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由检端坐龙椅之上,俯视群臣,见所有人都反对他的话,心中冷笑连连。花钱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这要收钱了,一个个的,都像是被踩到尾巴了…

“诸位爱卿,不是朕非要与民争利,大家也看到了,今年的秋税收入总共只有二百三十一万两,光辽东军费都去了二百万,成爱卿说不够,还要加,西南,九边其他地方的军费也是要发的,这钱还没有着落呢…”

“唉…田税收不上来,朕与诸位爱卿也都捐了银子,可还是远远不够啊。朕不收商税,这国政如何延续?朕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说着,朱由检还非常应景的扯了扯自己打着补丁的职业装,满脸忧愁…

袁可立散开气势已经准备好要发飙了,看朱由检这小子又开始演了起来,便偃旗息鼓,在一边养起神来…唉,这身体,终究是不行了…

众臣:…

一众东林党被朱由检说的哑口无言,周延儒目光闪烁,福建,苏州,松江等地乃是当今大明商贸最繁荣之所在,若是以后田税不足都由商税补足,那还了得?

周延儒隐晦的看了张瑞图一眼,见其没有反应,随后示意了一下工部员外郎张凤翔(《东林点将录》中对应“地丑星石将军石勇”):

张凤翔随即硬着头皮出列…

“陛下,如今天下大灾,不但农业收到影响,商业亦是凋零,天下商贾都在困境中求生,若是将赋税全都摊派到商贾头上,恐致我大明商业凋零,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由检闻言装模作样的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

“嗯…你说的有道理,但农业乃是立国之本,无农不活啊。我朝重农抑商,商业凋不凋零的无所谓,反正每年商税也收不了多少,此事就这么定了,张卿家无需再言…”

张凤翔:…

众臣:…

众臣纷纷哑然,张凤翔一时间也给整不会了,皇帝不重视商业,这咋搞?

刘宗周见状赶忙出列解释:

“陛下,所谓无农不活,无商不兴,我朝商人每年帮助朝廷转运粮食千千万,若商业凋零,恐引来大祸啊…”

朱由检无所谓道:

“刘大人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既然商业那么重要,为何每年商税收入寥寥?朕看了财报,去岁我朝应收税额为二千二百多万两,其中一千九百多万都花在了转运上面。有这钱,朕让自己的士兵运粮不好吗?”

“实在不行,朝廷就自己组建一个运粮队,全国运粮,反正要花那么多钱,还不如让自己人赚,刘大人,你说是不是?”

刘宗周:…

你特么说的好有道理…

朱由检这话,给刘宗周也整不会了…见福建税事已无可挽回,众臣只能默认。忽然,朱由检想到刚刚东林党提起的一个人,于是开口道:

“嗯…这次的福建补税事宜就有诸位推荐的钱龙锡去办吧。传旨,命钱龙锡为钦差大臣,速速赴闽阻止补税事宜,税金就定一百万两吧。”

“若是钱龙锡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朕觉得其人也应该不堪重用吧…”

众臣:…

众臣再次无语,钱龙锡是东林一脉的大佬级人物,你用我东林之矛攻我东林之盾?这不合适吧…

“命毕自严为钦差大臣,入九边堪合兵源,清查兵马数…”

毕自严:“微臣遵旨。”

见税务问题商讨结束,刑部右侍郎韩旷出列道: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如今山西张翌明贪腐通敌一案闹得沸沸扬扬,据调查统计,超九成的百姓认为,内卫干预朝廷司法,名不正言不顺,臣请陛下将案件移交三法司,由三法司彻查张翌明一案,明正典刑,以彰国法!”

众臣再度闻言俯首:

“请陛下顺应民意,将案件移交三法司,明正典刑,以彰国法!”

