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管事猜想得不错,朱由检早就把人心摸透了。
即便谁都相信,这都是皇帝的算计,可为了拿到股票,没人会冒险报出低价?
“依计行事。”
徐弘基神情沉稳,语气笃定道,“咱们先去做登记,领到申购表格,随后再私下联络其他人。我看到时候谁还愿意出高价,做冤大头。”
“什么?陛下竟有如此算计?”
“我等绝对不上当!”
“保证每股报价不超过五十两银子,若有违者,猪狗不如!”
诸如此类的回应,让徐弘基等人颇为满意。
在他们看来,皇帝的奸计终将落空。
只要众人都报出低价,届时自己只需稍作抬高,便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得股票,稳操胜券。
“新乐侯、灵璧侯、彭城伯,还有你们几位,想必不会见利忘义,私自抬高报价吧?”
自认为搞定了潜在的竞争对手后,徐弘基又将目光转向同伴。
他神色严肃,言辞恳切,意在让其他勋贵立下保证。
在徐弘基的激将之下,其他勋贵纷纷表态。
“魏国公此言差矣!我张光祖向来信守承诺,岂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此次与魏国公同心协力,绝无二话!”
“我也一样!”
“今日我们击掌为誓,若有人报价超过五十两,必遭世人唾弃!人神共愤、天雷击之!”
“好!”
几人噼噼啪啪相互击掌,然后相视大笑,心中全是得意。
随后各自离开,利用吃午饭的工夫,各自填好了报价表,悄悄交给晁庆。
此次参与者多达五百余家,最终提交申报的却不足四百家。
晁庆命人将报价从高到低整理排序,当众公布。
“英国公,报价两千两白银一股,申购五百股。”
这一报价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震惊全场。
原本四十两银子一股的股票,此刻竟被报出两千两的高价,且申购数量高达五百股,所需资金达一百万两白银。
放眼整个大明,能一次性拿出如此巨额现银的人少之又少。
这纯粹是故意哄抬股价。
“大明的韭菜,还真是疯狂啊!”
朱由检也是颇为意外,心中一阵感慨。
大伙都看向英国公,心中既有鄙夷,又有羡慕。
他喊出这样的高价,不仅是志在股票,更是向皇帝示好。
徐弘基等人对此嗤之以鼻。
“两千两一股,要真是这个价,姓张的舍得吗?”
“这人定是个托儿。”
“不必担忧,在场之人皆非愚笨之辈,不会做出这般不智之举。”
后续的报价,虽未达到英国公那般离谱,却也远高于徐弘基等人的预期。
报价一千两一股、八九百两一股者大有人在,四五百两一股的也不在少数。
眼见三万份股票即将被认购完毕,徐弘基等人开始慌了神,愤怒地指责起来。
“说好了全都报五十两一股,竟然全都言而无信!”
“小人,无耻,猪狗不如!”
“绝交,从此后,我跟这些小人再无任何交情!”
就在这时,唱标的人大声念道:“彭城伯张光祖,报价二百五十两银子一股,申购三百股。”
骂声顿时戛然。
“彭城伯,你为何出尔反尔?”
汤国祚呵呵一笑,阴阳怪气道,“以后下雨天打雷的时候,可千万要小心啊,别被天雷砸中了脑袋!”
张光祖神色不改,大声辩解道:“天地可鉴,我报价绝对是五十两一股,肯定是府上管事多事,擅自给改成二百五了······待我回去,定要严加惩处。”
谁都清楚,这个报价自然有管事参与,但最终拍板的肯定是张光祖,这借口太过牵强。
一直当观众的崇祯,忽然道:“彭城伯出局,这一份申购作废!”
现场顿时一片寂静。
“陛下,我家的银子,难道就不是银子,为什么不卖?”
暗自得意的张光祖听到这话顿时一怔,随即面红耳赤争辩道,“陛下金口玉律,您定下的规则,岂能随意更改,这岂不是失信于天下?”
崇祯淡然一笑,“股票归朕所有,朕有权决定卖给何人。你家,不卖!”
所有人都在为张光祖默哀。
得罪了陛下,张家日后恐难有安宁之日。
“可······”
张光祖还欲争辩,崇祯却直接打断,摆摆手道:“撤了这个报价,继续下一个。”
朱由检这般决断,并非意气用事,而是另有考量。
契约中明确规定,股份可由子孙继承。
张光祖勾结福王意图谋反,不久之后便会被缉拿,张家也将面临灭三族之祸。
到时候张光祖没有子孙继承股份,难免会有人怀疑皇帝借机强取豪夺。
公司刚起步,还是少惹这种骚。
“魏国公徐弘基,报价二百四十两一股,申购三百股。”
听到这一报价,刘文炳、汤国祚等几个勋贵惊愕不已。
他们没想到,一直以盟主自居的徐弘基,竟也背叛了约定。
刘文炳面色阴沉,满脸愤慨道:“你们就不怕以后下雨天打雷?”
徐弘基讪讪笑道:“此乃府上管事所为,并非我本意,还望诸位谅解。”
“背信弃义之徒,谁会信你!”
“当初信誓旦旦,如今却背后算计,实在令人不齿!”
“······”
几人不再顾及情面,彻底撕破脸皮大骂。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晁庆冷眼旁观,心中暗自冷笑。
连你们都为了股票反目,还妄想怂恿众人压低报价来算计皇帝,实在是异想天开。
此时,唱标的人大声宣布:“三万份股票已全部售出,今日股票价是两百四十两······”
“等等!”
崇祯再次打断他的话,平静道,“魏国公的申报作废,下一家!”
众人再度震惊。
徐弘基本以为搭上了末班车,此刻却惊愕不已:“敢问陛下,这是为何?”
崇祯语气冷淡道:“不为何,朕不愿而已。”
徐弘基与张光祖意图与福王一同谋反,在崇祯眼中,他们早已是将死之人。
虽说这样会损失不少银子,崇祯也不愿由于他们染指,而脏了自己的股票。
“陛下英明!此等背信弃义之徒,就该被股份制唾弃!”
汤国祚第一个跳出来斥责,随即不断有人落井下石,二人瞬间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陛下,臣弹劾徐弘基、张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