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姑请陆老先生入座,让铁蛋和小枣一边一个挨着他。
然后,大家围坐一桌就开了席。
翠姑端起一只小酒杯道:“我爹妈走得早,也没给我留下什么老规矩。因此,讲究不来,大家随意啊,祝大家新年快乐!”
陆老先生也举起酒杯,很有意思地说:“其实,我也很讨厌老规矩。但无奈,都把我当成老古董。你说怎么办?我也只好作古正经地装呗。”
一席话,说得一桌子人哈哈大笑,个个举杯祝福新年到来。
饭后,傅戈和小窦加入了孩子们的行列,在门外放起了除夕鞭炮,簌簌的炮仗冲天而起,在夜空中欢天喜地地绽放。
暮色四合,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嗑着瓜子花生,喝着香茗,说着过年话……
翠姑讲述了这些年来自己一家人逃难来到云霄国的艰辛与不易。
说后来被古连翘收留,给了自己一个家和饭馆,逐渐走到今天。陆老先生、傅戈、小窦和两个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被古连翘的慷慨大度和翠姑的坚强乐观所感动。同时,傅戈和小窦也分享了自己在北疆的经历和见闻。
这顿年夜饭,让大家开心得不得了。
过了半夜,已经是新年的第一天。
陆老爷子在仆人的催促下,依依不舍地跟大家告别。
他感慨道,多少年了,这是他度过的最高兴的一个跨年夜。
夜色深沉,大家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
傅戈躺在柔软而温暖的被褥里,思绪如同潮水般汹涌。
他深知自己身处沙场,生死无常,说不定哪天就会马革裹尸还。然而,在这短暂的生命里,他却无比渴望能留住世间的美好。
这份对生命的热爱与敬重,让他有了一股强烈的冲动。他暗自决定,在临行前,一定要向翠姑开口,请她嫁给自己,与自己共度余生。
但随即,他又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挣扎:翠姑已经历过丈夫离世的悲痛,自己却又过着这种刀光剑影、生死未卜的日子。万一将来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又要给翠姑平添一份无尽的痛苦,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想到这些,傅戈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内心的纠结与矛盾。
然而,傅戈毕竟是个武将,他不会让自己长时间沉浸在无尽的纠结之中。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算了,该做的事情就去做,该说的话就去说,至于结果如何,就交给翠姑去抉择吧。
无论翠姑最终答应与否,他都会告诉她,在这个寒冷的跨年夜,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家的温暖,这份温暖让他铭记于心,难以忘怀。这份情感,将成为他今后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勇往直前的最大动力。
万籁俱寂,只留下月光静静地洒落在庭院之中。
……
东宫之内,气氛宁静。
太子妃宁馨儿大腹便便,斜倚在精致的绣榻之上,手中轻轻把玩着一串温润的玉珠,眼神中带着几分期待与慵懒。
这时,婢女钗儿如一阵旋风般闯入,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娘娘,太子爷回来了!已经进了宫门,正往这边赶来呢。”
“哦!”宁馨儿闻言,立即直了直腰身,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钗儿,快,扶我起来,帮我好好捯饬一番。”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在铜镜前,宁馨儿左顾右盼,仔细端详着自己的容颜,仿佛要将每一分美丽都展现给即将归来的太子季翃。她顺手从花瓶中摘下几朵梅花,轻轻别在发簪之上,那清雅的香气与她的气质相得益彰,更添了几分柔美与雅致。
