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上面的两个人,影响的还是接下来的江湖。那接下来的人,则是益都之乱的下半场中,绝对的主角。
河北道,慈州,太岳山,羽玄门。
真武大殿前。
张三已经跪了许久。
因为侍猪郎中的小九跑了之后,张三曾奉命下山。去了临安,遇见了景瑜,在金鹰镖局嗅到了独属于他们侍猪郎的气味。
于是,张三顺着这条线查了下去。
只是,越查,事越大。
慢慢的,二十年前的事,开始浮出水面。可接下来,引出的事越来越大,引出的人也越来越杂。再然后,便有了当前的一幕。
大殿之内,一个声音缓缓出了出来:“命也,运也。二十年前,此事的起因在侍猪郎。二十年后,重新将它翻出来的,也是侍猪郎。”
“本是一门秘籍。”
“按照常理而言,从流出去的那一刻开始,便意味着已经被人所熟知。可我羽玄门的禁书,却不是那么好读的。哪怕是流出去了,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看不明,读不懂,拿到秘籍又能何妨。”
“可谁曾想到,二十年过去了,还有人念念不忘。长生,长生,这两个字,当真那么吸引人吗。你的事,我允了,告诉世人,我道门的态度。”
听到这里,张三一个头重重的磕在地上:“谢师祖。”
磕完后张三便起身,顺着台阶往下走。
没走几步,便看到了三个人。
此时这三个人身上都还有些脏,带着淡淡猪圈的味道,想必是给猪喂食后急着赶来的。张三看着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淡淡的道:“一逸师兄,您也要下山吗?”
被称为一逸师兄的道士看上去有五六十岁的样子,身形偏瘦,看着张三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二十年前,‘长生’二字本就是我说漏了嘴。”
“二十年后,小九也是从我口中得知了‘长生’。”
“于情于理,这都是我惹下的祸事,自当由我处理,怎么也不能光看着师弟操劳。”
二十年前,一名安乐堂的老太监来羽玄门,求见道门魁首。可没得到所求,下山的路上遇到了正在喂猪的一逸。攀谈之中,引着一逸说出来在道门的禁书中,有一本名曰“长生”。
也因此,才有了三奇物之一的“长生诀”。
此事事后羽玄门并未追究。可一逸知道,江湖上有太多人,因为这“长生诀”而死。对于一逸而言,这件事成了他求道路上的一道天堑。
跨不过,只能永远停在此岸。
张三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一逸师兄旁边的人,道:“五百师兄呢?”
五百的身形较为魁梧,乱发如钢针倒竖,虬髯也不曾打理,看上去乱糟糟的。那铜铃般的眼珠扫过之处,总带着三分醉意的凛冽杀气。
说是道士,倒更像个杀手。
而且还是酗酒的那种。
五百笑呵呵的道:“嗐,一逸师兄和七七师妹都要下山,我自己留在山上干啥。再说,这是咱们侍猪郎的事,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张三看向三人中唯一的女子:“师妹想下山?”
七七的年龄和张三相仿,穿着一身宽大的道袍看不出身材如何。此时面对张三的疑问,七七气不打一处来:“废话,你倒是在山下玩的欢,我也要下山,我不喂猪了。”
一逸、张三、五百、七七,再加上在逃的宋九计小九,便是一、三、五、七、九,太岳山五名侍猪郎。
世人皆是瞧不起侍猪郎。
甚至就连太岳山上的门人,也有些看不上他们。那从猪圈出来后浓烈的气味,也让那些不明就里的同门们,躲得远远的。
但是他们自己都知道,能成为侍猪郎,都有着各自的缘由。
听到三人的答复,张三点了点头:“师祖已经答应了,这一次,我们一起下山!”
就在这时,从真武大殿中突然飞出一把宝剑。
一声剑鸣,冲破云霄。
整个羽玄门所有在练剑之人,仿佛都听到了这一声剑鸣般,不由自主的望向了真武大殿的方向。这一刻,太岳山上光华大盛、众剑俯首。
这剑带着剑鞘,飞到了一逸手中。
四人入眼后,便知道这就是长年挂在真武大殿上的真武剑。传说中,道门之祖留下的镇派宝剑。紧接着,张三一脸诧异地回头看向真武大殿。
师祖的意思,四人都已知晓。
若遇不敌,可凭此晋升宗师。剑落在一逸手中,便是将这个机会给了一逸。
一逸在太岳山养了几十年的猪。在这几十年间,羽玄门的各种人都见了一个遍。有天赋奇高的,有厚积薄发的,有长望大道的,也有刻舟求剑的。
到这个时候,自身如何,他心里跟明镜一样。
因为二十年前的事,他心中一直有愧,自己的契机卡在了心劫。但若是以真武剑入宗师,也不算辱没了他这几十年的修道之心。
一逸拿着真武剑,朝着真武大殿的方向施以大礼:“谢师祖!”
接下来,便是师祖的一一嘱咐。
“一逸,拿着真武剑,代表着便是我羽玄门的道理。打赢了,告诉他们羽玄门怎么想的。打输了,会有辈分高的下山。”
“你的心劫,在羽玄门,压根就不是事。”
“也快到了花甲的年龄,放宽心。”
一逸再拜:“弟子记住了。”
“张三,修道之人,念头通道最为重要。别学你师兄,钻那牛角尖。你那境界,不想压便不压了。以你的天赋,不需要什么厚积薄发。”
“你若想,可一直发!”
张三拜首:“弟子知道了。”
“五百,此次下山,我许你杀人。但不可滥杀无辜,动手之前需要同时得到一逸和张三的同意。”
五百兴奋地道:“师祖,您就瞧好吧!”
“七七,你……,下山后多听师兄的话,少惹事。”
七七笑着说道:“放心吧师祖,七七现在学乖了,只劁猪,不劁人。”
师祖最后一句是对四人说的:“去吧。”
四人再拜,并脸色严肃的同声说道:“此去,定当斩断‘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