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内外两层形成的夹层底部连接了一对流嘴,内层底部有一个收拢的圈足。
将甑放置在水釜之上,圆足插入水釜顶部的圈口之内,就能使二者相通,再盖上甑盖,三者组合在一起,完美契合蒸锅三件套:笼屉,锅盖,水锅。
【属实是不敢置信,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能制造出一套彻底成熟的蒸馏器。】
【主播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套器具的蒸馏过程:
首先,把水釜放置在灶上,点火加热,让水釜内的水蒸气便冲上箅板,汇集在甑内层。
然后,冲上来的水蒸气会在甑盖的底部完成热量交换,冷却凝结为液态物质。
最后,液态物质会落入甑内外层中间的环形夹层,通过与之相连的流嘴流出,从而被收集起来。】
驻足在这个一米多高的巨型青铜蒸煮器面前,叶非雪眼神专注。
难以想象,这竟然是两千多年前的造物,这件青铜蒸煮器的存在,远比之前的“火锅”“烤炉”更让人震撼。
【当时,这件青铜蒸煮器是在刘贺墓的酒库中被发现的,考古专家便推测这是一件蒸酒装置。】
【不过这种说法,也有专家不认同,因为其他汉代出土的同款器物,大多都是用来蒸馏花露水(仙露)与炼丹(仙丹),没道理这个青铜蒸煮器例外。】
对于这两种说法,叶非雪出自私心,更偏向于第一种。
如果是第一种的话,我国的蒸馏酒历史就能往前跨越一大步,一举超过蒸馏酒出现时间在宋代时期的西方。
这般想着,叶非雪视线转向不远处墙壁上绘制的两幅图——汉画像砖·酿酒图·河南新县,徐州汉墓画像石六博图中的酒樽。
汉朝人真的好爱酒,搞出蒸馏酒可能,也许,大概不出人意料吧?!
叶非雪隔空指着这两幅图,移动脚步靠近:
【在汉代,人们把酒称为“天之美禄”,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皆以饮酒为乐。】
【看到这两幅图没有,由这两幅图我们就可以窥见一点在汉朝盛行的饮酒之风。】
正养病,倚靠在床沿的刘邦嘿嘿一笑,酒可是他平生最爱。
所有事,没有什么是一顿酒解决不了的。
想当初,他赊账都要邀请弟兄们一起去酒馆喝酒,还为酒馆招揽来了好多客人,酒馆生意非常兴隆。
回忆起往昔同弟兄们痛痛快快吃酒喝肉的日子,刘邦叹了口气,将酒心巧克力丢在床边案上,心中充满了烦躁。
受伤之后,酒都不能喝,萧何献上的这食物,只能用来聊以自慰,解解瘾。
更何况,弟兄们已不是当年的弟兄,就连萧何……也不是往昔的萧何,而吕雉……
哈,吕雉当然早已不再是以前的吕雉。
刘邦阖上双眼,神情复杂地躺回床上。
他不得不承认,无论如何在他死后,这汉家天下他只能托付给刘盈,不,应该说是吕雉。
刘邦这里郁闷烦躁,另一边的刘彻却兴高采烈。
听到叶非雪说大汉人好酒,桑弘羊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
既然大汉的百姓如此爱喝酒,那把酒管控起来,由朝廷专酿专卖,价格由朝廷规定,就能大大增加朝廷收入。
无需深思,刘彻都能想到其中埋藏的丰厚利润,以前他只知道桑弘羊精于心算,不曾想对方更精通揽财。
刘彻打量着桑弘羊,脸上露出了赞赏之色:“多亏了爱卿,这件事就由你全权总管。”
对这个十三岁就陪在他身边的“小跟班”,刘彻非常信任,希望对方不会让他失望。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桑弘羊痛快答应。
虽然他先一步向刘彻提出管控酒,但由酒联想到其他,桑弘羊的心思更多在盐和铁上。
作为刘彻的“小跟班”,桑弘羊对刘彻想打匈奴的决心一清二楚。
打仗费钱费力,而盐和铁都是战略物资,更应看重哪个,桑弘羊心里有一杆称。
他准备先拿酒水管控练个手,把管控盐和铁的措施思考得完备后,再上报刘彻。
这可都是他未来的政绩,不能有一点马虎。
【饮酒之风在汉代盛行这一点,在《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中就有记载——“百礼之会,非酒不行”。】
【另外,史书又曾记载刘贺在当皇帝时,常与从官饮啖,与从官官奴夜饮,湛沔于酒。】
【由此来看,刘贺本人十有八九有饮酒嗜好,那他墓中陪葬的器具,酒器自然不会少,不可能只有疑似蒸酒器的青铜蒸煮器。】
【起码,最基本的酒杯,酒壶得安排上,接下来主播就简单介绍一波刘贺喝酒的酒具,给大家开开眼。】
【先来看酒壶,也就是盛酒器,刘贺墓中出土的盛酒器量很多,形态各异,其中有三件代表作。】
【第一件是青铜钫,造型为方形、长颈微束,大鼓腹,圈足,器身带有精美花纹。】
【钫其实是起源于壶,所以它的器身与壶很相似,区分可能在于它是方形,而不是椭圆形。】
【第二件是铜鎏金长颈壶,其形状如下:细长颈,颈中间部位有一圈凸起的宽带纹样,腹部圆圆鼓鼓,圈足外撇。】
要描述这件盛酒器,叶非雪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竟然是大蒜头。
对此,她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贴切。
等看到第三个酒器,叶非雪脑海中瞬间联想到了——茶壶。
【第三件是青铜鐎(jiāo),这种酒具是用来盛酒以调和酒味浓淡的,最早出现在商朝早期,其形状与现在的茶壶很相似,只是比茶壶多了三条腿(足)。】
【接着,我们再来看酒杯,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多是耳杯,既有玉耳杯,也有青铜耳杯,还有漆耳杯。】
【这种器具外形都是椭圆形,薄壁,浅弧形腹,平底,两侧边沿有便于抓握的半月形双耳,因此得名耳杯。】
【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羽觞,因为它两侧边沿上的双耳看上去很像一对翅膀。】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诗仙在暮春三月与一众从弟宴会于桃花园,喝酒赏花用的酒杯是它。】
【永和九年,王羲之兰亭集会,众人曲水流觞用的酒杯还是它。】
【羽觞——文人墨客首选酒杯。】
被点名的王羲之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中的玉耳杯。
耳杯材质一般以漆,铜,金,银等为主,玉制的极为少见。
天幕上这尊玉耳杯,一看就是由整块纯净的和田白玉雕琢而成,是耳杯中的顶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