自从大婚后,宁馨儿已许久未见季翃。
倒也不是特别想念,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
多年来,宁馨儿一直仰慕着季翃那张英俊非凡的脸庞,因此,她总是主动追求,为季翃写的诗篇堆积如山,几乎可以用箱子来装。然而,季翃始终保持着不冷不热的态度,礼貌而疏离。
太子妃的头衔终于到手,宁馨儿仿佛松了一口气,卸下了肩头的千斤重担。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该歇歇了的感觉。追求人还是很累的,她甚至都怀疑,这究竟是不是爱情。
她当然知道,能够赢得季翃,并非全靠自己的努力,也不是那些至今翻阅起来仍只能感动自己的诗篇,而更多的是靠自己雄厚的家世背景,恰好符合了皇家和朝臣们的期许。
不过,宁馨儿并不在意这些。毕竟,她想要得到的东西已到手,这对于她来说,已经足够满足。更何况,如今她的肚子里正孕育着皇家的血脉,未来的日子只会更加顺风顺水。甚至,那至高无上的国母皇后之位,也仿佛为她预留。每当想到这些,她的心中便充满了惬意。
至于季翃那冷冰冰的性格,宁馨儿并不十分在意。一个连新婚之夜都能草草了事的人,想必也不会在外招蜂引蝶。
她深知季翃并非花花公子,这点让她十分放心。对自己冷漠,必然意味着他对朝廷的事情更加上心。
据她观察,季翃对任何女子都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这份专注与坚定,正是她所欣赏的。
季翃刚从灾区风尘仆仆地返回东宫,王公公急忙上前,恭敬地接过他满是尘土的大氅,低语道:“宁妃娘娘已在偏殿等候多时,殿下是否即刻相见?”
季翃轻轻点头,声音中带着疲惫却又不失威严:“请她进来吧。”
不多时,宁馨儿在钗儿的搀扶下,缓缓步入大殿。
她故意夸张地抚着隆起的腹部,每一步都透露出即将为人母的温柔与喜悦。她的身影在烛光下摇曳生姿,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袅袅娜娜,缓步而来。
走近季翃,一阵寒气扑面而来,宁馨儿不由得打了个冷噤,原来季翃还未来得及脱下沉重的盔甲和马靴,身上的雪水在温暖的大殿中迅速融化,连眉毛上都挂着几滴晶莹的水珠,更为他那挺拔如松的身影添了几分刚毅之气。
宁馨儿关切地望着他,柔声道:“殿下此行辛苦,妾身备下了热茶,愿能稍解殿下疲惫。”
季翃微微颔首,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她凸起的肚子上,眼中闪过一丝难得的柔情。
他上前一步,凑近宁馨儿,一股淡雅的幽香扑鼻而来。
宁馨儿有种恰到好处的好看。
她从不浓妆艳抹,妆容也似有若无,衣品不俗,钗环配饰适中,既不过分华丽,又不失皇家闺阁的端庄。这一点,让季翃暗暗满意。
因为,季翃凑近了,宁馨儿能看清季翃唇边未及剃去的短茬,心中莫名生出一丝怯意,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然而,季翃却突然伸手,一把搂住了她的腰,将她拉近自己。
宁馨儿心中一阵惊喜,以为季翃终于要亲吻她了,她顾不得叫一旁的钗儿退下,赶忙闭上了眼睛,脸上泛起了红晕。
然而,季翃却只是将耳朵贴近了宁馨儿的肚子,静静地聆听了一会儿,然后松开她,遗憾地说:“啥也没听到,这小家伙还挺害羞。”
钗儿在一旁忍不住“呲——”地笑出了声,她觉得太子爷此刻的动作,就像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小玩闹孩子,试图从母亲的肚子里探听未出生弟弟或妹妹的秘密。
宁馨儿脸上顿时浮起一抹羞涩的红晕,她连忙回头瞪了钗儿一眼,钗儿见状,连忙捂住了嘴,不敢再笑。
她轻声解释道:“这两个月孩子长得很快,晚上会动得厉害些,殿下若想听,妾身每晚都为您准备着。”
季翃点了点头,道:“哦,那你得多注意些。季昭这次从边疆带回了珍贵的雪莲花,给父皇和我各分了一袋。”
他随即吩咐王公公:“记得把雪莲花给宁妃送去,让她补补身子。”
钗儿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启禀殿下,王公公已经给了奴婢,奴婢这就去为娘娘熬制。”
