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黔山灯草记:苗疆医韵传千古

下卷·第一回 暑热侵体货郎聋 辨证加减合肾阴

入夏的都柳江,水汽裹着暑气,像张密不透风的网。这天午后,寨口的老榕树下,忽然来了个背着货箱的汉子,汉子姓马,是走南闯北的货郎,此刻却瘫坐在石凳上,脸色蜡黄,额头上的汗像断了线的珠子,嘴里还嘟囔着:“听不见……啥都听不见……”

寨里人把他扶到岩爹家时,马货郎的耳朵里已经开始嗡嗡响,喊他名字,他只会茫然地摇头,偶尔还捂着头皱眉——像是头痛。阿木刚从药坪回来,背上的竹篓还装着新鲜的灯草,见此情景,立刻放下篓子,学着岩爹的样子,先摸马货郎的脉。

“师父,脉跳得又快又细,像是被火烤干的溪流。”阿木的声音带着几分不确定,又翻开马货郎的舌苔——舌面红得像烧过的木炭,还泛着一层干皮。岩爹蹲下来,用手背碰了碰马货郎的手心,烫得像刚从火塘里拿出来的陶罐:“是暑热伤了津,热毒堵了听路,还伤了肾阴。”

“肾阴?”阿木愣了愣,之前治的都是娃娃,岩爹没提过“肾”。岩爹指着马货郎的腰:“他走了半个月的路,白天晒,夜里露,劳累过度,肾里的‘水’就少了。肾开窍于耳,肾水不足,就像田里没水,禾苗会枯,耳朵也会‘枯’——光清热毒不够,还得补点肾阴。”

马货郎听不懂这些,只急着说:“老丈,您救救我,我还得去下一个寨送货,听不见咋跟人做生意啊!”岩爹拍了拍他的肩:“莫急,药能通听路,也能补‘水’。”说着,转身从药柜里取出两个布包,一个是晒干的“麦冬”,另一个是“枸杞子”——麦冬是春末在山涧边采的,根须肥嫩,性微寒,能养阴生津;枸杞子是去年晒的,红得像玛瑙,性平,能滋补肝肾。

“麦冬把暑热耗的‘津’补回来,枸杞子把肾里的‘水’添上,再配着灯草清热毒、通窍,三股劲往一处使,听路就能通。”岩爹一边说,一边让阿木捣药。阿木把新鲜灯草果实、麦冬、枸杞子按四比二比一的比例放进药臼,加了两勺山泉水——这次加的水比之前多,因为要让药泥更润,才能带着养阴的药性渗进耳窍。

捣药的时候,阿木注意到,麦冬捣开后有黏黏的汁液,混着灯草的清苦和枸杞子的微甜,气味比之前的药泥更醇厚。“这药泥要敷得比平时厚点,”岩爹嘱咐,“养阴的药要慢慢渗,就像给干田浇水,得浇透,不能只湿表面。”阿木点点头,用竹片挑着药泥,轻轻敷在马货郎的耳道口,还特意用指腹轻轻按了按,让药泥贴得更紧。

除了外敷,岩爹还让阿木煮了碗麦冬枸杞水,放了点冰糖:“每天喝三碗,早上空腹喝,养阴的效果最好。”马货郎接过碗,一口饮尽,只觉得喉咙里凉丝丝的,之前的干渴感少了大半。

接下来的几天,阿木每天都给马货郎换药、煮水。第一天傍晚,马货郎说耳朵里的嗡嗡声小了,头痛也轻了;第三天,他能听见阿木捣药的“咚咚”声,还能顺着声音找到药臼的位置;到了第五天清晨,岩爹让阿木在院外摇铜铃,马货郎坐在屋里,居然能准确说出铜铃在“东边”!

