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
对于秦二世是胡亥这件事嬴政已经知晓了,并且也猜测胡亥上位的手段并不光明。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赵高和李斯的参与。
他们竟然篡改诏书,让扶苏自杀!
自杀,这是嬴政怎么都没想到的死亡结局。
嬴政脸色涨红,呼吸急促,双手更是被气到不自觉地发抖。
他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尝试用这样的办法来平静情绪。
几个来回下来也没有丝毫减弱,反而越想越气,恨不得杀之而后快,不然,难消心头之恨。
此刻,另外三位“主角”正被人“护送”着朝嬴政这边赶来。
最先赶到的就是赵高了,他本就在宫里做事,之前还是在嬴政身边做事的呢,后来主动调走了,也坚决不靠近任何一位公子王女。
而赵高在赶去的路上整个人都要被汗水浸湿了,心中更是慌得不行。
要说几年前他心有异,他不否认,可是这几年生活逐渐往着美好的未来发展,他也深刻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
所以,他主动脱离嬴政的身边,当一个普通人,和母亲以及其他兄弟好好生活。
只是他没想到,他在天幕上,得知了自己竟然篡改诏书,使得扶苏公子自杀。
一想到自己害死了扶苏公子,赵高就无法原谅自己。
扶苏公子那么善良,他怎么能这样呢!
这个时空的赵高完全无法理解历史上的那个自己。
而赵高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在第一世的时候,他在扶苏公子身上感受到了温暖。
那时候的他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侍从,竟然也能收到扶苏公子送给他的礼物,还不止一次。
也是因为扶苏公子,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了人权。
以至于在赵高心里,扶苏公子是要万分尊敬的人。
所以,这让赵高更难接受他害死了自己最尊敬的人。
护送赵高的侍卫们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一边恨他,一边纠结。
但他们并没有将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只是做好本职工作。
在赵高赶到的前一秒,胡亥也随之出现了,他是一路跑过来的,所以才这么快。
这一世,两人没什么交集,甚至都看不到对方两面。
这会儿一同出现,谁都没说话。
但两人踏进殿内时,都表现的万分紧张。
一步步走进殿内,两人都没有抬头,甚至直接跪在了地上。
而嬴政背对着他们,膝盖磕在地面上的响声清清楚楚地传入他的耳中。
嬴政没有丝毫反应,只是默默地擦干眼泪,而后缓慢地转过身,眼神冷漠,强装镇定,声音低哑:“你们这样是想回到过去吗?”
三秒后,两人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只是仍然不敢抬头去看嬴政。
而十来岁的胡亥是一路哭着跑过来的,在门口才强忍着不掉眼泪。
可这会儿,他又要忍不住想哭。
胡亥咬着下嘴唇,眼泪如珍珠般一颗一颗砸在地面上,愣是一点声音没出。
一旁的赵高同样也很煎熬,安静的空间更是加强了这种煎熬,不一会儿,他的眼中也蓄上了泪水。
这时,李斯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他二话不说,“啪嗒”一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道:“王上,臣该死啊。”
嬴政看着他,眼中只有冷漠。
尽管知道如今的他们什么都还没做,甚至以后也不可能做。
但嬴政就是不能再心平气和地看待他们,更是恨不得马上杀了他们。
他不能,他没有权力,这会违背律法,因为他们没有触犯任何一条律法,只是在另一个时空中,他们才犯下了罪无可恕的恶行。
和现在的他们没有丝毫关系,他不能因为一时冲动,就毁了好容易建立起让天下百姓都信服的律法。
嬴政看着一条条弹幕,怨恨和悲伤再次涌现,他攥紧拳头,努力平复情绪,对着李斯说:“李斯,您于我是长辈,不必这样。”随即,嬴政顿了一下又继续道:“您是时候回家颐养天年了。”
“来人,送客。”
李斯听出来了,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深深鞠了一躬,什么话也没说,转身离开。
可偏偏是这样的结果让李斯更为愧疚,他出了殿内,抬头望着天空,浑浊的眼睛又落下一行泪。
而殿内的嬴政接着“处理”第二个,他站在赵高的前方,语气平静,“赵高,抬起头。”
赵高的身形并不小,可以说是比其他人都高大威猛,但在嬴政面前还是小了一点。
赵高在抬头前,慌忙地擦拭眼泪,而他的一切行为,都被嬴政看在眼里,嬴政什么都没说,就这样盯着他。
心里却在想,他凭什么哭,他有什么资格哭!