“那好吧,你回去歇着吧,别着凉了。”季翃说完,便转身向后头的寝宫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后。
宁馨儿还未来得及反应,季翃便已经不见了踪影。她被晾在那里,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脸上的红晕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淡淡的失落。
王公公见状,连忙上前道:“娘娘走好,老奴得去服侍殿下更衣了。殿下刚回来,骑马跑了千百里,确实够乏的,得赶紧更衣沐浴,否则也会冻着了。老奴就不陪娘娘了。”说着,便也进了寝宫。
宁馨儿想想也是,心中这才好受了一些。她让钗儿扶着,怏怏地离开了大殿。
季翃步入寝宫,四周的金碧辉煌似乎并未能驱散他心中的那份淡漠与孤寂。
他倚靠在雕花窗棂旁,发了一阵子呆。他的目光空洞地凝视着远方,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驰骋。
生于帝王之家,自幼便被无尽的繁华与矫揉造作的虚伪所包围,那些向他投怀送抱的,无一不是出自高门大户的公主小姐,她们姿色出众,却如同流水线上生产出的艺术品,美丽得千篇一律,令他心生厌倦,早已麻木不仁。因此,他总是费尽心机地逃避那些看似光鲜实则空洞的交际。
方才,他不是不知道宁馨儿为了见他,特意精心装扮了一番。
她身着华服,珠翠环绕,每一步都摇曳生姿,仿佛春天里最娇艳的花朵。然而,在季翃的眼中,这些外在的修饰不过是徒劳,他早已超越了以貌取人的阶段,追求的是心灵的契合与共鸣。
当他诧异宁馨儿身上有股幽雅的香气时,便不由自主地一把搂住了她的腰,他是想亲吻她来着。可就在这一刻,几朵梅花却煞风景地掉在了地上,并不浓烈的脂粉味又浮现了出来,让他顿时就兴趣索然,心中的热情瞬间冷却。于是,就势把耳朵贴在了宁馨儿的小腹上。
就在这份静谧中,季翃的脑瓜里鬼使神差地想起了古连翘。
当他在北疆得知古连翘是女子时,即便是和季昭已经约定,二人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以示尊重,但那种欣喜,还是盘旋在心里好久、好久不散。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那副寡淡的模样,就像是水墨画中远山的轮廓,轻柔到几乎消失,却又让人无法忽视,魂牵梦绕。
季翃记得,季昭曾告诉他,宁馨儿与古连翘曾是同僚,一同做过捕快。
然而,在季翃的心中,她们根本不是一个“味道”。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用“味道”这两个字去比较。
她们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宁馨儿的美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绚烂而热烈;而古连翘,则是冬日里的一抹寒霜,清冷中带着坚韧,让人心生敬意。
或许,真正能够触动他内心的,并非仅仅是外在的容颜,而是那份能够与他灵魂共处的独特。
那如同梦境一般的景象,点点滴滴,又浮现在脑海。
身着灰不溜秋捕快服的古连翘,小脸苍白,眼神坚定,从容自信,轻盈如风,呼吸平稳,不经意间就靠在了他的肩头。就一小会儿,让他从心底感到又美又暖。
刹那间,连夜晚都变得温柔起来。
最奇妙的是,他跟古连翘,似乎是自然链接,天生默契,不需要任何语言,也不经过任何过程,直接抵达彼此的心灵深处。
也许,她真的就是一个误入凡间的精灵……
“殿下,府尹陆泊嵩大人有言,待您归来,务必即刻知会于他,他有要事亟待禀报。”王公公的话打断了季翃纷飞的思绪,将他拉回了现实。
季翃微微颔首,迅速收敛思绪,对王公公吩咐道:“好,我即刻去沐浴更衣,你速去通知陆大人,让他在偏殿稍候片刻。”
言罢,季翃转身欲行,却又似想起了什么,停下脚步,补充道:“王公公,你顺道吩咐御膳房准备几样精致小菜,我与陆大人稍后欲共进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