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念。”
信使展开那封被汗水和泥水浸染的信件,大声念道:“……阎王口险段,幸得淮州高氏子高瑞,以家传‘固石秘方’连夜抢修,今晨洪峰过境,安然无恙!其坚固远胜旧法百倍!臣亲眼所见,其状如磐石,滴水不漏!高公子愿献此秘方于朝廷,分文不取,只求……只求工部配合,进行更大范围验证,以救危局……”
信使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起初还带着急促,念到后面,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声音不自觉地放缓。
整个大堂,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李宗延猛地抬起头,浑浊的双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他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说什么?阎王口……挡住了?用什么‘固石秘方’?淮州高家?”
旁边的几位工部司官也是面面相觑,满脸的不可思议。
“回……回大人,信上是这么写的……”
信使也被这阵仗吓到了,结结巴巴地回答。
“荒谬!”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司官忍不住出声。
“尚书大人,张启明是不是被洪水吓糊涂了?什么家传秘方?一个商贾之子,懂得什么治水?依我看,定是那阎王口地势特殊,侥幸罢了!怎可轻信?”
“是啊,大人!”
另一人也附和道。
“自古治水,皆赖土石木料,从未听说过什么‘固石秘方’。此事太过蹊跷,恐是张启明急于脱罪,胡言乱语!”
质疑声此起彼伏。
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工部耗费无数人力物力都束手无策的天灾,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用所谓的“秘方”解决了?
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
李宗延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何尝不觉得匪夷所思?
但……张启明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为人虽然有时急躁,却绝非信口开河之辈。
而且,信中言之凿凿,“亲眼所见”,“滴水不漏”,这不像是作伪。
最关键的是……时间!
皇帝的七日之限,就像悬在脖子上的铡刀!
如今已经过去了两日,前线依旧是兵败如山倒!
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赌一把!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比现在等死强!
“够了!”
李宗延猛地一拍桌子,打断了众人的议论,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灾情紧急,刻不容缓!本官不管它是什么秘方,也不管那高瑞是何来历!只要它真能挡住洪水,就是救命的稻草!”
他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传本官命令!”
“命工部郎中张启明,全权负责此事!”
“同意高瑞所请,立刻组织进行正式试验!人手、物料,工部全力支持!”
“但是!”
李宗延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试验必须在张启明的严密监督下进行!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记录在案!若证实有效,则不吝重赏!若……若发现是弄虚作假,妖言惑众……”
他没有说下去,但那冰冷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后果自负!
“尚书大人英明!”
堂下官员齐声应道。
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尚书大人已经拍板,而且是在如此绝境之下,他们也只能选择遵从。
李宗延挥了挥手,让信使立刻将命令传回前线。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阴沉的天空和远方滔滔黄河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祷着。
高瑞……固石秘方……希望,你不是下一个破灭的泡影!
大胤,真的经不起再一次的失败了!
工部尚书李宗延的命令,如同救命的甘霖,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回了黄河前线。
当那封盖着工部尚书大印、墨迹未干的公文被送到张启明手中时,这位工部郎中几乎是颤抖着双手接过的。
“快!快念!”
他甚至等不及自己细看,急声催促着信使。
信使也顾不得喘口气,扯着嗓子将尚书大人的命令吼了出来。
“……兹令工部郎中张启明,全权负责‘固石秘方’试验事宜!淮州高瑞所请,人手、物料,工部当全力支持,不得有误!试验全程,须由张启明严密监督,记录在案,若证实有效,朝廷不吝重赏。若……若有虚假,严惩不贷!”
“呼——”
张启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只觉得连日来压在心头的巨石终于被搬开了一半。
尚书大人,赌了!工部,赌了!
他紧紧攥着那份公文,仿佛攥着最后的希望,激动得脸颊涨红,连声音都带着颤音。
“好!好!尚书大人英明!英明啊!”
旁边的钱立也是一脸复杂。
他亲眼见证了阎王口的奇迹,心中虽仍有疑虑,但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期待。
这高家三少,当真有通天彻地之能?
“大人,那我们现在……”
钱立看向张启明。
“去找高公子!”
张启明当机立断,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尚书大人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也下了最严的命令!成败在此一举,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他带着钱立,还有几名亲兵,几乎是小跑着找到了正在河堤边仔细观察水流和土质的高瑞。
“高公子!”
张启明人未到,声音先到,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高瑞缓缓转过身,看着急匆匆赶来的张启明,脸上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早已料到这个结果。
“张大人,看样子,是有好消息了?”
“正是!天大的好消息!”
张启明将手中的公文递给高瑞,激动地说道:“高公子请看!尚书大人已经准了!工部将全力支持你的试验。人手,物料,要什么给什么!”
高瑞接过公文,快速扫了一眼,重点落在了“全力支持”和“严密监督”几个字上,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一切,尽在掌握!
“不过……”
张启明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尚书大人也说了,试验必须由本官全程监督,每一个环节都要详细记录。高公子,兹事体大,你可明白?”
“小子明白。”
高瑞将公文递还给张启明,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既然尚书大人和张大人如此信任,小子定当竭尽所能。不过,丑话说在前面,试验期间,所有参与此事的人员,无论是工部的官吏、工匠,还是临时征调的民夫,在技术层面和具体施工上,必须完全听从我的指挥!”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张启明和钱立。
“时间紧迫,洪峰随时可能再来,试验场上,容不得半点迟疑和折扣!若有人阳奉阴违,或自作主张,影响了试验效果,这个责任,小子可担不起,也请张大人……秉公处理!”
这番话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