞻培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因为这里,马上就要归我们大明啦!您要是不放宽海禁,很多大明百姓都回不了家啦!”
朱棣怒道:“胡说!这里明明是……”
说到一半忽然闭嘴,瞪大眼睛盯着朱瞻培。
朱瞻培笑嘻嘻地点点头:“所以我说得没错!虽然现在还没完全定下来,但快啦!”
朱棣仔细打量朱瞻培一眼,心里暗想,这小子也太狂了吧!
不过想想朱瞻培以前的事迹——两万人大破鞑靼,五万人灭了瓦刺,这样看来,他这番话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朱棣深吸一口气问:“你有多大概率?”
“八成!”
朱瞻培老实地回答,但实际上这八成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估计的!按照那个岛国的战力,真要说打赢他们,除非有超级大的台风把对手都吹跑才行,真是难!
郑和头一次见朱瞻培,也头一次听这种说法!那么多人都没收拾得了倭寇,朱瞻培刚见面就说要搞定整个岛国,这不是胡闹嘛!
郑和对朱瞻培的好感顿时下降了不少。
这时朱棣开口了:“这么个小地方,值得这么大动干戈吗?”
朱棣觉得朱瞻培虽然信心满满,但打仗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尤其是海上作战!海上的情况变化莫测!
朱瞻培摸摸下巴问:“皇爷爷是不是觉得两国距离太远,不值得费劲?”
两个国家中间隔了片海峡,在地图上看也就是一点点的距离,可实际上却很远!这也说明了想要跨过这片海去跟那边的岛国打交道,并不是容易的事!
朱瞻培用手搓了搓下巴,抬头望向朱棣。\"皇爷爷,咱们现在有了个养马的地方,再多弄个养鱼晒盐的地方也挺好,正好适合搞这些。”
朱瞻培的话让朱棣沉默了一会,最后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既然朱瞻培主意已定,朱棣也不好拦着,但他还是有点担心朱瞻培。\"那就让郑和带他的船陪你一起去吧,你准备带多少人去?”
朱棣赶紧提醒道,“先说好,别带太多人,你也知道,咱们才刚跟瓦剌打完仗,虽然战士损失不大,但国家的钱花了不少。
你要狮子大张口,你爹肯定不会同意的。”
“皇爷爷又在逗我啦!”
朱瞻培笑着说道,“我听我爹讲,国库里钱多得很,再说,管钱的是谁,皇爷爷你比我更清楚,他抠门得很!前两天还问我国库里的钱该怎么花呢!”
现在的明朝国库,就像是个穷疯了的人突然中了大奖一样!
而且还不止中一次,时不时就能中一次!
国库里的钱多得放不下!
朱棣冷哼一声,“钱是多,可你知道咱们缺什么吗?缺粮食和草料!”
朱棣这么一说,朱瞻培只好点头表示同意。
最后,朱瞻培伸出了五根手指。
朱棣猛地拍了一下桌子。\"五十万?不可能!绝对不行!五十万人去打那个岛国,谁都不会答应,我也不会答应,最多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