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县是苏州管辖的大县之一,地域分布广,人口数量也是数一数二的,是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马车行驶在平坦的官道上,李扶音等人并没有感受到颠簸,因着是走访,他们在最近的村子停下。
“袁伯伯,我们现在这附近走一圈,等了解基本情况,再去询问本村的里正吧。”李扶音和江宜柔走下马车,跟袁禾说。
“可以,可需要我跟你们解说?”
“要的,辛苦袁伯伯了。”李扶音含笑点头,又看向一旁的康明,“康明,阿爹给了你什么任务啊?”
“大人让我去三河县传达探春会的消息,刚好和女郎的行程一致。”
李扶音了然,不再看他,目光落在前方广阔的农田上,如今是三月上旬,刚好是种植的季节。
田野上,穿着麻衣的农民在辛勤耕耘,水田边上,排列整齐的桑麻随风摇曳。
她注意到,筒车和曲辕犁已经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工具,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效率。
几人的穿着在他们看来很简单,但是对比起农民的着装,还是显得精致很多,加上身上那种养尊处优的气息,不到一刻钟就吸引了不少注意力。
袁禾经常跟他们这些大老粗打交道,很快,一个精瘦的老头子就赶过来。
“袁大人好久不见,今天来我们村,可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那人没敢看最前方的两个女郎,先是对袁禾三人作揖,才笑呵呵对袁禾道,可见关系并不生疏。
袁禾把马鞍盘挂着的肉拿下来,递给他:“老安头不必太过慌张,我们几人顺路过来,想到你家老婆子的一手好菜,这才突然拜访。
你自去忙活吧,等晚上,咱们哥几个喝一口!”
“对,大人家的女郎接了夫子的一个任务,过来看看你们的情况,等一会儿,还要麻烦安老头给她答疑解惑了。”康明也一脸笑意。
李扶音和江宜柔对他点头,那老头子有些惶恐,微微弯腰。
“女郎们有什么要问的,尽管问,鄙人能说的,一定说。”
李扶音笑着说:“老伯不必惶恐,我等只是做一个简单的调查,袁伯伯说贵夫人的厨艺不错,我等打扰了。”
“既然这样,女郎请,鄙人先去收拾寒舍了。”
“老伯慢走。”
李扶音说完,和江宜柔开始往前走,袁禾在身后给她们讲解两人疑惑的东西。
“自前朝北方人大量南迁,给江南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逐渐开发,人们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不仅种桑养蚕,还培植果木、种植药材,江南属于农业多种的模式。”
“之前女郎在农庄推广‘圩田’这种兼顾水、农的生产方式之后,把碎片化的田地围绕起来,细细铺开纵横的沟渠网络并安置闸门,旱时一体灌溉,涝时一体排水。
大人觉得巧妙,已经在江南推广,三河县是第一批试验区,成效显着。”
……
李扶音两人听得津津有味,江宜柔看到他们将密密麻麻的禾苗从一个地方转移到水田中,有些疑惑:“为何要多此一举?直接栽种在水田上不好吗?”
袁禾道:“这种叫育秧移栽技术,能够让水稻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大提高了水稻的成活率和产量。”
“是我见识短了。”江宜柔恍然。
李扶音又问:“袁伯伯,水稻的育种工作是怎么样的?”
“是从上一季收获的水稻中,挑选出最饱满的种子进行培育。”袁禾不厌其烦解释道。
“这不就相当于赌博吗?”李扶音感慨,“如果遇上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种子,这一年的收成都要白干了。”
“所以说农民靠天吃饭啊。”
李扶音不动声色道:“我听说建州那边有一种抗寒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的水稻,名曰‘占城稻’,不知袁伯伯可有听说过?”
袁禾眼前一亮,深深看她一眼,摇了摇头。
“不曾听闻,女郎是在何处听说的?”
“说起来是一件可惜的事情,我之前去慈安寺的路上,路过一处农田,偶然听到一个不是江南口音的男子,嫌弃江南水稻不丰,说什么不如占城稻,否则也不至于一家子人只能喝些稀粥来填肚子。
我刚想让人去找他,结果那人已经骑马走了。”
“倒是可惜。”袁禾叹息不已,又振作起来,“女郎可曾告诉大人这件事?”
“嗯,阿爹知道,不过没听到他跟我说后续,也许是那人是在说胡话呢。”
康明却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女郎一说我才想起来,近日大人派去建州一带的人送了信过来,大人看过之后很是欣喜呢。”
袁禾挑眉:“有这好事我怎么不知道?”
蒙羡吐槽:“你神出鬼没的,大人想要找你都找不到,怎么记得告诉你这个消息!”
袁禾不理他,和李扶音几人继续往前走,知道江宜柔要了解桑茧的事情,还带她们到农户家中走了几圈,让几人了解了江南的纺织工艺。
江宜柔亲自上手尝试了纺织机,她还有些意犹未尽,这小小的工具一推一拉,就变成了布匹,还真是神奇。
农户家的小女童只有五六岁,睁着一双天真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她不甚熟练的动作,她还记得阿娘喊她们“女郎”,她弱弱开口问:“女郎,你们不会纺织吗?
我阿娘说了,女郎不会纺织,嫁不了好人家的。”
她身后的妇人一把抱住她,手掌捂住嘴巴,慌乱地看向几人。
“几位女郎和大人,我家女娃娃不懂事,民妇一家没有恶意的。”
“没关系,夫人不必慌张。”李扶音冲她安抚一笑,她蹲下来,直视女童清澈的眼睛。
“我们没有你厉害,不懂纺织,但是我们会别的东西,比如说识字,你看阿姐的手,是不是有长有短,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会和不会的东西。
妹妹,你愿意上女学吗?”
“女学是什么?跟里正家的阿兄上的学堂一样吗?”
“女学啊,是给女子学习的地方,那里不是有吃的喝的住的,还有夫子教授你们知识,比如说织布,夫子还会教你们其他花样呢!”
女童咬着手指,低声道:“女郎,我们没钱,连阿兄都不能上学,我们肯定不能的。”