朱由检:…

朱由检无语,前世就经常听到某某专家提到民意调查,超九成的民众支持啥延迟…超八成的民众支持啥涨价…超八成的民众支持啥上涨…万万没想到,他都穿越了还能遇到这样的…

“不知韩爱卿所言的这超九成的百姓,是哪里的百姓?朕怎么不知道?还有,张翌明一案,其贪腐,保护走私的行为又不是一年二年了,你刑部,大理寺早干嘛去了?吏部年考又干嘛去了?”

“如今内卫查出来了,你们跟朕说你们要彻查?你说,朕是信你还是信内卫?哼!朕虽长在深宫,但这眼睛还没瞎!”

韩旷:…

周延儒见韩旷有点撑不住,立马出来撑场子。

“陛下,民意不可违。况且,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由三法司出面清查张翌明一案,的确名正言顺。若是今后一切要案,大案都由内卫来办,那世人将如何看待三法司,三法司一众官员又将如何自处?还请陛下三思啊…”

大理寺右少卿房可壮(《东林点将录》中对应“天暗星青面兽杨志”)随即义正言辞的出列请命…

“启奏陛下,请陛下给大理寺一个机会,我大理寺必秉公执法,将张翌明贪腐案查个水落石出!”

随后,大理寺中一部分人都跟着出列道:

“请陛下给大理寺一个机会!”

朱由检:…肏!老子这里证据齐全,要你大理寺查个蛋!

未及开口,袁可立便冷笑出声:

“请问大理寺,袁崇焕一案查清了吗?前番钱谦益一案,查了一年多了吧?结案了吗?一个个的,能力不行,嘴上功夫倒是厉害的很!哼!”

“陛下,张翌明身为山西巡抚,竟在山西一手遮天,行如此惊天巨贪之行为,对朝廷,对百姓伤害巨大。贪官祸国害民,老臣以为,朝廷当以此为鉴,不但要让内卫继续彻查张翌明一案,还要让内卫彻查各地官员有无贪腐之行为,反腐倡廉!”

众臣:…卧槽,张翌明案子还没争下来,这下又多了个反腐风暴,这个袁可立,真该死啊…

袁可立此话一出,宛如一滴清水掉进油锅,整个大殿都响起了嗡嗡声。

施鳯来按照计划,率先出列支持。

“臣施鳯来赞同太师的提议,自太祖以来,对贪腐官员便是零容忍,山西出如此贪腐大案,臣以为,反腐倡廉势在必行!”

李标,宋应星,李国普,三位内阁大佬紧接着出列附和,张瑞图赶紧跟上…

“臣附议!”

与此同时,刑部尚书刘之凤,工部尚书范景文,礼部尚书梁廷栋,尽皆出列反对。

“陛下,臣反对!”

范景文道:

“陛下,太师之言,甚为有理,但此时肃贪不合时宜。如今我大明天灾横行,百姓苦不堪言,本就对官府对朝廷极不信任,如今又出了张翌明大案,若是此时肃贪,必然对朝廷公信力造成巨大打击!”

“若有心人趁机煽风点火,大明必乱!还请陛下三思,我大明如今风雨飘摇,已经禁不起太大的冲击了…”

梁廷栋道:

“臣附议,陛下,肃贪之事任重道远,切不可急于一时,老臣以为,此刻应以稳定大局为重,肃贪一事,可推迟一些时日再行…”

刘之凤:“臣附议!”

随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大理寺,太仆寺,太常寺等各部大量官员皆出列激烈反对…

“请陛下三思!”

朱由检:…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最强韩馥之三国崛起大唐:我的徒弟是李承乾黄天之世薄厚人生绝世太子:我的江山我做主红楼:玩主天下农门坏丫头北明不南渡第一兵王农家崛起路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带着基地回大唐抗日之特种战将佣兵的战争皇上请驾崩乱唐小宋腾龙爱妃,本王俯首称臣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三国:庶民崛起中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汉末天子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一把砍刀平大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逆天好运公子白重生之嫡女不善执手春江地球球长大唐之我的眼前有道门战国从赵王雍开始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黑魔法三国传大唐财阀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前传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