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宁烈调出番湾预备舰四艘,火船三艘,轻舟十二艘。
舰船编队绕行东南,避开主海线,从昙屿东南角登陆。
老赵带队登陆,李潼负责布火,宁烈坐镇火船,主攻西南坡。
这次没夜袭。
是正面攻打。
宁烈站在旗舰上,手握“剃刀”。
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这把刀,不用来砍。”
“是拖。”
“把人,从那椅子上——拖下来。”
……
午时三刻。
昙屿东侧港口第一火船突入,敌方预设火器未能点燃,起火点反被水压冲回,引燃仓后。
半个岛东岸乱成一锅粥。
宁烈乘快舟带先头百人强攻中部海蚀沟,快刀斩锁,水中夺道。
此役整整打了三个时辰,敌方十七号直属卫队抵死不退,岛中心战斗拉锯到未时。
直到李潼带队翻崖绕后,斩破水仓,整座防线才崩。
最后一战在昙屿主厅。
宁烈亲自进厅。
厅里只剩一个穿灰白便装的男人,坐在椅子上,左手夹着雪茄,右手按着一份船图。
那人抬头看了他一眼。
“你就是——宁烈。”
“我等你很久了。”
宁烈不废话,剃刀出鞘,踢翻桌子。
“别废话。”
“你不是想做生意?”
“我也做。”
“拿你命,换你这一桌账。”
“你要是识趣,就把这三年间你们调过的所有港、收过的所有银、签过的所有人名,全写出来。”
“写完我给你个痛快。”
杜克·阿兰没有动,只缓缓说了一句:
“我们后面还有人。”
宁烈冷笑。
“你以为我打的是你?”
“错。”
“我是打你后面那帮人心里那口气。”
“他们不是觉得中原只能挨打?”
“那我今天——就拿你这张椅子当砖头。”
“往他们脸上,砸。”
……
一炷香后,昙屿主厅被拆。
杜克·阿兰被绑上船,连同他那套“东洋通商图”一并封入铁箱,送往潮武。
宁烈亲写第五封军报,只有一行字:
【十七号已落,西路平。】
他没写更多。
因为他知道——仗没完。
洋人还能再来,换个代号,换个旗号,换个借口。
但他会一直等。
“只要他们敢再上船——”
“我就再杀一次。”
“杀到他们记住一句话。”
“这片海,是我们打下的。”
“他们要拿,就得先给命。”
昙屿战后三日,潮武港。
杜克·阿兰被押进宁钩军署,身后是铁箱三口,封着三年交易文书、两册通商密约,还有一本“中转港登记簿”。
宁烈坐镇中堂,一手摁着名单,一手捏着朱笔。
老赵站一边,低声回报:
“这批人已经送出,京城那边刚回信。”
“陛下准了。”
“你要设港案法庭,她批了。”
“要用军法,她也没拦。”
“还送了句口谕——‘别客气。’”
宁烈把笔丢在案头,抬手一挥:
“立案。”
“开堂。”
“封卷。”
“封谁?”
“封整个番湾那张人脉图。”
“洋人不是讲规矩?”
“那我今天也讲。”
“这案,不开庭审。”
“只开一件事——这帮人,把咱海线当几钱一尺卖的。”
“我现在——一笔一笔全收回来。”
……
同一时间,京城兵部也出了道铁令。
【即日起,大玄南海防区整编为“外剿六镇”,主镇设潮武,四副镇分布东岸、南渡、黑水、外岛,独立统调,听调不听宣。】
【总使宁烈,封一级都督,加挂“剿海都统”印信。】
【准其跨境三年,兵权不收。】
【三年后,若海未平,准其再请。】
整份铁令,只有一句附言——
【今后再有犯海之事,照宁法行。】
……
宁烈接信那天,刚查完一批新港回文。
港口那头送来的是封仓回报,还有三处商会申请撤籍文书。
他坐在桌边,一页页翻完,只留一句:
“让他们走。”
“但从今往后,谁要回来——”
“填保人,押银契,立战前投名书。”
“这不是经商,是投诚。”
“海不是他们想跑就跑的。”
“更不是他们说开就开的。”
“这回是我们赢了。”
“下一回,他们要是不服——”
“那就来。”
“只要他们敢再带火油进港口,咱这边就能给他们再烧一遍。”
……
夜里,老赵提来酒,说要庆功。
宁烈没接。
他说:
“这不是胜仗。”
“这是‘回账’。”
“这几年,他们在我们海上挣了多少。”
“咱现在,一笔一笔,收回来。”
“收完了,再谈胜。”
“没收完,就别庆。”
……
番湾群岛重划,昙屿更名“烈屿”,挂大玄新旗。
旗立那天,无人庆典,无人奏乐,只有宁钩一船队在岛口刷上十二个字:
犯海者斩,犯岸者剿,犯港者灭。
从此之后。
海东西商三年未敢靠近南防线五百里。
这是宁烈打出来的“水火线”。
他用火封了港。
也用刀守了岸。
这片海,终于不是他们的棋盘。
是他的——战场。
下一章,他要做的,是换人守。
让这一道海线,永远不再往后退。
烈屿第四个月,南海初寒。
宁烈立在岛岸边,看着远处新建的石岗哨已经竖起。
那是烈屿第一道永驻岗。
也是他这次亲手交出的第一处封口。
老赵站在一边,低声说:“你真打算退?”
宁烈没回头,脚下踩着刚晒干的海图,一笔一笔描着交接线。
“这地方,是我封的。”
“但不是我一个人守得住的。”
“我可以带兵打仗。”
“但不能一辈子守海口。”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仗。”
“是后面的人的江山。”
老赵沉默了一会:“那你准备换谁?”
宁烈从旁边递出一封调令。
“李潼。”
“东线三战,他带兵稳定、行事狠。”
“人不滑,脑子清。”
“他在的时候,我打得放心。”
老赵还是不太放心:“你不怕他镇不住?”
宁烈抬头看向远处:“我打得都躺下了,他还镇不住,那他就别带兵了。”
“这地方,不是给人练胆的。”
“是让人记住这仗怎么打下来的。”
“谁要是敢在这地上贪、怯、懒、软——”
“我亲自回来一趟,把他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