“听见了!真听见了!”马货郎激动得站起来,背着货箱就要给岩爹磕头,被岩爹拦住了。“不是我能,是药能,是你自己的身子能。”岩爹笑着说,“以后赶路,晌午要找树荫歇着,多喝温水,别让暑气再伤了身子。”马货郎连连点头,临走前,还特意买了块花布,送给阿木——说是谢他天天换药。

阿木拿着花布,站在药坪边,看着马货郎的身影消失在山路尽头。岩爹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记住了,成人和娃娃不一样,娃娃是纯阳之体,病来得快,去得也快;成人劳累多,身子里的‘亏’也多,治病要顾着‘补’,就像补衣服,破了要缝,布薄了还要加层衬。”阿木摸了摸身边的灯草,红萼在阳光下晃着,像是在点头——他忽然觉得,这草不仅能通听路,还能帮他通“医理”的路。

下卷·第二回 风寒误用药生害 温散调和救危局

秋凉的时候,寨老阿公的老伴忽然听不见了。阿婆今年六十多岁,前几天淋了场秋雨,就开始怕冷、咳嗽,没过两天,耳朵就“哑”了,喊她吃饭,她要么没反应,要么答非所问。寨老急得不行,想起之前岩爹用灯草治好了那么多娃娃,就让儿子去药坪采了把灯草,捣成泥给阿婆敷耳朵。

可敷了两天,阿婆的耳朵不仅没好,反而更疼了,夜里疼得睡不着,还发起了低烧,咳嗽也加重了,痰是白色的,像泡沫。寨老这才慌了,背着阿婆就往岩爹家跑。

岩爹刚给阿木讲完“寒热辨证”,见寨老背着阿婆来,赶紧让阿婆坐在火塘边的竹椅上。阿木先摸阿婆的脉,脉跳得又慢又沉,像被冻住的溪流;再看舌苔,白得像霜,还厚厚的一层;翻开阿婆的耳朵,耳道口红肿得厉害,比马货郎的还严重,阿婆一碰就疼得皱眉。

“是风寒束表,窍闭不通,还误用了凉性的灯草。”岩爹的眉头皱得很紧,“阿婆年纪大了,身子虚,淋了秋雨,风寒就钻进了身子,堵了听路。灯草是凉性的,用它敷耳朵,就像在冰上加雪,风寒更重了,能不疼吗?”

寨老听了,后悔得直拍大腿:“都怪我!见娃娃用灯草有用,就想着给阿婆用,没问您……”岩爹摆了摆手:“不怪你,是病不一样。治病就像种地,水稻要水,荞麦要旱,不能都用一种法子。风寒致聋,要‘温散’,不能‘清热’。”

说着,岩爹从药篓里拿出两样东西:一把新鲜的“生姜”,是阿木昨天从自家菜园里摘的,姜皮黄亮,带着辛辣气;一把“葱白”,是寨里阿嫂送的,白得像玉,根须还带着泥土。“生姜能散寒,葱白能通阳,两样都是温性的,能把风寒‘赶’出去。”岩爹让阿木把生姜和葱白捣成泥,再加入少量晒干的灯草粉末——这次不用新鲜灯草,是因为晒干的灯草性凉稍减,还能保留通窍的功效,再配上生姜葱白的温性,就能“凉温相济”,既通窍,又不加重风寒。

捣药的时候,生姜和葱白的辛辣气混着灯草的清苦,飘得满屋子都是。阿木一边捣,一边记:风寒致聋,用温性药散邪,配少量凉性通窍药,不能单用凉药。岩爹看着他,补充道:“这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要‘寒热并用’,就像冬天烤火,不能离太近,也不能太远,要刚好暖和。”

给阿婆敷药时,岩爹特意用温热的布巾先擦了擦阿婆的耳周,再把药泥敷上——温布巾能让耳周的血脉活络,药气更容易进去。“每天换两次药,换之前都用温布巾擦耳朵。”岩爹又嘱咐寨老,“再给阿婆煮点生姜葱白汤,放片红糖,喝了发点汗,风寒就能散得快些。”

