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郡的衙门口排起了长龙,百姓们攥着用过的牙膏皮,对着“刷牙实名制”的公告唉声叹气。赵铁柱(清水县版)戴着“牙膏皮稽查员”袖章,捏着放大镜检查每一块牙膏皮:“张大娘,你这牙膏皮怎么还是满的?是不是把牙膏倒了?”
“冤枉啊!”张大娘哭丧着脸,“妾身每天刷二十遍牙,实在挤不出了!”
“二十遍?”赵铁柱瞪眼,忽然从兜里摸出个“牙膏皮称重仪”,“少于五克的都是造假——来人,拉去喝无糖奶茶!”
“不要啊!”张大娘惨叫着被拖走,她知道那无糖奶茶比黄连还苦,喝了能三天吃不下饭。
奶茶郡的“甜不辣奶茶店”里,老板王富贵对着空荡荡的柜台叹气,无糖奶茶在桌上堆成小山,苍蝇都不愿意停。他忽然想起张天奇的话:“想卖蜂蜜奶茶?用粮食换蜂蜜!”于是咬咬牙,扛着一袋小米来到县衙。
“大人,”他跪地痛哭,“求您让小人卖点蜂蜜奶茶吧!百姓们宁愿喝辣饼汤,也不碰无糖奶茶!”
“早说嘛~”张天奇咧嘴笑,红裤衩上的“粮食换蜂蜜”布条随风飘扬,“一袋小米换一两蜂蜜,童叟无欺——赵铁柱,称米!”
“大人!”王富贵傻眼,“这价比黑市还高!”
“高?”张天奇挑眉,忽然指向窗外排队换蜂蜜的百姓,“你瞧,他们为了喝上甜奶茶,连过年的存粮都搬来了——记住,越难得到的甜,越让人上瘾!”
三日后,奶茶郡的粮仓里,小米堆得比城墙还高,张天奇穿着红裤衩躺在米堆上,对苏清月晃着算盘:“陛下您瞧,这叫‘牙膏皮换粮食’——百姓们为了不喝苦奶茶,主动交粮换蜂蜜,一举两得!”
“张爱卿,”苏清月望着粮仓里忙碌的娘子军,忽然轻笑,“你这招‘苦肉计’,比严刑峻法还管用。”
“陛下明鉴!”他忽然从米堆里摸出个牙膏皮做的哨子,“臣还让贤妃把回收的牙膏皮熔了,做成‘辣饼警报器’——外敌来犯时,一吹就能召集娘子军!”
“歪理都被你说圆了。”苏清月摇头,却在看见百姓们捧着蜂蜜奶茶欢天喜地的场景时,忽然正色,“不过本宫发现,你的‘奇葩治理’总能切中人性——怕苦求甜,人之常情。”
是夜,奶茶郡的街头响起了新的歌谣:“牙膏皮,亮堂堂,上交换蜜甜心慌,谁要不刷二十遍,无糖奶茶灌断肠!” 孩子们举着牙膏皮灯笼玩耍,灯笼里的烛光映着“爱牙爱国”的字样,活像一群移动的小牙仙。
王富贵的奶茶店里,蜂蜜奶茶供不应求,他偷偷在账本里记:“蜂蜜换粮,稳赚不赔,感谢张大人赐财!” 而那些交了粮食的百姓,喝着甜丝丝的奶茶,早把交粮的心疼抛到了九霄云外。
“大人,”贵妃晃着新做的“奶茶牙膏”过来,“妾身把蜂蜜掺进牙膏里,现在百姓们刷牙都像喝奶茶!”
“妙!”张天奇拍手,忽然对赵铁柱大喊,“从明天起,牙膏皮回收标准提高到十克——不够的,罚种茶树!”
“大人!”百姓们哀嚎,却在赵铁柱举起无糖奶茶桶时,立刻闭嘴——他们宁可多刷几遍牙,也不想再尝那苦到灵魂出窍的滋味。
秋风起时,奶茶郡的茶树上挂满了金黄的茶叶,百姓们用牙膏皮换的蜂蜜腌制茶饼,甜辣可口,竟成了清水县的新特产。张天奇看着满载粮食的车队驶回清水县,忽然对苏清月说:“陛下,臣现在觉得,治理一个郡,比啃辣饼还简单。”
“哦?”她挑眉,“怎么说?”
“因为百姓们的需求,就是最好的治国指南——”他忽然从兜里摸出个牙膏皮雕刻的小人,正是自己坐在米堆上的模样,“比如想让他们交粮,就用甜奶茶当诱饵;想让他们爱牙,就用苦奶茶当鞭策——这叫‘甜辣治国,刚柔并济’!”
苏清月望着他眼底的星光,忽然轻笑出声。她知道,这个胖县令的每一次“奇葩政策”,都是对治理之道的大胆创新。而奶茶郡的百姓们,也将在这一场场的甜辣交替中,渐渐忘记曾经的国别,真正成为清水县的一员——毕竟,当刷牙能换蜂蜜,交粮能换甜味时,这样的治理,早已超越了征服的范畴,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充满烟火气的温柔统治。
“张爱卿,”她忽然轻声说,“本宫期待着,看你如何用一支牙膏,刷出一个太平盛世。”
“陛下且看!”他大笑,忽然指向天边的晚霞,“臣的下一个目标,是让全天下的粮仓都堆满百姓自愿上交的粮食——用的还是这‘牙膏皮换粮食’的妙法!”
苏清月望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胖县令的每一个“荒诞举措”背后,都是对民生的深刻洞察。而他们的故事,也将如同这永不枯竭的甜辣循环,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淌着最鲜活的、关于智慧与幽默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