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培在一旁听了,笑着问身边的翻译他们在说什么。
翻译说完后,朱瞻培叹了口气,把翻译推到前面,对那母子说:“告诉他们,他们的爷爷回不来了。”
翻译出去说了这话后,女人显然明白了什么。
石井家的人似乎都很平静,尽管他们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朱瞻培站在他们面前,平静地说:“既然大家都做出了选择,就得承担结果,这是天理,谁也不能改变。”
女人不服气地盯着朱瞻培问:“如果换成是你,你的国家被人欺负,你会乖乖认输吗?”
朱瞻培看着她,认真地说:“我们大明的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只有胜利者才能说话。
现在,我们就是胜利者。”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举起右手。
女人哀求道:“能不能让我孩子活下来?”
朱瞻培摇头:“我担心他会成为我们大明很多人的麻烦,只有死了才最安全。”
话刚说完,朱瞻培猛然挥手,箭矢如同雨点般射出。
随着一声声倒下,人们开始发出痛苦的哭喊。
朱瞻培站在人群前面,连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丝毫同情。
在倭国北部的许多地方,类似的悲剧也在上演。
一家接一家被屠杀,倭国人这才明白,这支明军可不是好惹的,根本没打算留情。
仅仅三天时间,倭国北部众多家族便消失了。
势力最大的家族也不过是被扣押了人质。
朱瞻培非常忙碌,既要威慑又要收买人心。
他骑马急急忙忙赶到一座新城。
一看到朱瞻培带着亲兵过来,城里的倭人纷纷跑回家,还有很多人从门缝里偷偷看。
一群明军将士迎了上去,朱瞻培扫视一圈,立刻发现不少明军受伤了。
他皱眉问道:“怎么回事?不顺利吗?”
负责的将领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有不少倭人主动来对抗,伤了不少我们的兄弟,制造了一些麻烦,不过都解决了。”
朱瞻培皱眉:“那些找事的倭人,把他们的家人全抓起来,一个都不能放过。”
说着他停顿了一下,“我们是大明的战士,不是江湖上的莽夫,什么祸不及妻儿的话都是废话。
既然敢伤害我们大明的战士,对我来说,那就是死罪,全家都要杀光!”
将领一听这话,立刻站得笔直,应道:“是!将军!”
朱瞻培看他这副样子,稍微点了下头,说道:“去吧,挨家挨户敲门,让每户至少出个人来,现在咱们得拉拢民心了。”
话音刚落,一群将士就四散而去。
没多久,许多倭人就聚集到了当地最大的吉田家门前。
朱瞻培站在院子里,看着人数越来越多,才微微点头。
渐渐地,大家配合得越来越默契,那个站在朱瞻培身后的翻译老爷子,翻译的速度已经快得几乎和说话人同时了。
朱瞻培也不拖泥带水,直接说道:“听着!别害怕,我们大明军队来倭国,不是为了伤害倭国的老百姓,而是因为那些倭国海盗,一直把这里当成他们的窝点,不断骚扰我们的百姓!没办法,我们就一个目标,要把倭国变成大明的土地!”
“所以,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大明的子民了!不想接受的话,可以看看城门口挂着的人头!我不需要征求你们的意见,不管你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倭州都必须建立!”
“叫你们来,不是要听你们思考什么深奥的道理!只有三件事告诉你们:第一,分钱,每户1.8钱!像刚才那种富有的人家,他们的财富多半是从你们身上搜刮来的,我们大明讲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二,从明天起,你们手里的倭国书籍,想烧就烧,你们的孩子有机会去大明办的学堂学习,学大明的语言和知识!要是学得好,还能乘船去大明做官呢!”
“第三,有人会教你们大明的知识和礼仪,还有很多东西,我希望你们尽快适应大明的生活,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至少我不想下次再来的时候还要靠翻译给你们说话!再说,要是你们想到大明做生意,总得学会说大明话吧。”
朱瞻培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一开始,倭国百姓吓得聚在一起,后来慢慢不那么紧张了,带着几分怀疑地看着朱瞻培。
他们心里嘀咕,朱瞻培说的是真是假。
朱瞻培讲了许多关于大明的事情,以及成为大明子民的权利和义务,到最后才发现大家眼中的担忧。
朱瞻培笑了,只要不是恨他就行,说明这个地方有戏。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好了,我再多说也没用,得做点实际的事。
接下来,我会派人挨家挨户登记壮丁,登记完后,按照人头分钱分粮,还有一些大明的福利,我也让人安排好。
如果家里有人生病,能的话,希望大家能自愿派些人去大明学医。”
翻译说完,朱瞻培拍了拍手让大家散去。
这时,倭国人全都跪在地上向朱瞻培行礼。
朱瞻培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将领们,哈哈大笑,“都别行礼了,这不是我的恩赐,是皇帝赏给大家的!该向哪边行礼,你们懂的!”
