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患不断,百姓们流离失所,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愿意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
李庆阳料到此行不会顺利,在临行之前特意向女帝要了一千玄甲军随同出行,就是为了防止赈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
只是没想到意外来的这么早,他们没进城,灾民就已经围了上来。
坐在缓缓移动的马车里,李庆阳闭目养神,思考着怎么才能让江南知府那些尸位素餐的蛀虫配合自己。
“啊!”
“还我儿命来!”
一声尖叫突然划过人群,精准的传入李庆阳的耳朵!
出事了!
李庆阳立刻掀开马车帘子,向远处眺望!
周小燕习武多年,耳清目明,自然也是听到了远处女人的叫喊。
“周大人,劳烦你前去探个究竟。”
李庆阳和周小燕对视片刻,均觉得此事不能放任不管,而李庆阳更敏锐一些,他预感,此时若是不插手此事,恐怕要酿成大祸。
果然,没过多久,李庆阳就看到周小燕带着一对母女挤了过来。
当然,这一路并不是非常顺利,尤其是将要靠近马车的时候,他们遭到了巨大的阻力。
“快拦住他们,领头那个女的是马车上的贵人,他们定是要偷偷给那对母女粮食!”
“贵人,我家小儿子已经三日没进米了,就施舍我们一口粥吧!”
“贵人,您不能只可怜这对母女,他们是快要饿死了,可我们也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就是,您今天一定要给我们一个说法!”
周小燕不知道这些灾民怎么就突然盯上了自己,但面前的人墙让他一步都无法前行。
“各位乡亲们,我身上真的没有救济粮,带这位大婶过来也不是给他发粮的,大家行行好,先放我过去面见我家大人。”
周小燕没办法,只好一边作揖,低三下四的求着周围的百姓。
“什么叫做没有赈灾粮,你们这么大的官,还是从京城来的,难道不是运送赈灾粮的?该不会是你们全贪到自己口袋里吧!”
“这天杀的狗官们,真的不给咱老百姓一点活路啊!”
周小燕的谦逊礼让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百姓们更加骚动。
“不是您想的这样,老大爷,请您相信官府,我们不会不管你们的。”
周小燕手忙脚乱的安抚众人,汗水已经浸透了衣衫,却依旧没有往前移动半步。
李庆阳看着愈发混乱的场面,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玄甲一队,去把周大人身边闹得最凶的几人都给我抓过来!”
李庆阳冷声说道。
玄甲军的办事效率及其高,几个领头闹事的人很快就出现在李庆阳面前,只是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他们此刻还是略微有些狼狈。
有了玄甲军的帮助,周小燕也带着那对母女回到李庆阳身边。
“刚刚就是这些人煽动闹事?”
李庆阳声音微沉,压着怒火问道。
“是,就是这几人先围了过来,其余百姓都是在跟着他们行动。”
周小燕擦了一把头上的汗,不假思索的说道。
此刻没了百姓的围攻,呼吸上新鲜空气的周小燕自然也能看明白刚刚的情形,这几个人,完全就是利用无知百姓们的饥饿,恐慌,仇恨官府的心里制造混乱,虽然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先带他们下去休息,这里交给我,记得给他们专门收拾出来一个马车。”
李庆阳给了周小燕一个眼神,周小燕虽然不知道李庆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照做。
只是周小燕的行动再次引起了百姓骚乱,被带到李庆阳面前的几人,更是激动的举起手抗议。
“不能让他们走,大家都是吃不上饭的灾民,凭什么…”
长须大汉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李庆阳一剑封喉。
鲜血溅到了周围人的脸上,像是一抹冷凝剂,成功让刚刚还在喊着冲进江南知府,手刃狗官的愤怒青年们闭嘴。
“看来乡亲们已经冷静下来了,那边听我说几句!”
“我乃陛下钦封赈灾大臣,一定会对诸位负责,请乡亲们相信朝廷,相信在下。”
“另外,我想请乡亲们辨认一下,这几位,是你们谁的同乡?家住何方?有几口人?又因受到何灾害流离失所?”
李庆阳接连发问,犀利冷锐的目光滑过在场所有人。
毫无疑问,围攻闹事的千万百姓,没一个能答上来李庆阳的问题。
“乡亲们,这几个人,根本就不是难民。”
“他们和你们不一样,没有经历过任何灾难,只是想要鼓动你们,给朝廷制造一些混乱罢了。”
“看看他们一个个肥头大耳的样子,可像是经历了几个月的水患又接连吃不上饭的样子?说不定他们身上还帮着些许白面馍呢!”
李庆阳的唇角挂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嘲讽,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果然,有人很快慌了!
“狗官,休要挑拨离间!我赵二牛胖那是天生的!”
赵二牛,也就是被玄甲军抓上前的壮汉抹了一把脸上的血,冲李庆阳怒吼。
“是吗?那就请你把衣服脱了,向乡亲们证实一下你的清白!”
李庆阳说罢挥了挥手,示意玄甲军不用和他们客气。
“我们凭什么给你证明…狗官…怎么还上手扒人衣服…”
玄甲军的办事效率及其高,很快便将赵二牛等人脱了个干净,几人随身携带的干将也纷纷被搜刮出来。
“看见了吗?这几人根本就不是江南水患的受害者!他们只是拿捏了你们的心思,趁机给制造一些乱局,给朝廷添麻烦罢了。”
“不过有本官在,这些麻烦根本不足为道,掀不起任何风波。”
“朝廷对此次赈灾非常重视,本官也会妥善安置几万灾民,你们的吃饭问题,居住问题,田产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请你们相信朝廷!”
“至于奸细身上的粮食,便先分给老人和孩子,其他人在坚持一夜,明日一早,本官必会给你们答复。”
李庆阳掷地有声的保证让周围百姓不由自主的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