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练武台上。
“等等!”
比斗即将开始之际,苏衔月却突然叫停。
“苏衔月,你别磨磨唧唧的行不行?”
楚照离不悦道。
今日,她特意披甲上场,不可谓不重视,眼看战意蓄积得差不多了,不料对方却突然叫停。
苏衔月并未答话,而是来到台边,放下手中的法器长剑后,重新拿了把寻常的短剑。
“你什么意思?”
楚照离眉眼微蹙,怒气顿生。
“昨夜,师尊传话给我,说你已成他的信众,成为了隐尘派的弟子,让我手下留情!”苏衔月面无表情地转身而回,“那把剑法器,你手中的宝剑虽好,但终究是凡品。”
两人见面到眼下的剑拔弩张,并未多言。
楚照离诧异对方竟知晓自己已经加入了隐尘派,不仅如此,真君大人还传音让对方对自己手下留情。
看来之前那场梦是真的!
如今的楚照离不仅是西芜国将军,还是隐尘派的弟子,一名修士。
今日她来,一来是想应证那场梦的真伪,二来是她不服气。
同为女儿身,同是从小习武,为何自己一直输对方一头。
小时候那场比试输了,长大后,扬名也没对方快,就连加入修行宗门此等好事,苏衔月也比自己快了一步。
“你当真已成修士?”楚照离越想越窝火。
苏衔月微微颔首,神态自如,似乎理所当然。
“证明......给我看!”楚照离的口中挤出几个字,声音断断续续,似乎心中很矛盾。
苏衔月愣了愣后,伸出右手,掌间有灵光闪动。
咔咔!
练武台边的那把法器长剑开始抖动,唰的一声,从剑鞘里飞出,转瞬便来到苏衔月的身前,悬于半空。
楚照离眼瞳颤动,久久无语。
她希望对方无法证明,可现实又一次打了她的脸,对方又比她快了一步。
最可恨的是,这说明对方有灵根!
难怪自己就算再努力,花再多钱请师傅传授武学,也不及对方天资卓绝。
哎!
楚照离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同时双眼紧闭,仰天无语。
罢了,罢了!
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不过就算没有灵根,既然老天给了我拜入隐尘派的机会,那自己就没有放弃的理由。
再抬头时,她双眼中波光粼粼,愁绪渐消。
“苏衔月,我真的好羡慕你有灵根。你有你的福运,但我也有我的缘法!”
看到楚照离眼中重新燃起战意,苏衔月微蹙的眉眼舒展开来。
“我自小习武,是遵父命,而你是自愿。你心志坚强,这一点我不如你。”
刚才那一番,苏衔月确实担心深深打击到对方,眼下看来,楚照离的心志远超自己的预期。
“哼!你虽然运气比我好,但我也不会放弃。如今我的缘法已到,我猜想很快便会有属于我的机缘。”
缘法?
对方一直提到,这让苏衔月一头雾水。
“你的缘法?”
见对方诧异,楚照离得意道:“我虽然没有灵根,但却博采众长,勤学苦练,终于能调动先天一气增幅己身。前些日子,我出了趟远门,回程途中,遇到了我的缘法。与他合力,我体内的先天一气便会暴走,瞬间击杀数人!”
......
躲在偏房里借着木窗缝隙观看的顾隐尘顿感无语!
楚照离分明就是在说自己。
看来对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离府!
“我已在崇安城力战群敌!虽然此事还未传开,但只要崇安城的奏报到后,要不了多久,整个芜城,乃至西芜国都会知晓。”
看到苏衔月露着不解的神色,楚照离继续说着。
崇安城的奏报?
想啥呢!
周良会上报,不过事件经过会改为黑山寨的人在崇安城作乱,险些害死郡主,幸得隐尘派游历弟子出手相救!
这事儿,走之前,周良便和顾隐尘商议敲定。
周良可不想写成郡主死战不退,被齐王记恨。
而顾隐尘只想借此机会通过周良这个城主的手,向皇室朝廷,乃至整个西芜国宣布有个名为隐尘派的修行宗门现世。
“恭喜你!”
苏衔月不知如何回答,从口中淡淡地吐出三个字来。
明显是敷衍,但楚照离却很受用,斗志高昂:“别以为你是修士我就怕了,来吧!”
“放心!我不会动用灵力的。”苏衔月扬起短剑,摆起架势,给对方足够的尊重。
其实此番比斗,在场的三个人,都知道胜负早已注定。
就算苏衔月不调动灵力,但灵气对肉身的增幅放在那里。
不久,比斗便有了结果,还是苏衔月故意放了水,与楚照离多过了几招。
“如何!还不拜见师姐?”苏衔月将短剑放回武器架上,语气柔和地说着,想和对方拉近关系。
比斗结束,心愿已了,虽然有些不公平,但楚照离也认了,如今自己还指望得到对方的指点。
“师姐!”楚照离拭去额头的汗水,颇为正式地抱拳道,“真君说让我跟着师姐学习修行,还传了我凝灵纳气诀,不过收益甚微,还请师姐指点一二。”
话毕,楚照离就地盘膝坐下,开始行气。
虽然苏衔月清晰地感受到楚照离并不能吸纳灵气,体内只有一道极其微弱的气流在流转,但她会心一笑,来到近前指点。
偏方内,顾隐尘陷入了沉思。
楚照离虽然有些跋扈,不过相识以来,从未用郡主身份欺压别人。
今日落败,心性转变也极快,可谓是拿得起放得下。
这或许和齐王的教导有关,不过对方天生对修行的痴迷,却是与生俱来的。
可惜啊,天不遂人愿,她终究被拦在了没有灵根这道门槛。
“多谢师姐指点,我感觉气息运转更加顺畅了。”
屋外,传来楚照离的笑声。
“嗯,那就好,你每日照此方法练习,应该会有进展。”苏衔月点头道,突然话锋一转,“我希望你能帮个忙。”
“师姐请讲!”
“你父亲曾收到过一封信......”
听完苏衔月的话,楚照离斩钉截铁地回道:“师姐,我父亲并非害了苏伯伯和苏将军的人,而是晋王......”
楚照离将自己知道的尽数道出。
原来,大战结束后。
齐王感觉会有人借此做文章,对自己不利。
但其又无法脱身,楚照离见父亲愁眉不展,从刚叔那里得知情况后,便毛遂自荐。
最终齐王答应,楚照离得以前往北丛国。
在出发前,齐王就将事情尽数告知了她,包括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