寨老抱着阿婆回去后,阿木心里一直不安:要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也误用灯草?岩爹看出了他的心思,拉着他坐在火塘边,指着竹筛里的灯草:“阿木,你要记住,药没有‘神’的,只有‘对’的。灯草能治热毒致聋,却治不了风寒致聋,就像刀能砍柴,却不能耕地。以后治病,先看‘证’,再选‘药’,证对了,药才有用;证错了,药就是害。”

第二天一早,阿木就去了寨老家。阿婆的低烧退了,耳朵不疼了,见阿木进来,还能笑着说“阿木来了”。阿木又摸了摸阿婆的脉,比昨天有力了些,舌苔也薄了。他给阿婆换了药,又煮了碗生姜葱白汤,看着阿婆喝下去。

到了第五天,阿婆已经能听见火塘边的柴火声,还能跟寨老聊天了。寨老拉着阿木的手,一个劲地夸:“阿木,你跟你师父一样,会看病了!”阿木笑着摇头:“是师父教得好,让我知道要先识证,再用药。”他抬头望向山坳的药坪,秋风里,灯草的红萼轻轻晃着,像是在提醒他:医理不是死的,要跟着病走,跟着人走。

下卷·第三回 中原医籍传苗寨 灯草菖蒲融新方

冬雪初落的时候,一个穿着信使服饰的人,踩着雪走进了寨——是沈敬之托人从镇远府捎来的包裹。包裹里装着两本线装书,一本是沈敬之自己整理的《苗疆医案》,里面记满了阿妹、小石头、阿瑶、马货郎的病例,还有他写的批注;另一本是《千金方》的抄本,沈敬之在扉页上写着:“老丈惠存,中原医理与苗疆医韵相通,愿共探医道。”

岩爹拿着《千金方》,虽然不认汉字,却让阿木念给他听。阿木识过几年字,沈敬之之前也教过他一些中原文字,他翻到“耳疾门”,念道:“治耳聋,用菖蒲、巴豆仁、松脂,捣丸塞耳,日一易之。”

“菖蒲?”岩爹来了兴趣,“是山里长的那种,叶子像剑,开紫花的菖蒲吗?”阿木点头:“是啊,春天在溪边能见到,沈先生说,菖蒲能开窍醒神,通耳窍。”岩爹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灯草能通窍清热,菖蒲能开窍醒神,要是把两样配在一起,是不是能治更难治的耳疾?”

刚好,寨里的老猎手阿山来了。阿山年轻时曾在山里被毒蛇咬过,当时救得急,却留下了病根——每年冬天,耳朵就会听不见,还伴有头晕、记忆力差,已经有五年了。之前岩爹用灯草给他敷过,能缓解几天,却不能根治。

“阿山的病,是当年蛇毒没清干净,伏在肝肾里,冬天阳气弱,毒就发作了,堵了听路,还伤了神志。”岩爹诊断道,“之前只用灯草,能清表面的毒,却清不了伏在深处的毒,也醒不了被毒伤的神志。”

阿木想起《千金方》里的菖蒲,提议道:“师父,咱们用灯草配菖蒲试试?菖蒲能醒神,说不定能把伏毒‘引’出来。”岩爹点点头,让阿木去溪边采菖蒲——冬天的菖蒲虽然叶子黄了,根茎却还饱满,性温,能开窍,刚好能中和灯草的凉性,还能醒神。

阿木把新鲜菖蒲的根茎洗干净,切成小块,和新鲜灯草果实按一比二的比例放进药臼,又加了少量晒干的“菊花”——菊花性凉,能清肝明目,还能清热解毒,因为阿山的头晕是肝火上扰所致。捣药的时候,菖蒲的清香混着灯草的清苦和菊花的微甘,气味比之前的药泥更复杂,却更醇厚。

“这药要分两步用,”岩爹说,“第一步,用少量药泥塞耳,每天换一次,让菖蒲的气先醒神;第二步,三天后,再加少量菊花水调药,敷在耳周,让菊花的气清肝火。”阿木记在心里,给阿山敷药时,特意只塞了一点点药泥,怕菖蒲的温性太烈,伤了阿山的耳窍。

