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貂蝉怀孕了?”
铜雀宫,侧殿内,众莺莺燕燕蔡文姬以及卞夫人等女听到这个消息,皆有些惊讶了。
本来她们听闻铜雀宫新进十位美人,尤其有三个顶级佳人,得刘昊的喜爱,所以来亲自看看,果真大乔、小乔、步练师三女,倾国倾城,不愧让刘昊喜欢。
但是忽闻才进铜雀宫两个多月的貂蝉竟然怀孕了。
蔡文姬、卞夫人、张宁等女也不禁惊讶。
大乔、小乔、步练师三女此时则是面面相觑。
“敢问王妃,貂蝉是?”
步练师对近在身边的蔡文姬疑惑问道。
“貂蝉是王大人的义女,武王的侧室,算是你们姐姐,两个多月前入的铜雀宫,没有想到竟然已经有喜了,还真是快。”
蔡文姬倒是有股平易近人的气质,对于步练师的问话,介绍道。
大乔、小乔、步练师三女听着蔡文姬介绍貂蝉的情况,竟然两个月前入的铜雀宫便怀了刘昊的孩子,皆是有着紧张,又有些刺激。
真快,真刺激,她们也不会……
如此想着,三女如玉般的脸庞不由浮现一抹嫣红。
不过,此时,蔡文姬、卞夫人却也顾不得三女了,貂蝉怀孕,刘昊下令庆祝一番,武王府自然要准备一番,另外她们还要给貂蝉恭喜一番。
蔡文姬、卞夫人等女匆匆离开,大乔、小乔、步练师等女倒是依旧学习着铜雀宫的规矩,如何服侍武王。
……
随着夜幕降临。
铜雀宫再次犹如月宫一般,散发着皎洁的光辉,美丽极了。
寝殿内,倾城绝色的大乔、小乔看着周围无灯自亮的周围,也是震惊万分。
这一次,她们不再是从远处看了,而是真的身临其境。
甚至大乔、小乔都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皮肤、身体,更加有活力了,更加细腻了起来,尽管变化细微,但是,还是让二女感觉到了。
“姐姐,这太不可思议了,这铜雀宫真是神迹,武王究竟是什么人啊!”
温婉、绝美的小乔对大乔震惊道。
“武王确实是非凡之人,早年听说,武王得高祖庇佑,遭遇了危险,甚至有满天神雷相助,大破官兵,助武王崛起!”大乔想着今日见到的英武的刘昊,美眸充斥着一抹钦慕之色,轻声道。
如此武王,哪一个女子不迷糊?
“大乔、小乔两位夫人,过会武王会在这里就寝,快准备迎接!”
就在这时,外面一个侍女快步走来,说出一句令绝色倾城的大乔、小乔二女面色嫣红的话来。
刘昊今夜便要来她们这里就寝?
刘昊沉溺于铜雀宫的温柔乡一连三日。
这才出了温柔乡,重回朝堂上操心起,大汉仍旧尚未一统的天下。
………
洛阳,皇宫,大殿内。
天子刘辩如吉祥物一般坐在龙椅上。
刘昊在刘辩前面一旁的座位坐着。
下方。
刘虞、蔡邕、杨彪、王允、黄琬、马日磾、糜竺、郭嘉、荀彧、荀攸、冉闵、宇文成都、关羽、张飞、张宝、张梁等人分列文武两侧。
大司马刘虞站了出来,满脸喜色,对刘辩、刘昊尊敬禀报道:
“陛下、武王,如今红薯大丰收,北方皆轰动一片。皆种植红薯的幽州、冀州二州百姓,这一次,在他们留够了半年食用的红薯,其余皆卖与官府,得到了十年耕种之财,可谓人人欢喜、奔走相告,感恩陛下、感恩武王推广红薯之举!”
“除此之外,其他各州各地百姓认识到了红薯巨大产量,以及幽州、冀州二州百姓所得之财,种植红薯之心前所未有的高涨,各地官府如今皆纷纷求要红薯种子,以求粮食得到丰收!”
刘虞向刘辩、刘昊禀报了这一次北方百姓种植红薯前所未有丰收景象,同时,也禀报,各州的百姓这次皆想要种植红薯的期望。
刘辩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喜悦表情,尽管这事情并不是他力主操作的,但是,他终究是皇帝,百姓减少了生活之苦,他还是很有成就感与高兴的。
不过,刘昊除了听到幽州、冀州百姓得到了十年种地之财,脸上有笑容,后面听到各州皆想种植红薯,笑容便消失了。
朝堂上,一众文武也是纷纷夸赞起来红薯的产量。
刘昊这才开口,道:
“各州全种植红薯,本王并不赞同!”
刘昊一句凉水泼下去,众文武皆是一愣,就连刘虞脸上笑容都是一滞。
刘辩疑惑看向刘昊。
“敢问武王,这是为何?”刘虞拱手闻言。
刘昊也不客气,说道:
“需知物以稀为贵,这一次幽州、冀州百姓能够丰收红薯,大量卖出,得十年种地之财,那是因为他们抢得头筹了,各州各郡能够消化红薯。”
“但是,若是各州各郡皆种植红薯,大汉各州皆是红薯,红薯迎来前所未有的收获,如此多的红薯,怕是卖的价格极低,甚至没有人愿意收购,因为大家都有红薯,然而红薯并不能长时间担任主食,甚至红薯只能储存半年时间,半年之后呢?”
“因此,可以想象,前半年红薯丰收,家家户户吃红薯,到了后半年,红薯大量腐坏,家家户户缺少粮食,岂能如此?”
“因此,本王以为,红薯可以在各州大量推广种植,但是其他粮食也需要同步种植,今年的种植主在红薯的种植让百姓不再被饿到,其他粮食也需要保证种植!”
刘昊说出自己对下一场粮食种植的意见。
听到刘昊的话,刘虞顿时也反应过来了,确实,正如刘昊所说,物以稀为贵,若是大家都大量种植,怕是地里都是红薯,卖给谁去,到时候,红薯存储时间不长,后半年怎么办?
“这,武王,老臣会仔细研究此事!”刘虞忙对刘昊道。
刘昊闻言,点了点头,随之看向众文武道:
“去年,本王携大军攻破董卓,收回洛阳,派遣冉将军追击董卓,冉将军没有让本王失望,对董卓一路追击,一路上,把长安收入囊中了,最终把整个关中收复,才因为粮食问题,未能继续追杀逃去西凉的董卓,令国贼董卓苟延残喘至今。”
“如今,红薯的丰收部分缓解了粮食的缺少,孤王以为,朝廷当再次出兵,击败董卓,收复西凉,你们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