嬴政深吸一口气,按耐住情绪,看着赵高,尽量心平气和道:“你真的很会隐忍,凭一己之力就能将秦朝覆灭,我挺佩服你的。”
赵高垂眸,不敢看嬴政,只因为这张脸有四分像扶苏公子。
嬴政长吁一口气,继续道:“你为国复仇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很成功,将我的子嗣全部赶尽杀绝。你知道吗?我真的很想杀了你。”
赵高身躯一震,很快又恢复平静,只因为他觉得死了会更好,这样就不用时时刻刻怀着愧疚的活着。
然而嬴政的下一句话就打破了他的幻想,“可是我不能。所以,你出宫吧。”
赵高猛地抬头,满脸的不可置信,“你…不杀我!”
一旁的胡亥都愣住了。
嬴政冷笑,神情淡然道:“你的命,还不值得违背律法的公正。”
赵高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随后,他同样对着嬴政深深鞠了一躬,郑重道歉,最后离去。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了,胡亥。
嬴政对胡亥其实很疑惑,他亲眼看见的胡亥确确实实是一个良善的孩子。
但原本历史轨迹中的胡亥却不是这样,他无才,无能,简直就是个自视甚高的蠢货,一点善良之处都看不到。
而这两者唯一不同的就是赵高不再教导过他,嬴政可不信赵高一个人就能把胡亥教坏,否则其他老师都是摆设吗?
原本历史轨迹中的胡亥本性就不是一个纯善之人,所以,他会偏向教坏他的赵高。
但是,他眼前的胡亥是怎么回事呢?
真的很奇怪呢?
“胡亥,我若说一点也不怪你自然是假的,可你我父子一场,你也出宫吧,我会派人照顾你到成年,我们不要再见了。”嬴政的语气很平静,平静到像是在和一个冷冰冰的物品说话。
而胡亥对于这个结果其实没什么意外,他甚至觉得不够。
毕竟从上一次就那样简单放过他之后就能看出来。
自那之后,他经常一个人,因为没有人会来主动找他玩,他的哥哥姐姐就更不会了。
只有他主动向别人打招呼,别人才会回应。
于是,胡亥感受到了什么叫漠视。
每到夜里他都会偷偷哭,在怪自己为什么是那样的人。
在听到自己要出宫生活,那一刻,胡亥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
抛弃,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比任何惩罚都要严重。
胡亥强忍泪水,声音温和道:“好的父亲,今日我就搬走。”
胡亥离开前,对着嬴政郑重的磕了三个,并留下一句“父亲保重”。
看着空荡荡的宫殿,嬴政放空大脑,回想着那些弹幕。
嬴政知道,真正毁了大秦的不是别人,是他自己。
是他没有早日定下继承人;是他看不透人心;是他太过自负,都是他,才让别人有机可乘。
这一切都是因果报应。
没过多久,嬴政在天幕上发了公告,意思是让其他人不要因此将气撒在他们三人身上。
嬴政这么做并不觉得是在放过他们了,他只是希望人民能冷静看待这件事,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导致自己犯法。
虽然弹幕上对他们三人的戾气有点重,但是大家在现实里还是比较冷静的,不会无缘无故就找到他们恶意针对。
而王女公子们一开始也都气愤不已,但看到自己父亲发的公告后,再不甘也只能放下。
蒙恬和蒙毅两兄弟都快要郁闷死了,本以为这么大的事情,那三人不死也得半残,没想到全都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可看到公告内容,两兄弟才反应过来,是啊,前不久才彻底告别封建社会,踏入人人平等的阶段。
从前的王上,如今的老板,是没有权力决定他人的生命。
他们怎么能违背律法的公正公平呢?