接下来的三天,阿山每天都来换药。第一天,他说头晕轻了些,能记住自己放猎枪的地方了;第二天,他能听见远处的鸟叫,虽然还不清楚;到了第三天,阿木按岩爹的嘱咐,加了菊花水调药,敷在阿山的耳周。

第五天清晨,阿山背着猎枪来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岩爹,阿木,我听见山鸡叫了!就在东边的坡上!”他还说,夜里没头晕,睡得很沉——这是五年来第一次。岩爹让阿木给阿山摸脉,脉比之前有力了,舌苔也不黄了。

“菖蒲醒了神,灯草通了窍,菊花清了肝火,三样配在一起,就像三个猎人合作,一个找路,一个引兽,一个射箭,才能把‘毒兽’赶出去。”岩爹笑着说。阿木翻开沈敬之的《苗疆医案》,在阿山的病例后面,写下了“灯草菖蒲散”的配方和用法,还画了菖蒲和灯草的样子——他想,以后要是有人遇到类似的病,就能照着这个方子治了。

沈敬之后来收到岩爹托人捎去的信,信里写了灯草配菖蒲的病例。他在回信里写道:“苗疆医实践之妙,中原医理文献之详,相合则如虎添翼,此乃中华医道之幸。”阿木把这封信读给岩爹听,岩爹笑得很欣慰:“不是苗疆的医好,也不是中原的医好,是合在一起的医好。就像山里的水和田里的土,合在一起才能种出好庄稼。”

下卷·第四回 邻县求教学医道 疫起群防传灯草

转年开春,邻县的大夫周先生,背着药箱,千里迢迢来苗寨求学。周先生在邻县开了家药铺,听说苗寨的灯草能治聋哑,特意来拜师——他那里有几个聋哑病人,治了几年都没好,想学着用灯草治病。

岩爹没藏私,让阿木带着周先生去药坪认灯草。“灯草要认红萼的,白萼的没用;要长在向阳的坡地,湿而不涝的地方,这样的灯草性凉而不寒,通窍的效果最好。”阿木指着灯草的茎,“您看,茎是空心的,空心才能通气,通气才能通窍;根要浅,浅才能吸山里的凉气,凉气才能清热毒。”

周先生蹲下来,仔细看灯草的红萼,还用手摸了摸空心的茎,感叹道:“之前只听说灯草能治耳疾,却不知道认草还有这么多讲究。”阿木又教他炮制灯草:“新鲜的灯草果实,捣敷治急症,比如高烧致聋;晒干的灯草果实,研末配药治慢性,比如宿疾致聋;要是配温性药,就用晒干的,减凉性;配凉性药,就用新鲜的,增凉性。”

接下来的一个月,周先生跟着岩爹和阿木看病。他看阿木用灯草配麦冬治好了一个商人的暑热聋哑,用灯草配生姜治好了一个农妇的风寒聋哑,用灯草配菖蒲治好了一个秀才的宿疾聋哑,越学越佩服:“苗疆的医理,看似简单,却藏着大智慧——都是从生活里来的,实用,管用。”

岩爹笑着说:“不是智慧大,是日子教的。山里人看病难,只能从身边的草里找法子,看哪种草能治哪种病,看的多了,试的多了,就懂了。”他还让阿木把这些年记的医案,抄了一份给周先生:“这些都是日子里熬出来的理,你带回去,能帮一个人,就是好事。”

周先生走后没多久,邻寨就爆发了热毒——因为天旱,山里的热毒重,很多孩子发了高烧,烧退了就听不见了。邻寨的草医慌了,派人来苗寨求助。

岩爹年纪大了,走不动远路,就让阿木带着寨里的年轻人去支援。“记住,先辨证,再用药。”岩爹把药臼交给阿木,“热毒轻的,只用灯草;热毒重的,加地胆草;有咳嗽的,加桔梗;成人劳累的,加麦冬枸杞。莫慌,按日子里教的来。”