他对倭人们指了个方向,意思是让他们对着京城的方向跪拜。
做完这事,朱瞻培累得够呛,直接去了后院。
管理这座城的将领紧随其后,跟着他来到吃饭的地方。
朱瞻培饿得慌,嘴里还在嘟囔,“倭人的饭实在难吃,你要是饿了就一起吃点吧,边吃边聊。”
那将领不管肚子饿不饿,坐下再说。
朱瞻培一边吃一边看着他说:“让他们给皇帝叩头,等于给他们心中立了个神,以后好管他们。
你今天之内把要杀的都处理了,还要挑些人才接管全城,其余的送去中军报到!”
将领听了这话,顿时愁眉苦脸,“将军,这事不好办,咱们的弟兄大多是粗人,不认字……”
朱瞻培冷哼一声,“我说的是从咱们军里挑吗?要是这些人不安分,咱们的人不就有危险了吗?从倭人里找!会说咱们话的优先!总之快把这里稳住,让他们有事找中军,咱们还得去倭国中部一趟呢!”
将领连连点头,没想到事情这么紧急。
犹豫片刻,将领问:“将军,要不缓几天再动手吧?”
朱瞻培摇头,“倭国现在像一盘散沙,一旦他们缓过劲来,聚在一起,咱们就麻烦了,能早动手就早动手。”
说着,朱瞻培一口气喝完了汤,忽然想起什么,赶紧说:“对了,那些投靠我们的家族,优先安排下,每个家族给几个名额,别多,但也别少,尽量让他们在这城里的地位占一半。”
这“一半”
很重要,主要是关键职位得安排妥当。
这招在大明很常见,这是平衡之术,朱瞻培用的就是最简单的平衡法!
让家族和百姓对立起来,这样他们就不会反叛,反而会争相巴结自己!
擦擦嘴,朱瞻培站起来,大步走出去,“带吉田家家主过来,我亲自处置他,一会你想几个罪名,我念完就动手,还得赶往下个城……”
将领听后,震惊地看着朱瞻培!
这时他才注意到,朱瞻培一脸疲惫,狼狈不堪,好像很久没睡,看起来特别憔悴!
当然可以。
朱瞻培年纪轻轻,但看起来可沉稳得很。
手下将领实在熬不住,问:“老大,你不歇会?”
朱瞻培摇头不语,站起来就往刑场走。
等待期间,他居然直接睡着了,直到有人押来吉田家主,他都没醒。
手下心里挺愧疚,小声对侍卫说:“要不等将军醒了我再去?”
侍卫叹气:“这都两天没好好睡觉了,最近一直在忙,他说有事就得叫他,不然就是咱们失责,我们也拦不住。”
他们走到朱瞻培休息的地方,只见他靠着胳膊趴在桌上,睡得迷迷糊糊的。
侍卫轻轻推了推他,喊了声“将军”朱瞻培猛然清醒过来。
一开始他还愣神四顾,后来忽然反应过来:“人带到了吧?我这就去。”
到了刑场,看见底下还有些倭人,他就大声宣布吉田家主的罪状,让他跪下向百姓认错。
吉田家主呸了一声,骂道:“你们这些明朝走狗!别做梦让我们投降!”
朱瞻培不紧不慢地拿着刀走近,盯着吉田家主说:“现在又谈什么民族尊严?大明哪次欺负过倭人平民?反倒是你们家祖孙几代,没少干坏事吧?”
经历这么多事,朱瞻培很快分清了两边立场。
他的话一说完,围观的百姓再无怨言,反而觉得跟朱瞻培是一伙的!
吉田家主被他这么一搞,竟不知如何应对。
这时,朱瞻培高举大刀,一刀下去,一颗脑袋滚了出来。
看着欢呼的倭人,他笑了笑,回屋穿上盔甲,准备赶往下座城池。
同一时间,朱棣派来的使者也抵达倭岛,正在打量这片陌生的土地。
其中有个是朱高燧派的,虽没多说,但他清楚此行的重要性——阻止朱瞻培统一整个倭国!
两天后,大军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