两兄弟深刻反思了好一会儿。
蒙毅忽然调侃他哥,“哥,我看弹幕上说,你最后是被迫服毒自尽的诶。”
蒙恬白了他一眼,“我死了,你以为你还能平安无事?”
蒙毅立马收回呲着的大牙,不笑了,“不行,我去找找其他朝代的人,问问我的下场。”
蒙恬:……神经病。
看着弹幕上所说,赵高最后被子婴设计杀害,蒙恬不禁在心中庆幸,还好赵高最后不是安享晚年而死。
不过这个子婴是谁啊,难不成是那个人的孩子?他记得就叫这个名字。
唉,不管了,和他也没关系。
西汉
在刘彻得知秦国那边的人能看到天幕的对话内容时,他还挺为他们感到开心的,毕竟这么多年了,终于能知道真相了,实在不容易啊。
可当刘彻看到接下来轮到据儿后,刘彻就开始手心冒汗,整个人紧张的不行。
随着据儿抛出一个个问题,刘彻的心都跟着颤一下。
不仅如此,李承乾朱标还有李令月和上官婉儿的神情都在告诉他,这不是一个好事情。
早期就猜过,只是刘彻下意识选择忽略,今天重新被提起。
看着他们说话的过程,刘彻只觉得头顶悬着的那把刀越来越近。
直到李承乾在心里的碎碎念传入他的耳内,吊着那把刀的绳子突然断裂,猝不及防插进他的大脑,将他杀死。
刘彻双眼无神的看着前方,满脑子都是他杀了据儿,他不仅杀了据儿,还杀了卫子夫。
刘彻不愿意相信,可心里又十分清楚他就是这样冷血无情的人。
他现在是爱据儿,那未来呢?他没办法保证啊!
七岁被立为皇太子,到死也只是太子,三十年的太子啊。
刘彻苦笑自嘲,哈哈,他可真能活。
刘彻捂着眼睛,心里悲痛极了,他自己也是七岁被立为皇太子,所以才让据儿等到七岁。
可是他是十六岁继位啊,他只做了九年太子就知道太子有多难做,据儿硬生生做了三十年。
他要是真的爱据儿,绝不可能让据儿等这么久,久到他死都还是太子。
这三十年里,据儿要活的多么小心翼翼才不会被取代啊。
刘彻不知道,也永远不会知道。
卫皇后对于刘彻杀了自己和据儿一事接受良好。
毕竟当皇帝的,有几个有情的啊?
她只恨自己没能帮助据儿登上皇位,让那个狗东西活那么久。
让我儿子当了三十年的太子,要是据儿不死,是不是准备再让据儿当个十年的,当施舍乞丐呢!
想到这里,卫皇后就气得浑身发抖,但她又不愿去那个狗东西面前发泄情绪,只能跑到隔壁健身房去跑步,举铁,释放一下多巴胺,让自己冷静下来。
其他孩子对于这件事也很震惊,但又觉得很合理。
这就导致几个孩子短时间都太愿意见到自己的父亲,因为她们(他们)都是弟控(哥控)。
要不是那人是自己的父亲,早就见西天去了。
三十七岁啊,弟弟(哥哥)这么早就离世了,啊啊啊,都怪父亲,竟然还杀了母亲(母后)!
要是真有地府,父亲你下去敢面对弟弟(哥哥)嘛?!
卫青更是崩溃,前有外甥霍去病为国捐躯,后又有外甥太子刘据被自己的父亲杀死,这让他该怎么接受啊。
就连姐姐也死于那人之手,气头上的卫青真是恨不得提着刀闯进皇宫,质问那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据儿是多么好的一个孩子,他有什么不满意的,竟让其做了三十年的太子!
要是不喜欢,直接说啊,都快七十了,还不放手。
纯纯吊着据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