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杨竞又一次出巡了,这次出巡的目的地是吉林郡和龙江郡,本来杨竞可以坐船去巡视的。但是现在正在开挖运河,水路上都是运送建材的船只,杨竞不想影响修建运河的进度,所以选择了走官道巡视。
由于上次刺杀的事情才过去不久,这次杨竞学乖了,除了贴身护卫的100名羽林郎以外,他还让神策军出了一个骑兵营,共计1000人骑兵,跟在杨竞车队身后30里左右。
辽藩的军队建制是:军—旅—营—中队—小队。一个军有3—6个旅不等,每个旅5000人;旅下面有5个营,每个营1000人;每个营下面有10个中队,每个中队100人;每个中队固定编制就是10人。
像辽藩的五大边军,每个边军都下辖4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和一个炮兵旅,共计3万人。而神策军就没有炮兵旅,只是下辖2个骑兵旅和4个步兵旅,共计3万人。
而守备军第一军和守备军第二军,各辖3个步兵旅,每军1.5万人。至于说长林军,更是只有两个步兵旅,共计1万人。
大辽水师情况比较特殊,下辖两支舰队,每个舰队1万人,也是分成了两个旅。所以水师相当于下辖4个旅2万人。
神策军当然觉得此事重大,于是新任的神策军副将李锐,带着一个骑兵营,不远不近的跟在杨竞身后。不管怎么说,有事的话,神策军骑兵能第一时间冲得上去。
巡视的路线也比较固定,从襄平郡出发,向东到本溪县,再到抚顺县,然后到吉林郡和龙江郡。
虽然已经是八月底了,但襄平郡的天气依旧很热,杨竞躲在马车的车厢里,车厢里还放了一大盆的冰。这个时代也没有空调,就这么对付一下吧。
李玉也被迫随驾,不过杨竞没有让她上自己的马车,她坐在杨竞身后的那辆马车里。
其实不仅仅是杨竞,随行的官员也是热的不行,不过他们还需要顾忌官员的仪态,只能装成一副心静自然凉的感觉。但是回到车厢里,还是会拿出小块的冰放在手里,慢慢去暑。
羽林郎们则是更加的遭罪,因为官员乘车,还可以躲在车厢里,羽林郎们则是骑马,连躲的地方都没有,他们只能祈祷太阳快快下山,或者干脆下点雨。
可能是羽林郎们的愿望惊动了老天,杨竞出巡的第三天,走到襄平县和本溪县交界的双岭山的时候,天上突然就上云了,好像要下雨一样。
还没等金山请奏杨竞是不是扎营躲雨的时候,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夏天的雨就是这么急。
“金山,找个地方扎营吧”杨竞一看时辰,也快中午了,这大雨天也没法在官道上继续前进,自己有车厢还行,羽林郎们没有车厢,淋雨感冒了就不好了。这个时代有没有抗生素,感冒了是很危险的事情,甚至能危及生命。
金山得了旨意,简直如蒙大赦,立即指挥羽林郎们在官道旁边清理出来一块空地,搭建起营地来。
其实搭建营地这活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难得是,搭建营地选址要好,不能有被水冲,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还得搭建一些栅栏,方便守卫。
简单的是,由于杨竞经常出巡,内务府和神策军都随驾出经验了,运输给养的马车上常备现成的帐篷,每个帐篷能住10个人,需要的时候,直接搭建起来就行了。
还是老规矩,杨竞依旧住在他的马车上,不用特意搭建帐篷。随行的官员们也效仿杨竞,不住帐篷,直接住在车厢里。
所以羽林卫的士兵们直接把杨竞的马车往中间一围,官员们的马车依次排列,最外围在搭建上羽林郎们的帐篷,立好栅栏,营地就算完成了。
当然了,杨竞的马车和官员们马车之间,也有羽林郎的帐篷,把杨竞和官员们隔开。杨竞遇刺以后,安保工作更加的被重视了,所以即使宿营,杨竞马车旁边也至少有20名羽林郎。
羽林郎们又找了一些倾倒的小树,砍伐下来,扎成一圈栅栏,围在了营地的左右。这是防备野兽的。辽藩现在自然条件实在是太好了,野兽可以说是成群结队的出现。
忙活了足足一个时辰,羽林郎们才忙活完,按照杨竞的意思,羽林郎们纷纷躲进帐篷,开始烤火去湿气。
羽林郎是天子亲卫,待遇和后勤保障没的说,烤火用的都是三寸长的银炭。士兵们随意在地上搭几块石头,搭好的石头中间放上炭,上面放上锅,就成了一个既能做饭,又能烤火的炉灶。
锅里放上清水和大米,煮了一会后,一锅热腾腾的白粥就做好了。一碗粥下去,被大雨浇的一身湿气,也就没了。
杨竞的条件会更高,除了车厢里空间比较狭小,行动不便以外,别的事情都很好。杨竞也不想行动,他不想弄的两脚都是泥,他就是盖着斗篷,靠在车厢上,听着外面的雨点打在树叶上、车厢上的声音。
雨越来越大,风也越来越急,甚至一阵风还吹倒了羽林郎们的一座帐篷,弄的羽林郎们手忙脚乱的去重新搭建。
杨竞看着、听着,心里突然就平静了下来,心里又开始接受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和这个时代的落后以及种种不堪。这也是穿越这七年多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断说服自己接受现实、适应自己这个身处内忧外患的封建统治者的身份。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种天地间被大雨充塞、只有自己的感觉让杨竞十分的享受,慢慢的,他那颗躁动的心平复了下来。这么是杨竞出巡的目的之一,就是平复自己的心绪。
杨竞可不想让自己出现什么心里疾病,平定了心绪以后,就准备处理工作了,他对车厢外喊到,“金山,把折子送来”
没多久,杨竞车厢门帘被打开,一个身着正六品官服的通政司官员进来了,一声悦耳的声音传来,杨竞抬头一看,就觉得这个通政司的官员特别的眼熟,又看了几眼,突然惊讶的说道,“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