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易中海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四合院门口,贾东旭这才转过身。
神色略带几分恳切,对贾张氏轻声说道。
“妈,师父他这都是为了咱们家好,往后您对他的态度,可得稍微缓和些。
而且我可是在他手底下干活呢,要是把他惹火了。
不仅咱家在院子里的日子不好过,只怕是我在轧钢厂也要被穿小鞋。”
贾张氏鼻子里重重地冷哼一声,脸上的神情满是不屑,接着开口道。
“哼,东旭呀,你这孩子就是太实诚了,才这么相信那个易中海,也总是被他算计。
他若真心实意想要帮衬咱们家,哪里需要这么麻烦。
你跟他学了这么久,为什么你还一直都是个一级工,我都怀疑他没有用心教你。
以他八级工的身份,一个月拿着九十九块的高工资。
他只要随便拿出点来,咱们家也不至于过得这般紧巴巴。
可他呢,嘴上说着为你好,指望你给他养老送终。
实际上却一毛不拔,就知道指使傻柱给咱们带饭盒。
这算怎么回事?这不是把咱们当要饭的打发嘛!”
贾东旭原本心里头只觉得易中海平日里对自己多有照顾,是真心实意地帮扶。
毕竟他不管是在轧钢厂,还是在四合院,那日子过得都挺舒服的。
没有人敢惹自己,干的活也轻松。
可经贾张氏这么一番连珠炮似的分析,他脑海里像是突然闪过一道光,瞬间恍然大悟。
越琢磨越觉得易中海这人太会算计,心思并不单纯。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
“妈,是我之前想的太简单了。
还是您看得透彻,往后我都听您的。”
此时,秦淮茹正在厨房忙碌,贾张氏那大嗓门说的话,一字不漏地钻进了她耳朵里。
她手中淘米的动作微微一顿,心里头不禁对易中海又多了几分警惕。
暗暗想着往后跟这人打交道,可得多留个心眼儿。
第二天恰逢星期天,不用去上班。
外头天寒地冻,凛冽的寒风像刀子般割着人的脸,四合院的住户们大多都选择窝在家里,靠着屋里的炉火取暖。
徐庶却不一样,天刚蒙蒙亮,他便早早地出了门。
他心里装着不少事儿,要购置生活用品。
还想趁此机会好好熟悉熟悉这四九城的大街小巷。
只可惜,徐庶不会骑自行车,在这偌大的城市里,只能靠两条腿丈量土地。
每到一处,他都得仔细打量,询问路人。
虽说他满心热忱,可这般方式效率实在太低,大半天过去,也没跑几个地方。
徐庶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着。
等明天一上班,头一件事儿就是找同事学骑自行车。
学会了赶紧回徐家村一趟,让母亲和徐叔他们知道自己在城里一切安好,别再为自己操心。
就这么在外面东奔西走,一直到了下午五点。
天色渐暗,徐庶才拖着有些疲惫的身子回到四合院。
一进屋子,他也顾不上休息,又开始忙着收拾起来。
等忙完这一切,窗外已经飘起了丝丝缕缕的炊烟,晚饭的香气在四合院弥漫开来。
而他的这间屋子,也总算有了家的模样。
不再是初来乍到时那般冷冷清清、杂乱无章。
1958 年 2 月 24 日,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徐庶就早早地来到了轧钢厂。
今天对他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是他正式上班的第一天。
他满怀期待地走进办公室,里头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
徐庶没选择干巴巴地傻等,他瞧了瞧墙角的几个暖水壶。
想着同事们一会儿来了得喝水,便顺手提起暖水壶,快步朝锅炉房走去。
等他提着满满几壶开水,稳稳当当地回到办公室时,里面已经来了三个人。
这三人徐庶都不认识,毕竟上周五他在办公室待的时间短,还没来得及和大家相互认识、打招呼。
徐庶放下暖水壶,脸上挂着友善的笑容,主动跟这三人攀谈起来。
没一会儿,办公室的人陆陆续续都到齐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热闹闹地加入到聊天的队伍当中。
徐庶脑子好使,记忆力超群,跟大家坐在一起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就把每个人的名字、性格特点都记住了。
随后,科长王天福大步走进办公室。
众人见了,立马停止聊天,纷纷坐直身子,安静地等着王天福分配采购任务。
原来,采购科有个惯例,每周一集中下发采购任务。
所以,每逢周一,所有采购员都得准时到办公室集合,听候安排。
而在其他时间,要是有采购任务,只要提前跟组长或者副组长报备一声,就可以外出采买物资了。
这也算是采购科的一大好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采购员能根据自己的节奏来安排工作。
不过,这份自由也是有条件的,得是那些手里有渠道、有本事按时完成采购任务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
要是没这能耐,那就只能骑着自行车,满四九城大街小巷地瞎转悠,四处寻找货源。
那辛苦程度,可比在车间干活累多了。