阿木带着药篓和医案,跟着年轻人去了邻寨。邻寨的晒谷场上,挤满了抱着孩子的家长,孩子们有的哭,有的呆坐着,听不见声音。阿木先给孩子们诊断:有的舌苔黄腻,是湿热;有的舌苔干红,是暑热;有的伴有咳嗽,是肺热。

他让年轻人分成几组:一组去采灯草、地胆草、桔梗;一组烧温水,洗孩子的耳朵;一组按方子捣药。阿木自己则负责辨证,给每个孩子开不同的药:湿热的,灯草配地胆草;暑热的,灯草配麦冬;肺热的,灯草配桔梗。

忙了三天三夜,孩子们的情况渐渐好转。第一天,有几个孩子能听见铜铃响了;第二天,一半的孩子能跟着大人说话了;到了第三天,最后一个孩子也听见了妈妈的呼唤,笑着扑进妈妈怀里。

邻寨的人都来谢阿木,给他送腊肉、送糯米。阿木却把功劳归给岩爹:“是我师父教得好,是灯草救了孩子们。”他还把灯草的认法、用法,教给了邻寨的草医:“以后再遇到热毒致聋,就按这个法子来,莫忘了辨证。”

回到苗寨时,岩爹正站在药坪边等他。夕阳下,岩爹的头发白得像雪,却笑得很欣慰。他把自己用了几十年的药锄递给阿木:“阿木,以后这药坪,这苗寨的医道,就交给你了。”阿木接过药锄,锄柄上还留着岩爹的温度,他看着眼前的灯草,红萼在夕阳下晃着,像无数盏小灯笼,照亮了山里的路,也照亮了医道传承的路。

结语

黔东南的山,一年年绿;都柳江的水,一年年流;山坳里的灯草,一年年长。岩爹后来走了,走的时候,阿木在他身边放了一束新鲜的灯草,红萼亮得像小灯笼——岩爹说过,灯草能“点亮”听路,也能“点亮”人心。

阿木成了寨里的老苗医,他把岩爹的医案、沈敬之的《苗疆医案》、周先生的交流笔记,还有自己这些年的病例,整理成了一本《苗疆灯草医要》,虽然是手写的,却成了苗寨口传医道的第一本“文献”。后来,有人把这本书带到了城里,被收录进《贵州民间方药集》,书里写着:“灯笼草,苗疆神草,塞耳可治聋哑,实为民族医药瑰宝。”

没人知道,这“神草”的背后,是岩爹六十年的采药路,是阿木无数个捣药的夜晚,是沈敬之跨越地域的医理交流,是无数苗寨人在日子里熬出来的实践——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源于生活,所以真实;高于生活,所以能传;口传与文献互动,所以能久。

就像山坳里的灯草,它长在土里,却能“点亮”听路;它不起眼,却能传千古。这不是草的神奇,是人的用心——用心看草,用心治病,用心传承,才能让一株草,变成一段医韵,变成千古流传的故事。

赞诗

黔山深处藏灵草,红萼轻摇似灯燎。

热毒闭窍童声杳,苗医妙手解危桡。

口传医理融生活,文献相和韵更饶。

一盏灯草传千古,医道仁心照九霄。

黔山灯草记:苗疆医韵传千古

尾章 灯草长青医脉永 苗疆韵里见中华

又过了三十年,黔东南的雾还是那样浓,都柳江的水还是那样清,山坳里的灯草,依旧在每一年的春夏,缀满红萼,像苗家孩童提在手里的小灯笼,晃得满山满谷都是暖意。

阿木也成了寨里的“岩爹”,头发白得像霜降后的茅草,却还总背着竹药篓,踩着露水去药坪。药坪比当年大了些,是阿木带着寨里人拓的,灯草长得更密了,风一吹,红萼碰着红萼,像在说悄悄话。他的徒弟叫阿溪,是个眼睛亮得像山泉水的姑娘,每天跟着他采草、捣药、记医案,就像当年阿木跟着岩爹一样。

