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过小玩偶握在手里,“谢谢医生姐姐。”孩子的爹娘也对苏星染说:“谢谢医生同志,我们先带孩子回去了,明天再带孩子来消毒伤口。”
苏星染点了下头,目送他们一家三口离开。苏星染回过头想回到诊室里面,一转身差点撞上站她后面的小柳护士。
“小柳姐姐,你这是干嘛呢?是找我有什么事吗?”苏星染有些疑惑的问,毕竟小柳护士是站在她身后不动的。
小柳护士竖起大拇指说:“星染你还真的是厉害,那缝合伤口技术比老医生都好。”小柳护士走近些压低声音,“有人说你是个关系户,不然年纪轻轻的怎么能来医院实习。我感觉你这技术怕是经验多了才练出来的。”
苏星染还真不知道有人在背后说她,不过也没关系了她还真的是个关系户。虽然她是正经通过考核进来的,但也是师傅、校长、老师推荐才有机会的。
对上小柳护士的疑惑苏星染能理解,疑惑的是她年龄小哪里来的多经验。苏星染只能挑些答案告诉她,“小柳姐姐,我十二岁开始学医了,十三岁开始用受伤的动物进行伤口缝合。慢慢的习惯了就成了你们说的技术好。”
小柳护士咽了咽口水她真是服了,星染竟然是用动物练出来的技术。十三岁的女孩经常对着血淋淋的动物,小柳护士觉得活该苏星染吃医生这碗饭。
苏星染回到诊室,沈秋坐在办公桌前拿着笔在本子上写。看到苏星染回来了停下笔招呼她过来坐。
沈秋问苏星染,“星染,我看你缝合伤口的技术,伤口缝合得挺漂亮的,比行医多年的医生还要精湛。你的师傅和任课老师没提过你,有缝合这方面的多经历。”
苏星染明白沈主任是和小柳姐姐一样,有些疑惑她的技术,在这个年龄是怎样学来的。苏星染还是以刚才和小柳护士说过的话,来回应沈主任。
苏星染坐在自己的办公凳子上,“沈主任,我的缝合技术是通过给受伤的动物,进行缝合练出来的。在村里和师傅一起行医的时候,也会遇到需要缝合的受伤村民。我通过镇上的考试获得行医资格后,遇到缝合伤口的都是由我来缝合。”
沈秋看着苏星染,“你师娘留下来的医书和笔记给了你是吗?”
苏星染不知道沈主任是怎样知道,师娘有留下笔记和一些医书。苏星染坦白的说:“是的,师傅把它们给了我。沈主任您是怎么知道的?”
沈秋笑了一下,“你师娘她从来不藏私的,以前她还给过我笔记呢。当然了在你手上的医书可能有本是我送给她的。”
苏星染听到沈主任的话,她第一时间想到了那本外国的医书。上面是外语但是有人写上了华语,方便华国人观看。
苏星染做了个无声的嘴型,沈秋看见了点了点头表示是对的。有病人进来看病了,俩人的话题到此结束。
因为这次临时救急,大家知道了苏星染的能力。之后遇到这些情况,护士都是直接找苏星染。
沈秋每次遇到做手术的病人,把苏星染带到手术室里面让她观看,遇到小手术的病人直接让苏星染动手去完成。沈秋看着把手术完成得非常完美的苏星染,她就知道这孩子一直在藏私。
时间过得很快,苏星染已经非常适应目前的状态。在医院实习的半年时间里,苏星染是过得充实而踏实。期间她收到了几封顾墨离的信,顾墨离是从梁云那里得知,苏星染不在学校去了医院实习。
顾墨离的信是直接寄到了医院,苏星染收到信会回复给他。聊的都是些日常,两人就像互相不见面的笔友那样交谈着。
1978年末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停止,大批的知青返回城市。第二件事是华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苏星染看着最近街上多了许多年轻人,知道这些都是最近返回城里的知青。年关将至苏星染也准备要回家过年了。
在过年的前的一个星期苏星染坐着火车回了家。黄振华是不放心苏星染一个人回家的,但是苏星染再三保证自己会保护好自己。黄振华也只能随她的意了。
苏国民和曾惠兰知道女儿要回来了,俩人是激动得晚上都睡不好觉。在苏星染回到那天是黄泰安接的她。
黄泰安接了调令,年后他正式调回京市。他选择了在石头镇过最后一个回京市的年。看到苏星染黄泰安不得不感叹女大十八变。
苏星染看着来接她的黄泰安,“泰安大哥许久不见麻烦你了。”
黄泰安笑眯眯的说:“说这客气话干什么,你呀长大了不少也长高了。快上车吧这天气怪冷的。”
在路上苏星染得知,黄泰安年后调回京市的事情。黄泰安告诉苏星染,他和他媳妇是年初五回京市,孩子已经被接回京市过年了。苏星染要是想回京市可以和他们夫妻一起。
车子行驶到苏家村,苏星染看着差不多一年没有踏进的村子,心里也有点激动的。黄泰安把苏星染送到家门口驱车离开了,他还有事情要做有点赶时间的。
苏国民和曾慧兰听到外面的动静,赶紧走出来看。看到门口站着的是苏星染,曾慧兰走过来抱住苏星染。
“染染,快进家里,是不是冷坏了。”曾慧兰拉着苏星染往屋里面走,一边走一边问。苏国民在后面提着苏星染的行李走进屋里。
苏星染看着喋喋不休的娘,脸上染上了笑意。“娘,我不冷,我穿的衣服很厚很暖和。”
一家三口走进屋里,屋子里面有烤火比外面暖和很多。曾慧兰拉着苏星染坐下来,苏国民把行李放在旁边也坐了下来。
曾慧兰问苏星染,“染染在医院实习累不累呀!和医院里面的医生、护士相处得怎样?”
苏星染看了下旁边倾听的爹,还有等着她回答的娘。“爹、娘,你们放心,我不累。带我的沈阿姨她人很好的,对我很照顾。那些护士医生对我也很友好的,有个护士姐姐把我当妹妹那样对待的。”
知道苏星染过得好,苏国民和曾慧兰也放下心了。知道苏星染是今天回到的,一大早曾慧兰就起来擀面条。
苏星染吃着爹娘准备好的面条,身上和心里都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