最主要的还是压力大呀,底薪低,如果不用心采购,光靠底薪是很难养活一大家人的。
而且,要是碰上需要下乡采购的任务,那就更麻烦了,出发前还得去保卫科领枪。
毕竟那个时候,社会治安还不太稳定。
采购员出门在外,带着采购来的物资,要是没个防身的家伙,走在荒郊野外、山间小路,那可就危险重重,简直就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这可不是吓唬人,因为这个原因,在执行采购任务时不幸丧命的采购员,可不是个小数目。
也正因如此,现在大家都不太愿意接下乡采购的活儿,能躲就躲。
除非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会选择去那些偏远的农村。
而且即便如此,那也是好几个人一起行动,就跟陈军他们那次一样。
王天福目光扫过办公室里陆续到齐的众人,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
“大伙都听好了,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事,这位是徐庶。
从今天起,他就正式加入咱们采购科了。”
说着,他侧身,抬手示意徐庶上前一步,向众人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
紧接着,王天福话锋一转。
“我把徐庶分到陈军那一组,另外,考虑到徐庶老家在徐家村,往后徐家村那块区域就划分给他负责采购了。
不过呢,前期徐庶经验不足,还得跟着刘建军好好学习学习,等把采购方面的门道都摸透了,再单独出去跑业务。”
徐庶听着,心里明白这是科长在给自己铺路子。
既有熟悉的区域,又有前辈带着,自然是再好不过,当下便点头应道。
“谢谢科长,我一定好好跟着建军哥学习,努力工作的。”
之后,王天福开始有条不紊地将这一周的采购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
大家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要点。
待任务分发完毕,便宣布进入自由安排时间。
陈军如今身为副组长,而组长因下乡采购物资遭遇意外,此刻还躺在医院里。
所以组内大小事务便都由他来操持。
他看了看徐庶和刘建军,抬手招呼道。
“小庶,建军,你们俩过来一下。”
待两人走近,陈军开口问道。
“小庶,刚才王科长说的,你都听到了吧。”
徐庶神色认真,立刻回应。
“嗯,我都记住了。”
陈军拍了拍徐庶的肩膀,语气中满是信任。
“我相信凭你的本事,很快就能上手这份工作。
前面有老刘带着你,不懂的地方尽管问他。
要是碰上啥难题,需要帮忙,也别客气,直接来找我。”
刘建军忙不迭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感激与热忱。
“陈哥,你就放一百个心吧,小庶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呐,我肯定倾尽全力带他。”
徐庶闻言,连忙拱手致谢。
“我在这儿先谢谢陈哥和建军哥了。
实不相瞒,我现在确实有件事想请二位帮忙。”
陈军挑了挑眉,好奇道:“哦?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徐庶略带几分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我还不会骑自行车呢,想麻烦你们教教我,不然这采购工作,我都不知道咋开展。”
陈军这才恍然大悟,一拍脑门。
“瞧我这记性,你那自行车还搁仓库里呢。
行嘞,这事儿包在我们身上。
正好我和你建军哥这阵子没啥采购任务,都能教你。
这几天,瞅见我们谁有空,你就喊谁教你骑车。”
徐庶眼睛一亮,追问道。
“那现在可以吗?”
刘建军爽朗一笑:“完全没问题,我这就带你去。”
徐庶忙应了声 “行”,便跟着刘建军往外走。
两人先来到仓库,办理好手续,将上次分给徐庶的自行车领了出来。
随后,找了块宽敞且平整的空地,准备开启学车之旅。
刘建军十分尽责,从如何握住车把、调整坐姿,到如何蹬踩踏板、控制平衡,都事无巨细地讲解示范。
徐庶虽说从未骑过车,但他脑子灵光,身体素质也不错。
凭借着自身绝佳的天赋条件,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
仅仅摔了四五次,便已经能够歪歪扭扭地骑行一段距离,基本掌握了骑车的要领。
只不过,轧钢厂内道路平坦,与那些崎岖山路相比,条件好太多了。
徐庶心里清楚,要想在往后的采购工作中,骑着车顺利穿梭在城乡道路上,还得下一番苦功夫,多多练习才行。
之后,徐庶跟着刘建军回到办公室。
两人坐在办公桌前,刘建军翻出几本资料,开始给徐庶详细介绍轧钢厂的大致情况。
从各个车间的职能,到各个部门的工作范畴,都一一讲解。
徐庶听得认真,不时提出问题,刘建军也耐心解答。
如今既然来到轧钢厂上班,按照当下情形,往后怕是要在这里长期发展,自然得把工作环境摸个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