这天清晨,阿溪在药坪里认灯草,忽然看见山路上来了几个背着背包的人,为首的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书,书脊上写着《贵州通志·艺文志》。“请问,这里是岩爹传下的灯草医寨吗?”年轻人语气恭敬,“我是省志办的,在旧书里看到‘灯笼草治聋哑’的记载,特地来寻根。”

阿木从药篓里抬起头,笑了,指了指药坪里的灯草:“你们要找的根,就在这草里,在寨里人的日子里。”他让阿溪拿出那本《苗疆灯草医要》——封面已经磨破了,纸页上满是批注,有阿木的,有阿溪的,还有之前周先生再来时添的新病例。年轻人翻开书,看到岩爹当年治阿妹的记录,看到阿木治马货郎的方子,看到阿溪上个月刚记的“灯草配薄荷治小儿暑热聋哑”,眼睛一下子亮了:“原来这‘苗疆奇用’,不是传说,是一代代试出来的真学问!”

阿木带着他们去看火塘边的青石药臼——那是岩爹传给他的,臼壁上还留着灯草的清苦香,阿溪每天都用它捣药。“当年岩爹说,药的‘气’比‘味’重要,”阿木指着药臼,“这臼捣了几十年的灯草,连木头柄都浸了凉性的气,捣出来的药,更能通听路。”年轻人蹲下来,摸了摸药臼,仿佛能摸到岩爹的手温,摸到阿木的手温,摸到阿溪的手温——那是医脉传承的温度。

中午的时候,寨里的阿婆煮了油茶,阿溪给客人们倒茶,顺便讲起了前几天的事:邻村有个三岁的娃娃,高烧后听不见了,阿溪按医案里的法子,用灯草配地胆草捣泥敷耳,三天就听见了铜铃响。“师父说,不管是岩爹的法子,还是沈先生的书,或是周先生的经验,最后都要落到‘看人治病’上,”阿溪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就像灯草,长在不同的坡地,药性也会差一点,要摸准了,才能用好。”

年轻人临走前,把《贵州通志》里关于灯笼草的记载抄给了阿木,上面写着:“黔东南苗疆,产灯笼草,红萼如灯,捣敷治热毒聋哑,传为苗医秘要,实践先于文献,口传胜于竹帛,实乃中华医药之旁支奇秀。”阿木让阿溪把这段字贴在《苗疆灯草医要》的扉页上,笑着说:“你看,纸面上的字,终于追上了山里的草,追上了寨里的日子。”

那天傍晚,阿溪跟着阿木在药坪里除草,夕阳把灯草的红萼染成了金红色。阿溪忽然问:“师父,岩爹当年是不是也像我们这样,看着灯草等夕阳?”阿木点点头,指了指远处的吊脚楼,那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清亮得能穿透暮色:“你听,那就是岩爹想听到的声音,是灯草想‘点亮’的声音。”

风又吹过药坪,灯草的红萼轻轻晃着,像无数盏小灯笼,照亮了阿溪的手,照亮了《苗疆灯草医要》的纸页,也照亮了一条从苗寨延伸出去的路——路上有岩爹的脚印,有阿木的脚印,有阿溪的脚印,还会有更多人的脚印。

这路,是药路,是医路,更是中华大地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之路。而那株小小的灯草,就像这条路的灯,年年长青,岁岁明亮,把苗疆的医韵,把中国人的仁心,一代代传下去,传向更远的山,更远的年。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林之漾祁砚尘甜欲被病娇影帝撩哄得脸红心跳免费阅读全文剑道真解LOL:离开RNG做国服之神网游之我有一箭可弑神都市的变形德鲁伊仙帝的自我修养从英雄联盟开始爆红全网网游之极品肥宅工业霸主斗罗:修改一个字,全员人设崩了满级力量,我真不是来打架的吃货‘路人甲’网游之不是玩家盛晚烟顾廷枭是什么小说似影是婙小仙医的风流人生从奥特装甲开始的DC世界[综漫]病态痞黑新书甜欲被病娇影帝撩哄得脸红心跳帝国破晓之剑鬼吹灯之南海归墟我去名学当嘴替颜语新书停球十米远,进球全靠蒙无限之命运主机和电竞大神组CP步步攻心联盟:电竞之盗火者传奇网游,我的运气有亿点点好波矮子的开挂人生神级融合外挂拳皇梦之蛇灾天才医神校园电竞:这座城市的王者诞生英雄联盟之开局让Rita怀孕苏缈苏喻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全民模拟:我有至高权限网游之铁卫凶猛全职教父从和平精英开始签到诡盗奇谈项云峰足坛幸运星纯原乡重生方协文玫瑰孕气不断相士至尊反派儿子你跪下,妈求你点事网游之堕落女神AI陛下求饶吧,太子造反成功了周铮无良家教全能运动系统
315中文网搜藏榜:全民穿越,异世界求生我在游戏王里不当人都市之纵意花丛斗罗之先天二十级网游:我的极品天使老婆金色的探险家手稿身为法师全程肉搏很合理吧!我靠系统养活十八个弟弟妹妹求生游戏:我的外挂能叠加爱是心里的阳光从拿瓦开始的诸天之旅神级融合外挂网游之剑界瓦罗兰快还钱篮坛希望美女的贴身风水师逍遥小村长海岛求生我捡了一只熊猫网游之天下第一当欧皇穿进了求生游戏致命娇宠许倾城薄止褣祁同伟开局觉醒空间异能制霸诸天穿到种田游戏过末日白蔹宋泯开局就被赶出豪门最新章节在线阅读诸天穿越指南自然界的小可爱们超神学院之光能无限长生诡仙翡翠王呢喃诗章惊悚游戏:疯批美人她不讲武德仙境世界,王者至尊还散楼之幻境奇缘龙族冰之莲华伟大的哥布林冕下军婚甜蜜蜜:俏军嫂在八零赚麻了地府全球购阳间巡逻人全家偷听我心声后嘎嘎乱杀万界无敌从斗破开始网游:我有一箭可破万物我在仙界种田我的皇室战争中年了不能玩游戏吗叶瑜然甘逸仙小说阅读免费混沌天帝诀女主是谁幽暗囚笼陆神的国服女友文明争霸场[HP]里德尔小姐和斯内普先生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重生仙帝只是我的小弟民国,从军阀到横扫亚洲算命吗?超准还送打脸服务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绝命一枪:抗日风云录青灯照剑影全球岛主:开局抽到多子多福神雕:开局令东来,领悟浩然剑气综影视:小可怜我来宠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娱乐: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序列劫:洪荒碎星录平凡青云路僵约:开局编辑盘古基因娱乐:杨老板说我肾功能不错陨星武脉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大明:剩30天亡我靠纳妾救天下我的女友是个狐狸精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医魄封神?孤大商称霸洪荒大佬:我的纹身能加点谍战:我知道你的隐秘垂涎:无声告白捡来的玉佩通仙界新鸳鸯蝴蝶梦之天煞孤星星际纪元:龙影传奇缅北囚笼:血色地狱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沪上奕重生之炼狱归来诸天从射雕英雄传开始独宠,娇妻的无敌马甲被嫌弃的Omega她炸了星际青灯再启:与反派的前世戏神:被六大灭世病娇强制爱后昆仑帝龙决抗战兵王宫斗系统骚操作指南灵气复苏:你是我祖宗?!孤剑残雪录高维系统:我在诸天炼神师姐每天都在走火入魔闲来无事凑热闹我在八零搞事业癌症晚期,为活命我向鬼疯狂借寿异界佣兵:我的左轮会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